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歌

发布日期: 2019-10-16 09:01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张帅 浏览量: 字号:[ ]

  整治后的武义熟溪 薛兆响 摄

  宜居湖海塘 黄泽振 摄

  喻斯美景 傅樟绩 摄

  金东水景 洪兵 摄

  金东岭下岭五村垃圾分类 卲勤旦 摄

  万佛塔下的婺州古城 洪兵 摄

  [记得这一天]

  实行三十九年的村规民约

  1991年4月16日,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对于磐安县尚湖镇岭干村人来说,却意义特殊。金华日报第一次婺江行采访团来到这里,经专家考证,确定岭干村后的龙鸟尖就是婺江源头,并在此立下“婺江源”石碑。

  “我们是婺江源头!”时任岭干村党支部书记倪志华说,从立碑那天起,大家更加坚定了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的决心。当晚,他在村规民约上加了一条新内容:举全村之力保护好水源地的青山绿水。

  岭干村村规民约内容多与生态保护有关,定于1980年。薄薄两页纸,凝聚着全体村民对生态价值和行为规范的共识,沿用至今。39年间,虽有过内容的增减,可绿色发展理念早已在岭干落地生根,不曾有一人违反村规民约。

  上世纪90年代初,有外来游客建议岭干村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竹制品、木制品加工产业,倪志华拒绝了。在他看来,加工业固然能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可观效益,可势必对原有生态造成破坏。“无论如何,祖辈留下的好环境不能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态度一致。

  修水泥路,便于山村和外界的交流联系;种茶叶香榧,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生态景区,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岭干村人正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村党支部书记倪国杨说,这份绿色村规民约,岭干会一直传承下去。

  [赶考这一路]

  响彻八婺的治水咏叹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年,创新水环境治理,打造城乡“绿富美”,在八婺大地已成为新风尚。

  雨后的浦江翠湖,远山如黛,近水如镜,朦朦胧胧好似一幅水墨画。这是浦阳江浦江段最宽的江面,2013年前,周边被大量废塑、水晶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场包围,臭气熏天。

  虽已不再任环保局长,浦江县政协副主席楼真安的心始终牵挂生态,翠湖是他常去的地方。站在修复好的生态湿地边,他对浦江治水的每个节点记忆犹新:一边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边是85%的溪流被严重污染,浦江县委县政府两次对水晶行业进行集中整治,终因水晶企业主的大范围反弹宣告失败,时任环保局长的他被群众要求下河游泳。他说,痛定思痛,浦江打响全省“五水共治”第一枪,奋力谱写“精致、秀美、灵动、文雅”新篇章。

  2013年底,以翠湖为整治重点,浦江紧紧围绕“撕开一个缺口、树立一个样板”的要求,不到两年实现省政府下达的浦阳江治理“三年三步走”目标。2014年,翠湖成为全省首个被标明的可游泳河段。

  碧波荡漾的治水咏叹调,同样响彻八婺大地。“两山”理论引领八婺大地走出一条经济和生态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路。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朱恒钱感慨:从金华长远看,我们要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从全省大局看,我们要为下游省城送去清流,这场战役非打不可!

  作为最靠近钱塘江的城市,兰溪把控着金华水质的最后“关口”。“如果上游交给下游的水质差,那下游就要花更多力气去整治。”兰溪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吴胜忠拿出笔记本,前几页记录着2013年数月的婺江水质情况,“V类”“劣V类”字样触目惊心。

  随着治水的深入,笔记本上的数据开始发生变化。2016年以来,婺江进入兰溪的水质全年稳定在Ⅲ类,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状况。

  2016年1月,金华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两级之间流域水质考核奖惩制度,首开“双向补偿”先河;2017年3月,出台全市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开建全国首个全流域、规范化、复合型生态廊道;2018年7月,制定《金华市流域水质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率先在全国开展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金华治水,用实干一次次走在全国前列。

  金华版垃圾分类全域化

  10月15日早晨6点半,金东区东孝街道金东村的垃圾清运员潘爱飞准时出门。接下来的4个小时,他将对区域内居民定点投放的垃圾进行清运处理。

  定时、定点,这是金华探索出的城市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法”的“两定”。没有“两定”前,潘爱飞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小时,哪里有垃圾就赶到哪里成了他的生活常态。如今,他的日均工作时间缩短一半,而且随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垃圾桶周边乱丢乱扔现象大大减少。

  与多数城市一样,金华也曾直临“垃圾围城”困扰。2014年5月,市委市政府以农村为突破口,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探索。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金华逐步找到以垃圾分类减量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法。与农村一样,城市的第一难也在源头分类。但与农村不同,市民大多不是不会分,而是不愿分。金华给出的态度是: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负责东孝街道卫生保洁的利民环卫项目部经理张俊祥说,垃圾分类执行初期,一些市民有怨言,认为这样做太麻烦。“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分类的市民越来越多。”他说,其实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大家有了思想自觉,行动自然跟上了。

  金华农村则做起减量文章。在永康市舟山镇端头村,日均外运垃圾量不超过15公斤。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垃圾。“垃圾分类难在源头分拣,难在习惯保持。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紧扣一个‘细’字做文章。”端头村党支部书记俞海说,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在端头早已蔚然成风。

  在婺城区竹马乡竹马馆村汪山头自然村,垃圾分类督导员汪小琴每天对村民垃圾分类状况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要求重新再分类。在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通过建立“红梅指数”,对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考核计分,每月可兑换等额的生活用品,排名前30的村民,可享受最高30万元的免担保信贷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

  一堆小小的垃圾,分出了金华的治理创新,绘出了金华的全域洁净。

  铁腕治污让金华蓝常在

  城市的“蓝天拼图”,牵动着每个金华人的心。受制于盆地地貌,烟尘在金华往往容易集聚,不易消散,秋冬季节一度雾霾高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周怀中时刻关注空气质量。作为一名从业33年的老环保人,周怀中和空气污染打交道多年,他说:我们要让金华蓝常在。

  “治气如治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蓝天白云常在,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周怀中说,金华的空气质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蓝天常驻,到2000年前后开始下降,尤其是2014年前后经历“阵痛期”,除了外来输入性重污染空气,也有本地的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屡屡成为社会热点,我们也愧疚,有压力。”他说。

  守护金华蓝,八婺齐行动。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市委市政府“811”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相继展开,保障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金华成立全省首个“蓝天办”,全市上下通过实施控煤、降尘、限车、治气、禁烟等系列组合拳,治理和解决一大批涉气环境问题。

  今年上半年,金华市区PM2.5浓度为31毫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3.9%,下降幅度排名全省第3;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3%,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优良天数167天,同比增加6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75,同比下降7.4%,下降幅度排名全省第2。

  在磐安县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陈兆贤的32年历史相册中,“刻录”蓝天白云的照片占比颇大。他说自己无意间成为金华蓝消长、回归的见证者:“风光摄影中,蓝天白云是我们不会忽略的景致。”

  [夜访手记]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美

  10月7日晚7时,记者在市区古子城见到骑行爱好者吴金泉时,他正穿戴好装备准备夜骑。

  吴金泉今年65岁,来自江苏宿迁,定居金华已39年。他和妻子沈华英同是骑行爱好者,常沿着三江六岸骑行,随后顺着双龙南街、金安路到达安地镇后折返。在他的记忆里,过去三江六岸没有现在这般流光溢彩,夜晚只有几盏昏黄路灯,游玩的人不多,江水一度散发着一股腥臭。这些年,随着金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三江六岸景色宜人,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

  作为和金华生态文明建设一同成长起来的跑线记者,每次梳理金华的治污脉络,都是一件令人心潮澎湃的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化、城镇化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实现历史性跨越。但是,环境负效应也一天天显现,群众对于碧水和蓝天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每个地方都有一张“生态答卷”,如何取得高分,需要认真琢磨、细致考量。金华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意义,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群众对下游负责的态度,几年雷霆治污下来,不少地方尝到甜头,污染减少了,群众获得感更强了;土地腾出了,发展空间更广阔了。不少地方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的那些争辩多是囿于一己私利的成见。

  从“要我治”到“我要治”,从“看你治”到“我在治”,从“政府治”到“全民治”,金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美——百姓心里美,城乡“绿富美”。

  去年,磐安接待1353.51万人次游客来体验山水风光;截至目前,东阳、永康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的各等级景区村已达113个……越来越多群众加入“护绿”队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起,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生态文明不容丝毫懈怠。守护好碧水蓝天,打造品质幸福城,我们仍须“山一程,水一程,绿色发展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