金华市区2004年重点实事 |
||||
序号 |
实事名称 |
工作要求 |
责任单位 |
配合单位 |
1 |
进一步扩大就业 |
净增就业岗位1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5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6600人。金华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建成投入使用。 |
市劳动保障局、婺城区政府、金东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 |
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
2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8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万人;未留地的失地农民列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达2.5万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办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85%;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 |
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婺城区政府、金东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 |
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 |
3 |
改善弱势群体生活 |
1、市区五保集中供养1600人;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水平,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享受城市低保标准。 2、建立特困群众救助机制,救助户数达3000户。 |
市民政局、市计生委、婺城区政府、金东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 |
市财政局 |
4 |
继续实施放心菜工程 |
市区开辟放心菜销售点5处,建立省级无公害基地2个;完成生猪定点屠宰29万头。建立检测中心、检测点、检测车“三位一体”的市场检测体系,检测点的数量在原来基础上增设5%;农贸市场每周进行抽检,全年抽检不少于3000批次;超市每月抽检不少于1次,商场、宾馆每季抽检不少于1次。 |
市内贸办、市农业局 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
|
5 |
完善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入学救助体系 |
对申请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提供财政贴息;对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入学,确保义务教育对象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
|
6 |
改善人居环境 |
1、建成28座公厕、3座垃圾中转站、68个垃圾房; 2、抓好5个以上精品社区建设; 3、抓好10个以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 4、年内基本完成金东区儿童公园、金东区江北公园、五星公园、宏济桥至清风龙头沿江、新330国道及金星路两侧绿化及清风公园提档改造,城北之光广场绿化年内完成50%。 |
市建设局、市创建办、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婺城区政府、金东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 |
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局 |
7 |
加快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 |
除新建主要道路全部建设无障碍通道外,年内完成八一南街、双龙南街、李渔路(八一南街至双龙南街段)无障碍通道改造工程。 |
市建设局、市开发区管委会 |
|
8 |
发展老年事业 |
1、建设金华老年大学(金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年初启动,年底基本完成; 2、老年保健护理院(老年医院)扩建三期工程,新建病房5076平方米,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床位180张,开放床位达300张。 |
市老干部局、市卫生局 |
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开发区管委会 |
9 |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质量 |
1、年内基本完成湾坞水厂二期和西水东送工程,并向沿线琅琊、长山、白龙桥、秋滨等4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供给优质饮用水; 2、完成市区(含两区)37个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修复,新增受益人口3.15万人。 |
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婺城区政府、金东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 |
市财政局、市创建办 |
10 |
完善公交线路网络 |
年内开通江滨小区、玫瑰园小区等五个小区公交线路。 |
市建设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