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金华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9年 > 2019年第07、08期 > 市政府文件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9-09-04 17:21  发布机构:   文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金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

  2019年8月30日

金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为高标准推进我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修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知发管字〔2016〕87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7〕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为总目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全面对接发展需求,紧贴产业发展重点,紧密结合金义科创廊道建设,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为提升发展能级提供知识产权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发展、突出质量效益。注重知识产权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力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质量效益。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夯实工作基础,解决目前知识产权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高起点建设。以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着力破除制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知识产权实力总体提升、创新特色鲜明、知识产权有效支撑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坚持融入经济全局、突出服务产业发展。以我市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和国际化商品市场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高端发展需求,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优化知识产权布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和谐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战略武器、财富资本与战略资源等多维度的功能,实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凝聚合力、突出综合施策。加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树立“一盘棋”思想,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工作机制。通过综合施策,确保高质量实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发展目标。

  二、主要目标

  到2022年,全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初步形成,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更加有效,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产业高端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我市成为创造活跃、运用充分、保护有力、管理体系健全、富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创造迈上新台阶。完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政策,加大高质量知识产权的扶持力度。到2022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以上,PCT专利申请量年度增幅超过20%,有效注册商标数量达35万件,马德里商标注册总量达700件,驰名商标总量达74件,地理标志总数达28件,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10200件。在主要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核心专利、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高价值版权。

  ——知识产权强保护体系初步形成。推动建设金华市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中心,加强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预警和保护。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授权确权、司法审判、刑事执法、行政执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和保护协作网络。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权利人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超过85%。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构建内容全面、链条完整、环节畅通、职责健全、服务多元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明显提升。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初步形成、运营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有所突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到10亿元,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等运营交易额显著增加。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拥有一批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全市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企业150家以上。

  ——质量和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化相互促进,新增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30项、“浙江制造”标准100个,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企业60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运维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搭建功能完备、服务优质、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机构数量超过60家,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知识产权人才有效聚集。加快培育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人才达1万人以上,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运营、策划、信息等服务的专业人才达1000人以上,职业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人才100人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行动。

  1.强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进一步完善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建设机制,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以获取知识产权为目标、优势企业培育为主线,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建设国家、省、市三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体系,到2022年,全市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大幅增加,通过各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引领,形成带动全市的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集群。

专栏一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

通过引导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加快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以企业产品和关键技术提升为重点,优化知识产权布局,增强知识产权运营能力,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指导企业争创浙江省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到2022年省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总数增加30%以上,通过贯标认证企业达到150家。

  2.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政策引导体系,按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机构辅导”的原则,以创新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规上企业等为重点,扎实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国家标准的实施。建立以市县两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工作推广体系,引导企业实施专利商标双轮驱动。开展贯标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3.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专利信息资源分析利用能力。以我市重点产业和八大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为重点,结合“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建立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和知识产权布局的导向分析体系。通过导向分析,编制金华市产业创新发展导向目录,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实施专利导航创新发展专项计划,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分析项目,为企业创新研发、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和实施关键技术专利布局提供支撑。以专利导航创新发展为基础,深入推进专利信息利用,形成面向区域、产业、企业和研发项目的专利导航分析体系。对各类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尤其是高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建立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评议制度,防范重点项目的知识产权风险。引导其他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导航分析,提升创新效率,规避市场风险。

专栏二  专利导航创新发展专项计划

设立专利导航专项资金,重点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八大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项目,编制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和知识产权布局导向目录或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为市委市政府实施产业布局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引导和支持企业围绕产品和关键技术,以研发定位、创新研发、关键技术专利布局、规避专利侵权风险和实施海外布局等为重点,实施专利导航分析,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目标:到2022年,完成重点产业或八大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的专利导航分析项目35项;项目化资助专利导航项目1020项。

  4.加强专利质量提升和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以布局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知识产权为目标,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进以重大发明和创新为基础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引导市场主体以重大创新项目研发为基础,培育高价值专利。到2022年形成10—20个拥有20件发明专利和2—4件PCT专利申请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实施企业高价值品牌培育计划,培育一批以知名品牌为核心的高价值商标,通过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形成一批以重点企业、科研机构、重点产品和技术为基础的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

专栏三  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

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八大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和重大研发项目,以创新研发为基础,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技术装备,以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为目的,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利申请,形成以基础专利、核心技术专利为重点的专利组合。到2022年,形成重点技术和产品高价值专利组合1020个,每个专利组合平均发明专利申请20件,PCT同簇专利申请24件。

  (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利剑”行动。

  5.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中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制建设,建设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结合我市小商品市场发达和电商集聚的特点,建立金华市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中心,开展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强保护,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营商环境。

  6.完善市场和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体系建设。加强市场和电商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重点推进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城和电商的知识产权动态监测。按照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的建设要求,推进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强化对流通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监管,建立覆盖市场所有商户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7.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拓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渠道,建立行政司法诉调对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鼓励引导创新主体通过调解、仲裁等渠道,降低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成本。探索仲裁与调解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纠纷司法、行政诉调对接制度。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将知识产权严重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专栏四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

加强知识产权维权和保护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市场监管保护力度,开展针对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执法亮剑行动,各县(市、区)查办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典型案件不少于1 件。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开展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龙腾(注: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提出2019年专项行动)行动。加大海关重点领域和特定对象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义博会等驻会服务, 深化与阿里巴巴、网易集团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侵权治理。

  8.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依托金华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中心,建立知识产权纠纷技术鉴定、专家顾问制度,指导被侵权企业制定维权方案,为知识产权维权提供专业支撑。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平台建设。支持商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集约化维权和保护体系建设。加大“12330”“12315”维权援助热线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知晓度。建设涉外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帮助企业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三)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提速行动。

  9.构建城市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以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为目标,推进金华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专利向企业转移,引导民营资本投资专利产业化项目,推进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支持联盟构建专利池,并依托联盟开展专利和品牌运营服务。培育和引进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探索建立金华市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对国际国内知名运营机构在金华设立运营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奖励,支持运营机构在金华开展知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推广、专利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以及品牌服务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逐步建立具有完整服务链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10.加强专利技术转化运用。加快专利技术的实施和转化,推进专利技术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导组建创新联盟,承接企业研发项目,针对当前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集成创新、协同攻关,形成一批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推进科研人员管理制度改革,鼓励科研人员在履行本单位职责、不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到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新潜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

  11.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探索建立知识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摊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体系,设立金华市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支持县(市、区)和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支持保险公司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保险和专利保险服务。支持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我市开展知识产权产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业务。

  12.实施商标战略推进工程。制订商标战略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商标强企富农计划,定期发布商标品牌发展状况。引导企业运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保护,鼓励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自主商标,提高自主商标产品出口比例,加快推进企业商标品牌国际化进程。以驰名商标企业为核心,探索建立金华市知名品牌联盟,实施专利商标的双轮驱动,进一步推进专利产品品牌化,同时选择品牌影响力大的高价值商标产品,开展创新研发和专利布局,为全市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支持企业通过商标许可、品牌连锁、跨国兼并等方式,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培育形成一批经济贡献度大的商标密集型产业。

专栏五  企业品牌培育计划

以重点产品商标、驰名商标和品字标品牌为重点,培育知名品牌;以品牌产品为依托,申请系列商标;以市场布局为指引,实施海外商标布局,完善商标品牌的运营和维护。实施商标产品专利布局,对商标产品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商标和专利的双轮驱动,形成美誉度高、竞争力强的高价值品牌。

目标:到2022年,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品牌达30个以上。

  13.实施版权兴业工程。以新闻出版、影视动漫、创意设计、音乐戏剧、广告服务、计算机软件、工艺美术等核心版权产业为重点,推进东阳影视基地等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版权质量和登记数量。支持各类权利人通过版权授权许可、版权评估质押等方式开展版权交易,加大与新媒体、互联网、金融、旅游等产业的整合发展,培育一批拥有高价值版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版权企业。

  14.促进地理标志的运用。以我市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引导行业协会、县(市、区)政府积极培育、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引导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合作社等建立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运营规范,做强以地理标志为核心的优势产品和产业,推动金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体系的建立。

  (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15.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城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动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分析、运营等服务集聚。支持设立或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金华模式”。依托金华开发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推进金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代理水平,提供高质量服务,推进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16.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加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和引导,研究制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惠民政策,实施面向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知识产权托管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建设汇聚各类知识产权服务的知识产权托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权益、维权、运营、管理和人才培养的知识产权托管体系。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创新券等具有普惠制特征的知识产权服务形式,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专栏六  企业知识产权托管计划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研究设计规范化知识产权服务产品和内容,重点开展知识产权权益托管、运营托管、维权托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托管、中小微企业一站式管理托管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托管服务。到2022年,全市纳入知识产权托管企业数达到500家以上。

  17.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动态管理,推动知识产权人才优化配置。依托高校人才资源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多渠道、全方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加快培养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组合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到2022年,确保每家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都有拥有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全市知识产权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才达30人以上,具有专利代理资格的专业人才、专利信息分析人才、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品牌运营人才达到50人以上。实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知识产权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服务能力。

专栏七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

加大知识产权系统人员培训力度,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市场监管系统三年培训计划,分区域、分层次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人员轮训,努力提升管理部门业务水平。

深化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联合经信、科技、工商联等部门,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集群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向高端化和高质化方向发展。建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培训体系,实施千企万人培训计划,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战略、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特色培训,加快培养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努力实现每个规上工业企业都有一个知识产权明白人

  18.促进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省内外其他地市的交流,学习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研究等领域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围绕金义科创廊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浙中城市群知识产权战略协同水平。推动服务机构、产业联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与国外相关组织的合作交流。紧抓“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机遇,营造国际一流的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和开放创新环境。围绕金华产业“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主动介入国际研发分工、境外申请注册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推动企业依靠知识产权“走出去”。

  (五)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综合化行动。

  19.建立健全跨部门知识产权协同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领导和统筹管理,成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覆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全系列知识产权的跨部门协同管理和推进体系,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和责任分工,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加强对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和工作指导,构建县(市、区)、园区和乡镇街道办各级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

  20.建立城市知识产权动态监测和考核评价机制。以专利商标为核心,建立知识产权统计分析体系,及时分析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等情况。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导向分析机制,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专利进行预警、监测和分析,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发展年度报告,并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纳入政府各部门目标考核,对任务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确保示范城市建设高起点启动、高水平实施和高标准实现,实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整体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统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纳入政府工作体系,强化组织保障,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健全各部门密切协作、运转顺畅的知识产权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实现工作成果可量化、可考核、可展示,确保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任务目标全面实现。成立市知识产权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为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二)完善经费投入。加大市财政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优化整合、统筹配置资金。设立专项经费,完善专项经费使用办法,规范经费使用,将宣传培训、人才培养、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以及知识产权事业费编制纳入经费预算,资助、奖励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确保实施方案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优化文化氛围。大力开展公众知识产权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围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等系列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公益宣传,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激发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热情。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立足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建设实际,大力宣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查考核。完善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重要知识产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部门和行政区划层层分解落实,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导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进,确保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