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金华丛书



  同治七年(1868),永康人胡凤丹始刻《金华丛书》,开清代编纂地方性丛书的先河。光绪十六年(1890) ,胡凤丹带着未尽心愿悲憾去世,其子胡宗懋接过继续刊刻《金华丛书》的重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胡宗懋将《金华丛书》线装成340册,分29函布装出版。1924年,胡宗懋历经10年,完成辑刻《续金华丛书》,补《金华丛书》之未备。
  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重修金华丛书。2008年6月10日,金华市委、市政府举行《新编金华丛书》(后改名《重修金华丛书》) 编纂出版启动仪式。《重修金华丛书》由市委、市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编纂。
  《重修金华丛书》编委确定的编纂原则是:举凡金华籍作者之书,或者虽非金华人而专写金华之作都辑集在内,其下限到晚清,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收录齐全。后经多方考查,金华历代文献著作,如果包括已经遗失在内的,大约有6700多种,但是至今能查到其收藏出处的,只有920多种了。编纂过程中,根据存世金华家谱中史料多的特点,编纂了二十册《金华宗谱文献辑集》。
  2014年4月16日,耗资数百万元,历时7年余,成书200册,出版150套,收录图书文献877种的《重修金华丛书》正式发行。首发式上,举行了向国家图书馆、浙江省社科联、金华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的赠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