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图解(一)|

八个方面齐发力 浙中崛起扬风帆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图解(一)|

发布日期: 2017-04-10 09:11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六年来政府工作重点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中共金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本届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围绕“百姓富裕、浙中崛起”目标,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六届人大各项决议,在赶超发展中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创新重大举措落地,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环境综合治理走在前列,都市区共建加快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六年来,2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24项全省占比提高。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35亿元,年均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8亿元,年均增长12.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554元和21896元,年均增长10.2%、11.3%。

  2016年主要工作回顾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补短板的决策部署,出台“1+8+X”政策体系,推进“五个一百”行动,加快发展五大千亿产业,加大企业“两链”风险化解和帮扶工作力度,开展“三百竞赛”活动,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增长2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2%,新引进吉利英伦、零跑科技等总投资超1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2个,浙(婺)商回归资金332亿元,列入国家首批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大企业大集团产值(营收)增速连续11个月保持10%以上。金华科技城入驻企业62家、引进科研院所2家。菜鸟电商园建成运营,腾讯众创空间落户。美保龙、九峰牧场等成为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典型。
合力加快都市区建设
  着力规划共绘,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启动编制“三条廊道”专项规划和都市区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设施共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20亿元,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试验段开工建设。着力生态共保,“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考核居全省前列,河塘清淤量全省第一,东阳“环境革命”、磐安“新农村乡风革命”等掀起城乡环境整治新高潮,横店成为小城镇风貌提升全省样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展金华开发区、永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级试点,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处置“僵尸企业”102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03家,整治关停“低小散”企业3206家,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10.7个月,为企业减负84亿元,处置不良贷款力度全省最大。
加力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义新欧”班列新增6条线路,金义综合保税区签约入驻企业40家。“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8.3亿美元、承包工程营业额4亿美元。11家跨境电商园区、14家公共海外仓列入省级试点,居全省第一。
着力提高群众获得感
  财政民生支出增长13.2%,占全部支出的73.6%,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1%,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18.9%。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5%、98%。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5%。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全覆盖,浙医四院建成运营,市妇幼保健院、中心血站迁建项目开工建设。郑义门、延福寺等一批文保单位得到修缮,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公园落成,市科技文化广场加快建设。完成文化惠民“五进五送”4.5万场。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重点公共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

  

  2017年主要工作

  建议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一、以“最多跑一次”撬动各项改革落地生根
  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分批公布“最多跑一次”目录。推进简政放权和一窗化受理,建立事项受理容缺机制,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推行淘宝式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移动端APP应用。
整体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政事分开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核准、备案,规范和培育中介服务市场,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中介机构延伸。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二、以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施五大千亿产业三年行动。加快构建5+X现代产业体系,确保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20%,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8.5 %,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0%,旅游业收入增长18%,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增长10%。
实施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行动。制定实施水晶、五金、建材、化工、小商品、纺织服装、红木家具、建筑装配、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进火腿、婺州窑、木雕、茶叶、酥饼、黄酒、中药材等历史经典产业提升发展。落实大企业大集团、高成长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成长计划。
实施招大引强扩投资行动。引进浙(婺)商回归资金350亿元、内资4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引进投资超50亿元大项目10个以上。
三、以“三条廊道”建设推进都市区共建共融
  编制都市区规划,推进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统筹做好“三条廊道”专项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和依法管控。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廊道。完成交通投资260亿元,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全线开工,加快建设杭温、金台、金甬、金建铁路和临金、杭绍金台、义乌疏港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义东永高速、杭金衢高速改扩建二期和金义中线、G351国道。
加快建设金义科创廊道。推进科创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建设菜鸟商学院、吉利衡远新能源研究院。
加快建设浙中生态廊道。按照“一年打基础、基本形成廊道主体框架”的要求,开工建设653个重点项目,投资470亿元。启动实施市区三江六岸景区贯通和景观提升工程。
四、以科技创新提升转型发展驱动力
  建设科创平台和载体。加快建设金华科技城、义乌科创新区,支持北大信息科技园扩容,加快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浙中信息产业园、金东信息软件创业园、浙师大婺城科创园、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武义科技城等科技园区建设。推进金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永康现代农业装备、兰溪光膜新材料、浦江水晶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10亿元以上的科创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研究开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大院名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全面落实人才新政,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培育战略型、领军型企业家和新型职业经理人,加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工匠队伍建设。
五、以大拆大整打赢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
  坚持有违必拆,联动打好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整治环境、靓化金华。完成全部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治理,实施城中村、景中村、旧厂区、旧住宅区改造,拆除违法建筑1000万平方米,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成40%以上。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000亩、盘活存量用地8500亩。
坚持有污必治,坚决打赢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按照“干流水质全达标,支流溪流灭Ⅴ类,沟渠河塘荡污浊”的年度目标,全面推进截污纳管、小微水体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规范、工业污染整治提升、农村双治改造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沟渠河塘清淤修复和智慧治水保障等“八大工程”。同时,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坚持有劣必除,重视防范化解企业“两链”风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处置“僵尸企业”30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0家、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1000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六、以义甬舟大通道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大力实施80个重大支撑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加强金义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和招商工作,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同港同关同检”,推进浙中公铁水联运港二期建设。
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做优一般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单一窗口”模式,加快建设省级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实施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建立产销网络。继续办好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等活动。积极参与沪杭金发展带建设。
七、以“三转”促进“三农”工作
  加快农业转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性美丽牧场15家。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办好华东农交会、中国苗交会、磐安药博会等农业展会。
促进农村转美。创建美丽乡村风景线9条、精品村45个、秀美村90个、3A级以上景区村20个,治乱美化创建达标村9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推动农民转行。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收益权“三权到人、权跟人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
八、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群众获得感
  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促进社保全覆盖。支持各类人才在金创业、来金创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成市民卡发放100万张。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形成城乡居家养老20分钟服务圈。实现大病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扩容工程,完成23所薄弱学校提标改造。推进中高职融合发展,重视发展特殊教育,积极支持浙师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大浙江学院、义乌工商学院等加快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强化“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推进分级诊疗。加快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心血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控,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医药价格改革。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市科技文化广场,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
深入推进平安金华、法治金华、信义金华建设。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视网络安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打造“互联网+菜篮子”全链条可监控可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