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水域游泳安全隐患多多|

炎夏溺水高发给“野游”敲响警钟

野外水域游泳安全隐患多多|

发布日期: 2018-07-26 09:38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天气炎热,出门游泳成了不少市民的避暑选择。然而,有些市民并未在有专门救生员监管的游泳池内游泳,而是选择免费的户外“野游”。

  蓄水小坝成天然泳池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金华开发区苏孟乡苏孟村的天然游泳池成了不少市民户外降温避暑的地方。我们发现,时间临近晚上9时30分,苏孟村附近金安公路南往北方向依旧有归家的私家车排起长龙。

  前来游泳的市民吕伟说:“来这里游泳真的和下饺子一样,我来的时候在边上等了将近10分钟才轮到下水。但是架不住这里水质好啊,虽然要等,我还是喜欢来这里游泳,更何况还不要钱。”我们询问了不少来此游泳的市民,大多数人和吕伟想法相同。

  苏孟乡副乡长王科表示,铁堰实际上是一个蓄水防洪、调节上下水位的小坝,其真名为铁堰除险加固工程。但随着近几年“五水共治”的深化,水质早已达到可游泳的标准,再加之其独特的造型,反而成了不少市民游泳避暑的天然泳池。

  王科说:“每逢5月至9月,前来铁堰游泳的人就特别多。针对这种情况,苏孟乡政府从保安公司专门聘请了6名保安,并安排了专门值班室,让这6名保安进行日常巡逻,起到维护秩序的作用。但由于这里并不是正规游泳池,因此无法配备有资质的救生员,为保障游泳市民的安全,乡政府在岸边放置了游泳圈等救生设备,并通过悬挂横幅、喇叭定时喊话的方式提醒市民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乡里值班组也会在夜里对此地进行重点巡查,避免事故发生。”

  王科表示,虽然今年以来没有溺亡悲剧发生,但是前几年也曾出现过意外。在铁堰这种防护严密的地方都可能有意外发生,更何况无人监管、毫无安全保障的野水塘?

  户外“野游”事故频发

  夏季“野游”事故频发。据东阳市农商银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办公室主任万伟刚介绍,仅6月底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该救援队就已经接到溺水救援任务8起,其中多数任务为未成年人在户外玩水时不慎溺水导致的。

  万伟刚说:“前几天在画水镇就出现一起水库溺水事故,中午我们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即组织20多名救援队赶赴现场救援,不到10分钟就将溺水男子救援上岸。但该男子仍因溺水时间太久,被救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同时我们发现该男子身上并未穿戴任何防溺水装备。最近还有另外一名溺水者在刚下水没多久就发生事故。据溺水者的同伴回忆,当时两人去水库游泳时均没有带救生设备,而溺水者仅在下水后没游多远就发生溺水事故,由于其不懂如何进行水上救援,只能马上报警求助。最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救援队的潜水队员在离岸10米左右的水下找到了溺水者。然而经现场120急救医生诊断,溺水者已无生命体征。”

  不难看出,这些溺水者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未佩戴任何防溺水装备的情况在监管力量薄弱、安全性低的地方游泳,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此高发的溺水事件,向大家敲响夏季“野泳”的警钟。

  万伟刚表示,户外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决不能到野外水库、江河等不知情水域游泳。同时,由于未成年人是夏季溺水事件的多发群体,且目前正值暑假期间,万伟刚建议家长要做好未成年人在暑期的监管,避免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的发生。

  学会正确自救互救方式

  从今年5月开始,市泳协就组建起防溺水宣讲团去各县市区20多所学校进行宣讲,并发放防溺水手册。同时,还去城乡接合部等溺水易发地进行现场实训。

  “防溺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溺水自救和互救,都是溺水发生后的急救。防溺水最好的方法是四个字:学会游泳。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安全地玩水。只有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市泳协负责人金建民表示,我市总计有70多万名学生,能参加市泳协专业防溺水实训课的还是少数。因此,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不仅是学校、家长的责任,光靠公益救生志愿者防溺水进校园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宣传、教育,共同构筑起我市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络体系。

  金建民介绍了溺水者正确自救、互救步骤:落水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呈“大”字漂:双手平伸两边,呈“大”字型,保持体力,延长水中漂浮的时间,为救援人员施救赢得时间。如有可能,要蹬掉鞋袜,寻找周围的漂浮物,让口鼻露出水面。然后,用嘴猛吸气,轻吐气,让身体有足够的气体,手往水下压,保持浮力,用鼻子呼气。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可猛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往上扳(反方向),可以解除抽筋现象。当他人落水时,要善于利用救生工具,竹竿、树枝、空可乐瓶、书包、衣服、跳绳用的绳子等都可以帮助溺水者,如红领巾打湿了,可以变成救生绳,把空可乐瓶扔给落水者,让其放在腋下和下巴处,可以增加浮力,把书包里的东西倒掉(放入空矿水瓶更佳)拉上拉链,抛到溺水者的脸前,关键时候也可以救人一命。对不满18岁的中小学生来说,千万不要自己下水救人,正确的方法是拨打110、120、119,找附近的大人施救。

  另外,选购正确的游泳器具很关键。就拿游泳圈来说,游泳圈要选择有一定厚度的材料,最好有多个气囊,这样才不会一戳就破。正确穿戴救生衣同样也很关键,因为这关系到落水者是否能生还,穿之前必须先检查救生衣是否有破损,下水前一定要扣好每一个扣子。

  金建民说:“因为人溺水2分钟就会丧失意识,5分钟大脑会出现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溺水者最好的医院是在现场,最好的医生是懂得救生、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同伴。但前提必须是满足‘活人优先、岸上优先、器具优先、就近施救、安全可控’的20字救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