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虽已近尾声,请家长和同学们复习和牢记以下防疫小贴士:
1.上学如何做。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校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
2.进入校园如何做。进入校门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进校门;若体温超过37.2℃,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洗手:传递物品前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吃饭前,饮用课间牛奶、水果或点心前后,上厕所后,手脏时,体育运动后,接触他人后,外出回来后。
4.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无可用物品,可用手臂内侧遮挡。咳嗽或打喷嚏后马上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5.放学如何做。放学及时回家,尽量不在外逗留,不接触动物。回家摘掉口罩后马上洗手、消毒。
6.如何正确洗手。用流动水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正确洗手七步法:内、外、夹、弓、大、立、腕。第一步(内):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外):手心对手背,左右交叉搓洗;第三步(夹):手心相对十指交叉搓洗;第四步(弓):手指并拢,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第五步(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立):一手指尖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七步(腕):一手握另一只手腕部旋转搓擦,交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