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700002592599F/2014-119382 | 发布机构: | 市电子政务中心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14-02-24 08:41 | |
登记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主题分类: | 有效性: |
2014年2月17日在金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
金华市政协副主席 王建平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金华市委的领导下,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关注民生”工作主线,积极发扬“一线”精神,切实履行三大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进金华赶超发展与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协商机构功能,努力汇聚广泛共识
多角度全方位推进政治协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就市委书记讲话、《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开展协商讨论,谋求发展共识。组织委员围绕金义都市新区建设、推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举行大会发言,提出真知灼见。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分别就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等开展协商研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参考。
共谋市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走访座谈、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提出了对市区现有各功能区进行整合的具体方案,推动了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西经济开发区的整合提升。
探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组织召开“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专题协商会,就“金华老火车站保护利用规划、金华老字号发展、金华古子城保护利用以及打造金华抗战文化名城”等问题与市有关部门面对面协商,提出意见建议。
二、发挥咨政机构功能,全力推进赶超发展
建言新型城镇化。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两富”现代化都市区的部署,市政协常委会就“加快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开展了重点课题调研,探讨符合我市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总结了我市十年中心镇建设经验,提出了在中心城市周边建设卫星镇的设想,并在加强规划引领、落实中心镇建设扶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卫星镇等方面提出前瞻性的建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暨军民长篇批示,充分肯定市政协所提的建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积极采纳,抓好落实。
献计经济转型升级。按照“转型升级走在前列”的要求,常委会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为着力点,开展“做强做大金华旅游产业”专题调研,着重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要素支撑方面提出工作建议。市委书记徐加爱认为,政协建议“提得好,提得准”,进而要求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来抓。在此基础上,常委会着重就如何利用黄大仙的影响力打响金华旅游产业主打品牌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富有操作性的建议。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常委会调研视察了市区网络经济发展,提出“解放思想、突破瓶颈、加强规划、强化服务、狠抓落实”等建议。
在围绕发展大局建言献策的同时,市政协常委会全力协助党委政府攻坚克难。认真牵头市区两个重点区块指挥部的工作,多方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参与引进中国五矿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牵头建立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派出中层干部参与市区“三改一拆”工作。
三、 发挥监督机构功能,扎实推动政府工作
关注水源保护。针对去年夏天沙金兰水库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的问题,市政协常委会及时组织委员对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开展视察,提出一套整治“组合拳”,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解除了市区群众的心头之患。
聚焦民生热点。围绕群众关注的环保、医疗、教育、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我市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工作”专题调研和“市区民营医院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区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等视察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了有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四、发挥民意机构功能,积极反映群众心声
扎实做好提案工作。重视提案工作的全局性作用,通过提案工作,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为推进我市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建言献策。一方面通过举办政情通报会、向委员发送提案参考选题、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开展网上在线互动活动、走访提案大户等做法,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提案办理协商和媒体跟踪报道等做法,努力促进提案的办理落实。
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以信息工作为抓手,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政协传递民意、汇集民智。一年来,共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65篇,被采用7篇。向省政协报送信息73篇,被采用11篇,《完善“营改增”工作的两点建议》被全国政协办公厅采用。
五、 发挥统战机构功能,致力凝聚智慧力量
畅通各界参政议政渠道。重视发挥党派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积极营造团结民主、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鼓励民主党派成员踊跃参加政协大会发言、小组讨论、重点课题调研及各项视察活动;注重把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宗教界人士为弘扬黄大仙文化献计献策。邀请各地金华商会负责人列席全体会议,利用政协平台为促进“婺商回归”出力。
广泛开展联谊活动。通过参加金华———澳门交流活动、参加闽浙赣皖四省九市政协联谊会、组织视察侨商企业和侨务工作、配合省政协做好各次课题调研活动、举办“迎国庆·庆祝改革开放35周年”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扩大团结联谊面。
发挥文史资料独特作用。重视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县(市、区)政协共同征集《金华古旧地图集》、《老金华的记忆》、“改革开放以来金华重大发展变化亲历”等文史资料。积极配合省政协做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发展亲历系列史料、浙江历史传承发展亲历史料、委员参政议政史料的征编工作。
六、发挥群众工作机构功能,服务基层助困解难
心系弱势群体。以“加强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为重点课题,开展了为期5个多月深入调研。在摸清我市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整体救助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整合部门资源;完善政策措施,改善弱势群众生活质量;积极探索“造血式”社会救助保障机制等一整套建议。同时呼吁:社会救助不仅需要制度全覆盖,还必须人群全覆盖;突出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别;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应保全保”。
深入基层助困解难。市政协领导分赴各自联系和走访村开展深入基层助困解难活动。盛夏酷暑,郑金平主席带队深入联系和走访村,指导村庄整治、抗旱救灾等工作。同时组织名医义诊,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专家门诊的待遇。
七、围绕提升履职能力,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规定精神,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精心安排六届三次会议日程,精简会议文件,节约会议开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精神,突出机关服务功能,履行好参谋助手、统筹协调、后勤保障等职责。
提高理论素养。举办六届市政协委员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给委员们作专题辅导讲座。召开全市政协主席读书会,请专家授课,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召开全市政协主席、秘书长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扩大对市政协工作的宣传。《金华日报》、金华电视台等本地主流媒体及时报道市政协工作动态。《人民政协报》刊登了《金华市政协善谋成事积极打造“有为政协”》的文章。《中国政协》杂志专题采访并刊登了郑金平主席以改革精神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事迹。《联谊报》专版深度报道了市政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专题协商会的内容。《金华政协》杂志被评为全市优秀内部期刊。
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市政协常委会将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继续发扬“一线”精神,以献策“百姓富裕、浙中崛起”为重点,以促进民生改善为己任,积极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五水共治”、“八项行动”,为实现更高质量的赶超发展和更高水平的“两富”现代化都市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协助市委开好全市政协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我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二、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推进赶超发展迈出新步伐。紧跟党委、贴近政府,主动服务。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的部署,着力在实施“改革创新”、“群城共建”、“产业升级”、“先进文化”、“美丽金华”、“实事惠民”、“固本强基”、“正风提效”等“八项行动”上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尽精诚之力。着重围绕我市农业现代化、小集镇建设、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或专题协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一线”状态,积极参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
三、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己任,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进一步强化履职为民的理念,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调研视察。重点围绕社会就业、社保覆盖、教育优先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事业发展、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创新等问题,多提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的建议,多提雪中送炭、趋利避害的建议,多提意识超前、开拓创新的建议。继续开展联系走访和结对帮扶活动。
四、以团结民主为主题,凝心聚力实现新作为。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包容性强的优势和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着力做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畅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充分体现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利用政协渠道反映各界诉求,协调各方关系。畅通新社会阶层进入政协组织的渠道,不断扩大团结联谊范围。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鼓励宗教界人士为繁荣宗教文化、推进金华旅游业发展作出贡献。加强港澳台侨工作,发挥港澳台侨界人士在推进金华赶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推动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认真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活动,防止松劲、闯关的想法,认真查摆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大力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委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激发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