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摘要)

索 引 号: 11330700002592599F/2013-119825 发布机构:
文 号: 公开日期: 2013-03-05 09:03
登记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13-03-05 09:03 来源:中国金华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量: 字号:[ ]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汤海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法院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全市法院在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和社会各界民主监督,以及上级法院指导关心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其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大局,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公正司法,扎实开展“三项推进”和“制度执行力落实年”活动,大力助推金华赶超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16396件,审结116592件(含旧存,下同),同比分别上升10.2%、10.7%,其中,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4270件,办结14364件,同比分别上升13.7%、14.7%,未结403件,同比下降18.9%,呈现“两升一降”的良好审判态势。各项主要办案指标,均居全省法院前列,其中,全市法院、中院人均办案数连续5年居全省各地区、全省中院第一。“三项推进”活动成效明显,受到上级法院、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坚持公正司法,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共受理刑事案件19682件,审结19658件,同比分别上升27.9%、28.4%;共对1408名罪犯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478.40万元。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两抢一盗等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案件6470件8640人;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侵犯著作权等破坏经济秩序犯罪,审结案件1023件1555人;保持打击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审结案件119件152人。对于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对5230名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管制和单处罚金,对269名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继续扩大刑事案件指定辩护范围,共为2250名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同比上升186.6%。重视保障刑事案件被害人权益,使520件刑事案件被害人获得5166.49万元民事赔偿。
  调判结合化解民商事纠纷。共受理民商事案件56960件,审结57076件,同比分别上升10.9%、12.2%。发扬“枫桥”经验,坚持调解优先,力促案结事了,调解、撤诉率达60.41%。高度关注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企业债务纠纷,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切实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注重涉案民生保障,妥善审结婚姻家庭、教育医疗等涉民生案件6081件。强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工作,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04件,切实保障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注重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共受理行政案件572件,审结599件,同比分别下降9.4%、3.5%。坚持依法支持与监督并举,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妥善化解官民矛盾,一审案件经协调后和解、撤诉178件,占41.0%。积极参与市政府对有关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考核,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继续发送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大力促进依法行政。
  协同司法破解“执行难”。共新收执行案件35878件,执结35950件,到位标的额42.08亿元。深化执行查控和征信机制,协助省高院建立与银行的点对点查控机制,查询被执行人38198人次,执行到位标的额2.65亿元;深化应急联动执行,继续推行十大查控被执行人制度,执结案件148件,到位标的额550万元。扎实开展涉特殊主体案件的专项执行,针对被执行人为党员、公务员的情况,积极争取有关单位支持,促使其主动履行,共执结到位标的额2730万元。开展“春节前集中执行”、“执行积案集中清理”等涉民生专项活动,执结案件2287件,到位标的额3593.74万元,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实现权利。
  着力化解涉诉信访矛盾。依法妥善处理群众诉求,严格执行领导接访、约期接谈、中层接访、判后答疑等制度,认真做好释法明理工作。对于当事人申诉有理的,依法及时审查,共裁定或决定再审180件,其中改判、发回重审66件。妥善办结中央政法委交办、全国人大转办的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成效居全省前列,受到省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并荣获“十八大信访维稳工作优秀奖”。
  二、关注社会司法需求,坚持能动司法,努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深入推进企业帮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制定中小企业司法帮扶实施意见,成立涉困企业帮扶中心,走访重点联系企业,编印发放了法律风险提示手册3万余册,有效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依法审理涉企纠纷,坚持差异化处置原则,积极协调银企、劳资关系,审慎运用保全措施,避免因诉讼致使企业陷入困境。共处置涉企纠纷18756件,涉及金额78.98亿元,成功调处8598件企业债务危机,化解劳动争议案件670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深入推进诉调衔接及司法确认,促进矛盾化解。合力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推动、多方参与”的大调解格局。联合司法局出台实施意见,与人民调解组织、司法所等建立对接平台,实现诉调衔接机制全覆盖。强化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加强对基层法院诉调工作的指导督查,有力推进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法院均设有调解窗口,配有调解员46名,共委托调解案件12594件,成功调解10654件,占同期民商事收案总数的20.23%,司法确认案件5077件。
  深入推进依法征收与补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前瞻性调研,主动与行政机关会商,制定了《关于办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案件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意见》,中院增设行政二庭,专司此类案件的审查、裁决。及时召开政府与法院联席会议,对房屋征收与补偿案件形成“裁执分离”的共识。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工作,适时提前介入,共参与协调工作25项50次,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法律意见,确保城镇规划建设和金义都市新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着力审判管理创新,坚持规范司法,努力提升审执工作质效
  优化服务利民生。规范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完善诉讼引导、查询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全市法院立案大厅实现省级“文明窗口”全达标。健全基层司法服务网络,推广远程立案、巡回审判等便民诉讼措施;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适用率达76.59%,有效缩短办案周期。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共缓、减、免交诉讼费134.13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强化管理提质效。规范案件流程管理,强化重点环节的统一监管,严格执行“电脑提示、庭长把关、院长督办”防控机制,切实提高办案效率,杜绝超审限案件的发生。强化案件质量管理,确立业务庭自评、审管办初评、审委会终评的瑕疵案件评定体系,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扎实开展“两评查”活动,加大庭审、裁判文书抽查、评查力度,不断提高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规范司法建议工作,提升司法服务成效,发送司法建议154件,受到党委政府好评,主要做法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严抓督查促成效。以开展“制度执行力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增强干警制度意识、规范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扎实开展司法巡查,出台实施意见,强化自查整改,及时反馈意见,提高巡查实效。深入开展审务督察、院风院貌巡查,全面督查制度执行、审务作风等情况,共巡查341次,通报102期,对4名干警予以通报、效能告诫等处理,有力促进了作风建设。
  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坚持固本强基,努力夯实司法基层基础
  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干警对价值观内涵的认识,做到思想认同、知行合一。扎实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加大法院荣誉园地建设,引领风清气正的法院新风尚。继续举行法官授职典礼,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为新任命的法官授职,增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丰富文体活动内容,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强化司法能力建设。深化青年干警培养,继续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开展疑难案件讨论、学术研讨、资深法官讲课等活动,提高审判专业化水平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共开展岗前培训、青年法官专项培训等37期668人次。加强审判实务调研,及时转化调研成果,共完成全国、省级重点调研课题8个,公开发表论文98篇。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派4名干警到其他单位挂职锻炼;坚持德才兼顾、以德为先,新选拔了13名中层干部。继续抓好“办案能手”、“青年突击手”的评选工作,有力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
  强化司法廉政建设。坚持教育、机制、查处并举,常抓廉政教育,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日”活动,认真学习省高院编发的《柔性处理,艺术拒绝———法院干警拒礼、拒请、拒托提示手册》,结合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加大集中警示教育力度,坚持周末发送廉政短信,提高廉洁教育的警示性、长效性、实效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风险排查与预防,加大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严查必究,坚决不护短。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对基层法院的监督、指导,注重新类型、疑难案件的研讨,统一裁判尺度,有效提升司法权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服务,配备电子“办案助手”、裁判文书智能纠错等系统软件,方便法官办案。加大对法庭的支持力度,积极指导基层争创“省级五好法庭”和“省级模范五好法庭”,取得了“省级五好法庭”满堂红、6家法庭被评为“省级模范五好法庭”的好成绩。
  五、全面拓宽监督渠道,坚持司法公开,努力推进法院科学发展
  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情况,中院先后专题汇报了“三项推进”、民商事审判等工作;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专项汇报了“制度执行力落实年”活动成效,均受到充分肯定。妥善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反馈意见均为满意。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案件庭审、执行等各类活动,总计1412人次。积极加强代表联络,扎实开展院长分级联络工作,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定期通报法院工作动态,发送工作通报2000份,手机短信专报14期。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依法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共审结刑事抗诉案件60件,其中维持、撤诉等23件,改判和发回重审37件;共审结民事、行政抗诉案件49件,其中维持、调解、撤诉等34件,改判和发回重审15件。依法落实执行检察监督机制,规范检察建议书的处理程序,指导兰溪市法院与兰溪市检察院制定了有关执行监督试点的实施办法。
  认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充分利用法院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工作动态,上网公布裁判文书13221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与新闻媒体协调,创新宣传主题,向社会公开法院特色、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司法透明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公布案件事实真相,妥善处理了涉2名印度公民案件的重大舆情,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公正司法的理解。深入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共邀请社会各界嘉宾2393人次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法院文化,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一是办案的质效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法官解决实际问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少数案件审判质量不高,社会效果欠佳。二是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警作风不佳,对待当事人冷硬横烦,甚至吃请受礼、违法违纪,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三是司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案件增加的趋势仍在持续,法官身心压力进一步加大;“信访不信法”现象比较突出,尊重和服从裁判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法院将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市委以及上级法院指示精神,正确把握“稳中求进、赶超发展”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百姓富裕、浙中崛起”目标,积极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扎实开展“三进三促”和“司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努力提升队伍素质,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两富”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着力服务发展大局,在深化能动司法上有新贡献。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扎实开展“三进三促”活动。一是法律进园区,促发展。围绕金义都市新区、义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积极服务园区企业发展,加大企业创新发展保护,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依法稳妥审理涉企矛盾纠纷,推进重点项目顺利进行,助推企业脱困解难,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二是法律进社区,促和谐。密切联系基层社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健全法律服务网络,力促矛盾化解,加强法制宣传,指导基层民主建设,推进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建设。三是法律进校区,促成长。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教育与保护的精神,立足校园特点,开展法制授课、法庭观摩等活动,加强校园法制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共同创建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着力保障民生优先,在化解矛盾纠纷上有新成效。继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进一步完善诉调衔接及司法确认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快推进执行工作五个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化执行平台,探索执行分段集中管理方式,提高执行统管水平,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化便民利民举措,妥善审理涉诉民生案件,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涉诉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
  三、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在公正高效司法上有新进展。以贯彻十八大确立的建设司法公信目标为契机,扎实开展“司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积极创新审判管理,推进“公正案、和谐案、精品案”系统建设,以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实现公信。以深化中院入选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为契机,加大立案、庭审、执行、听证、审务、文书、档案等环节的公开力度,以公开透明的司法运作促进公信。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扩大陪审案件范围,深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及时公布法院工作动态,以互动有效的司法民主弘扬公信。继续完善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建设,探索诉前登记制度,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以优质的司法服务赢得公信。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办案助手系统”、远程视频提讯、电子档案等的升级应用,抓好网络司法拍卖试点,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科技的智力支持作用,以高效的科技应用助推公信。
  四、着力强化廉洁自律,在队伍素质建设上有新进步。深入开展法院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培育健康向上、敬业奉献的法官品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严格把握立法精神,正确适用法律。深化青年法官导师制度,传承司法优良传统,着力提高法官执法办案、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从严治院,加强司法廉政建设,抓好司法巡查,加大查处力度,做到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不断提高法院队伍的司法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两富”现代化都市区建设再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