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音乐学院教授乔邦利,这两天正在准备录制一堂微课,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但他非常认真,因为这堂课以国歌的变迁为题材,将要推送到“学习强国”平台。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然而,可能有人还不知道,这首庄严雄伟的国歌歌词曾经差点被替换。
在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讨论国歌时,许多人都同意采用当时已在群众中流传的《义勇军进行曲》,但也有一部分委员认为,其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修改一下。周恩来支持采用原歌词,不同意修改,他说:“这样才能鼓动感情。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最后,毛泽东拍板,决定原歌词不改动,仍然保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以起到唤起人们居安思危的作用。与会者一致表示赞同。
后来,因国歌词作者田汉被“四人帮”迫害,国歌也在“文革”中遭到禁唱,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又被取代,直到1982年12月才恢复原貌。
乔教授觉得,国歌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当重大庆典或其他隆重场合唱着它的时候,爱国主义的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国歌的歌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与责任感;国歌的变迁,也反映了人民观念的变化,给年轻人讲讲这些故事,很有意思。作为经典,国歌歌词历久弥新,让接触到的人会有新的收获,在他眼里,这与我们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涵一致。
在乔教授的微课中,他将会运用音频、视频、现场弹唱等方式,尽量丰富内容,让更多人喜欢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