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十四五”规划建言摘编(三)

发布日期: 2020-11-19 16:02 来源: 市发改委 浏览量: 字号:[ ]

为更好开展金华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市发改委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十四五”征文活动,现将优秀征文的建言献策主要观点进行分期摘编,以飨读者。


陈韶群、董海宁、程路:《建设未来社区,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一是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建设适应“未来社区”需要的基层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开展镇街基层治理创新试验改革,可参照北京“吹哨报到”改革经验,赋予街道综合执法派驻人员日常管理考核权。充实社区力量,实行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加强基层党建,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和服务功能。

二是以邻里关系营造为起点构建睦邻社区。打造大型邻里中心,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精神文明站(所)”“文化礼堂”等服务资源,将邻里中心打造成一站式生活服务空间。重视邻里志愿互助服务,党员率先垂范,依托社区网格、楼道成立社区互助会,开展道德银行、互助养老,儿童互助照顾、邻里代收快递、邻里顺风车等社区活动。

三是围绕美好生活需要构建福利型社区。建设服务市民整个生命周期的新时代福利社区,包括社区健康照顾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环境卫生服务、社区就业服务、社区志愿互助服务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四是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专业化水平。将社区工作者统一纳入组织部门管理,统筹招聘、使用、考核、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按照人均收入高于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合理设定薪酬标准。加大社工教育培训力度,定期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社工知识培训,每年选派人员到先进城市社区学习锻炼,对社区工作者通过国家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给予职级晋升奖励,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

五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加快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活动场地、费用减免等支持,促进社区社会组织长效运行。培养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会组织运作、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品牌。积极运用项目化方式推动社区特色服务,对优秀公益服务项目予以资助和推广。

六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以社区居民服务核心,充分运用互联网+,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社区数据信息“一库汇集,一网呈现”。积极推动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养老、智慧停车等具体智能服务项目建设。


刘晓玲、黄卫勇:《金义自贸片区与RCEP自贸区“双自联动”的建议》。

一是加强“双自联动”的顶层设计研究。(1)跟踪研究 RCEP 自贸协定的实施步骤,特别是关于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监管一致性、合作能力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突破,完善与 RCEP 战略相配合的自贸试验区方案升级版。(2)建立“双自联动”政策沟通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争取在金华举办 RCEP 机制化的高级别会议和经贸合作论坛,争取定期举办 RCEP 经贸博览会,发挥金华在RCEP合作中的桥梁作用。(3)建立“双自联动”的组织与推动机制。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定期总结“双自联动”主要进展,向国内外企业进行有关政策的宣讲、培训,指导企业运用RCEP协定中原产地规则、关税优惠等条款开展进出口贸易。

二是同步推进重要平台建设。(1)建设并向上争取区域合作平台。争取设立中国 RCEP 经贸合作示范区,作为推进 RCEP 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平台载体。(2)搭建国际贸易发展平台。研究RCEP国家出口企业和商品信息,建立大型进口市场培育机制和分销体系,建设 RCEP 国家地方特色商品进口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和特色商品馆。选取重点国家主要城市,设立派出机构,服务金华与 RCEP 国家开展贸易、投资等深度合作。(3)搭建国际产业合作对接平台。加强与RCEP国家产业园区合作,推动在 RCEP 国家设立境外产业园,支持企业在 RCEP 国家建设工业园项目。创新“两国双园” 等园区合作新模式。

三是建设RCEP国家人文交流示范中心。(1)加强与RCEP国家友城合作。推动建立 RCEP 城市合作网络,加大与 RCEP 国家主要城市结好力度。建立地方间高层定期会晤机制,培育 RCEP 国家市长论坛品牌活动。(2)加强与RCEP国家教育合作。鼓励高校与 RCEP 国家院校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支持 RCEP 合作研究院等智库平台建设,积极参与 RCEP 智库交流与合作。(3)推动与RCEP国家展会合作。争取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RCEP 分会场。争取定期举办 RCEP 经贸博览会。鼓励企业积极参加RCEP国家重点展会,支持在RCEP国家举办自办展。

四是加快向上对接争取政策。积极争取关于 RCEP 自贸协定的先行先试权。研究与 RCEP 国家相关城市在通关、贸易、物流等方面监管互认、信息互换互享机制。争取在金义自贸试验区内率先实施 RCEP 早期收获或阶段性货物贸易零关税项目,进一步招引优质项目。


夏丽也:《金华市“十四五”的网络经济人才发展规划策略研究》。

一是研究网络经济高层次人才工作激励机制。综合考虑研究“内在报酬”、“外在报酬”、“公平感知”、“报酬价值”、“能力素质”、“工作条件”、“角色感知”、“概率知觉”等八大因素,提高人才有获得感与归属感。

二是加强引才政策的针对性。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考核与退出机制。引进前,要根据金华市网络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保有量,对引入的人才着重在业绩、能力、贡献、潜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进后,要制定相应评价体系,以引进协议要求为依据,结合工作情况和实际收益情况,正确评估人才专项财政补贴效益。基于考核结果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调整,确保引才项目补贴的发放与使用都有健全的监管。


陈秋兰:《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金华社会治理》。

一是探索本土化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通过“社会心理服务+依法处理、+教育、+乡村振兴、+社区、+互联网、+医院”等活动,推进社会心理服务进社区(特殊人群)、进农村、进机关、进医院、进学校。让“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模式贯穿到各个领域,解决民众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良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加强本土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壮大地方专业人才队伍。通过整合专业社会力量,构建以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专家)、社工、志愿者等一体的梯队化、分层级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制定人才遴选、培养与激励机制,以制度化管理推动人才队伍的规范化运作。(2)依托地方心理学会,辅助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地方心理学会的扶持与规范管理、引导履行社会心理服务职能,组建一支专业水平高、实操能力强的高素质队伍,以培育地方心理学会为路径推动金华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3)加强政校共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政校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医学院和高校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学科背景与专业基础的师生优势,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心理服务,共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三是健全本土化工作机制。(1)健全分层分类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坚持分层分类服务思维,立足民众需求、深入基层实际,建设三级平台,力争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零距离、无死角、全覆盖”。纵向层面,推进区县、镇街、村居的三级平台建设。横向层面,推进重点单位(教育、卫健、公安、法院、信访)、特殊群体的多点心理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加强线上线下心理服务平台整合。(2)创新宣传推广机制。通过专访、志愿者宣传、专家讲座等方式消除民众对心理问题的误解与病耻感。依托大数据、云系统、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线上心理服务。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及时了解和回应民众关切的心理常识,特别是在危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筑牢全民心理防线。(3)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设置社会心理服务专项财政款项,探索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统筹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是推动线上线下心理服务平台的联动构建。(1)落实线下心理服务平台的层级划分。打通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民众就近得到社会心理服务的场所。家庭医生应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建立资料、及时有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2)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站、提供多样化的心理服务。(3)建立心理服务信息库、形成具备咨询、服务、管理、追踪服务的“四有”机制。

五是与乡村振兴结合。推进社会心理服务进农村,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融入“家规族训、村规民约”为主的金华乡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乡村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形成金华特色的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石锦秀:《东阳市农民对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体验及满意度调查》。

一是实打实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部门要宣传到位,尤其是医生要把控承担着宣传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质量。

二是加强农村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提升赢家满意度。

三是医共体建设应该向纵深发展,关注偏远卫生院。医共体建设应该讲医疗资源向偏远乡镇卫生院倾斜,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的“看病难”问题,实习城乡医疗资源的真正有效融合。

四是不同县域的医共体之间可相互借鉴。相关部门要不断开展各不同县域医共体之间的相关经验交流会、汇报会,组织相互考察相互参观,打破县域的壁垒,互帮互助,相互借鉴,共同推进医共体建设,形成“浙江特色”。


章胜晖:《以横店影视集聚区为引领,做强金华影视文化产业》。

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升影视产业规模水平。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大对影视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创新财政扶持方式,探索建立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构建全方位人才培育体系,加快横店艺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步伐,培养影视类专业人才特别是后期制作人才。加强学校间交流,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加大对影视文化产业高端人才、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坚持“产学研”结合发展思路,特别是横店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与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之间形成产学研联盟,带动集聚区内艺术业、传媒业、艺术培训、时尚消费、模特经纪、影视传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互融互通。

三是完善影视摄制服务水平。成立金华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在各个县(市、区)设立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工作站,一口式受理到金华市进行影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搭好影视文化企业与当地政府、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为到金华取景拍摄的摄制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制定专属影视拍摄指南,包括金华市基本情况、影视文化产业政策基本内容、影视节日与展会介绍、影视文化产业园区介绍、影视制作配套机构介绍、专业影视拍摄基地及专业摄影棚介绍等。

四是以横店影视集聚区为龙头,拉长影视基地价值链条。加强横店影视城内文化节目以及沉浸式体验,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提高游客体验度;与国际著名机构合作,制作集中性展现影视文化的大型体验空间及娱乐项目;积极引入采用AR、VR等技术的互动性高科技体验项目。

五是补足影视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影视文化带动作用。积极破除土地等要素制约,大力推进影视文化产业大项目落地;加快优化建设横店的人造景影视园区与武义、永康、磐安的自然外景影视文化基地之间的交通设施;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加快培育旅游的二次消费相关的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住宿和餐饮等产业,将“引进来”的游客“留下来”。

六是大力发展影视产业周边,提升影视文化辐射水平。大力发展影视IP,促进影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提升“小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融合影视特色的创意衍生品;推进影视文化与工业、商贸等行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以上建议内容为仅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