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19日,我市举行一季度“十百千万”竞赛和重点工作“晒拼创”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盯市委打赢实体经济翻身战目标,深入开展“十百千万”竞赛、“对标比拼勇赶超”活动,清醒有为,拼争抢创,坚定不移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扎扎实实抓好二季度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全市经济“半年红”“全年红”。
根据市委安排,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学群分析了一季度经济形势,并作了工作点评和下步工作部署,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玲玲主持会议,市四套班子副市级以上领导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采取“现场+会场”方式。18日现场考察阶段,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主要经济部门负责人驱车200多公里,辗转金东区、金义都市新区、义乌市、武义县和兰溪市,现场考察各地一年内新上的重大项目,市领导现场点评、兄弟县(市、区)互看互比互学,让各地备感压力;18日晚上和19日上午,各县(市、区)和主要经济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同台竞赛,通过播放项目专题片、PPT等形式,晒项目、摆数据、谈做法,与会人员和特邀的“两代表一委员”现场进行投票测评打分,以实绩论英雄,营造了提振精神、传导压力、拼争抢创的浓厚氛围。
会议指出,今年一季度“晒拼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晒出了工作,对比了标杆,展示了各地的做法经验,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取得了预期效果。“对标比拼勇赶超”活动全面展开,产业转型升级明确了新路径,稳企业防风险取得了新进展,一批改革探索创出了新经验。特别是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好于预期,呈现走出低谷、稳走向上的基本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扭转了近两年来经济增速低位徘徊的局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民间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105.6%,主要指标匹配度较好,工业用电量、新增贷款等先行指标运行态势较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动能成长势头较好。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经济指标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困难依然较多、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产业项目投资仍需加力等问题。要保持清醒坚定,树立更足的信心、拿出更多的办法、传导更大的压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会议强调,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宏观经济依然处于下行周期,部分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可持续,基础尚不牢固,必须坚定不移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确保实现“半年红”。要把稳企业、防风险作为当务之急,继续抓好“四张清单”落地,千方百计防控大企业风险,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助企发展十大举措,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要精准培育制造业领域细分重点行业,政府主导、市县联动,完善产业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出台精准扶持政策,加快推动重点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制定实施电子商务引领计划、数字娱乐集聚计划,加快推进重点平台和“机器换人”等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创新工业企业电商统计方法,持续增强发展动能。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落实扶持物流业发展十条举措,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加快打造现代物流强市。要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实施重大工业技改项目,抓好市县长“152”项目工程和重点项目谋划盯引、落地建设,加快“万亩千亿”大平台和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实现市域共建破题,突出义乌国贸综合改革试验区、金华科技城等重大平台共建和影视文化等重大产业共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全域同城化发展。要深化“标准地”改革,全域推行工业“标准地”竞税出让,加快推进“标准地”招商,扩大农业“标准地”试点,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要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抓好“浙里办”“浙政钉”等重点项目,深化“无证明城市”、企业开办“零见面”等重大改革,创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会议要求,要对好标、拼起来,通过“晒拼创”等形式,把“十百千万”竞赛和“对标比拼勇赶超”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层层传导压力,个个比拼争先,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经济”浓厚氛围,不断推动金华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