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蝴蝶》系永康的民间舞蹈,原是永康方岩迎神赛 会传统的娱神节目。由高村群众去方岩朝拜进香中的民间舞蹈演化而来。据《永康县志》记载:“《十八蝴蝶》歌舞,民国33年(1944)由高镇村农家妇女郎宝月和裁缝师傅王春山等创作。《十八蝴蝶》由18名少女身背竹篾纱布制作的蝴蝶造型道具扮演彩蝶,另加4名少女扮演花神,组成群舞,赋以悠扬的乐曲,妖绕的舞姿,翩翩起舞,美不胜收。”“
民间舞台《十八蝴蝶》,经吕银蟾、胡春美加工整理后,于 1957年春参加浙江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获一等奖。
1959年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获表演奖,并参加“五一”化装游行。1978年春再次经木戈、百凡作词,吕志强、王锦璇作曲、胡春美编舞改名《彩蝶迎春》,参加金华地区会演,获演出奖。1984年10月参加杭州“中日青年联欢”演出和游行, 中央和省电台录音播放,省文化厅录音存档。
1987年经戴先觉整理,被选入《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1987年在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又荣获演出一等奖。 1992年在第二届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上,荣获最佳表演奖、最佳组织奖、最佳编导奖等。1992年代表浙江省先后赴沈阳、天津参加国际秧歌节,同年在全国优秀民间舞蹈大赛中荣获国家级民间艺术大赛的全部六项大奖。1993年荣获国家文化部第二届“群星奖”银奖和浙江省精神文明作品奖。继后,在泉州、上海等城市举行的全国性广场民间文化艺术节上又屡获殊荣。1997年6月,代表中国飞赴法国参加25届桑特州 界民间艺术节等五个民间艺术节、深受外国观众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