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需要多长时间做完?如果是缝制,可能需要一天;如果是绘画,也许一个小时就能绘完。但东阳的单夏香阿姨花了整整一个多月,因为她做的五星红旗,是用一粒粒染色的五谷杂粮粘成的。
单夏香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宅米塑”的第三代传承人。据《东阳市文化志》载,米塑俗称“摆茶”,因东阳歌山镇西宅与永康胡公同属一脉,每逢农历八月十三前后,为纪念胡公,流传“摆茶”祭祀的习俗,一方面祭拜族姓的祖先胡则,另一方面百姓庆贺丰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米塑始于明朝,并世代沿袭,但2006年以后,村内仅剩的10多名传承人先后放弃制作米塑,只有单夏香因为热爱,一直在坚守。
米塑看似简单,却是件细致活,常常一坐就是半天,目不转睛地盯着,站起来两眼昏花,而且,由于造型立体,脱模特别难,稍不留心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做一个水果造型需要三五天,一个盆景造型需要个把月,做一个《芝麻魁星》需要半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单阿姨决定要搞点大制作。
之前,单阿姨已经制作了一份礼物。那是一面与真的党旗一样大的米塑党旗,用了近11万粒米,前后花费3年时间,做好以后,于今年8月底送给了东阳市博物馆。她说:“我的党旗送给革命先烈,送给共产党员,正是他们的苦换来我们的幸福。”
这份礼物完工之后,单阿姨意犹未尽,她又想到,可以为即将到来的“十一”制作一个背景板。在这个背景板上,左边写着“1949—2019”,中间是“70”图案,圆圈中间是国徽,底下是天安门城楼,颜色也以红色为主基调。为了做这份礼物,单阿姨花了一个多月,每天埋头制作五六个小时,总共用了4万多粒米。这件作品即将在浦江举办的“喜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金华市传统工艺创意精品展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