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跳龙门》是我国浙中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说的是一群鲤鱼不畏艰险,历经磨练,终于跳越“龙门”,成为遨翔四海之“巨龙”的故事。鲤鱼,活泼可爱,象征吉祥,意寓丰足。古时正月十五,武义家家户户都要扎些形似鲤鱼的龙灯,加入闹元宵的行列,穿街走巷,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舞蹈《鲤鱼跳龙门》,由武义县文化馆创作人员根据民间“鲤鱼龙灯”改编而成。《鲤鱼跳龙门》由30余名少男少女演出,一条条栩栩如生、洒脱活泼的鲤鱼,在波浪中戏游、搏击,展现出江南少女美丽婀娜、南国小伙潇洒倜傥的风采。在悠扬欢快的乐曲声中,“鲤鱼”翩翩起舞,在急越高亢的音乐中,“鲤鱼”翻滚跳跃,最后,“龙头”昂扬腾空,“龙身”摇动摆舞,将舞蹈推向高潮。《鲤鱼跳龙门》荣获第九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最高奖-优胜奖。
民间舞蹈《花轿迎宾》民间舞蹈《花轿迎宾》,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了武义民间迎娶婚嫁、喜庆吉日、热烈欢快的民俗风情,《花轿迎宾》由武义县文化馆、桐琴镇、东干民间艺人根据流传在桐琴一带的“轿车”“走马灯”、“哑背疯”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不断改编加工而成。《花轿迎宾》采用假人抬花轿,由坐在轿内的演员进行表演,因假人的脚和演员的脚串联在一起,假人前进后退、左摇右摆,表演自如。现在,《花桥迎宾》的花轿从一顶增加到十顶,二十个假人脸谱各异,栩栩如生,几可乱真。十顶花轿表演了《济公巧救新娘》、《碧玉簪》、《拾玉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和《八戒招亲》等五个戏剧故事,两顶花轿一出戏,生旦净丑样样全,且花轿表演动静相间,声形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