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我市各地各部门灵活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通过推行“四色预警”“健康码”等防控机制,严控“移动”传染源,确保风险点真正找得到、防得住、控得牢,涌现不少好做法、好经验。
“码上到家”:大数据支撑下的战“疫”创新
“终于回到永康了,感觉真好!”2月17日凌晨,云南省镇雄县场坝镇的王秀举乘坐永康市政府免费开通的“返工直通车”,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永康,和他同期乘车返回的还有1000多名在永康务工的镇雄老乡。
到达永康国际会展中心后,王秀举和工友们拿出提前申请好的“健康码”进行查验,确认无误后,他们带着就业承诺书、体检报告、活动轨迹证明等5本证件,由所在企业接回厂里。
金华是流动人口大市,全市有350多万外来人口,随着各类企业逐步有序复工,将迎来新金华人返回高峰。在当前开展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方便广大新金华人“回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2月11日,我市利用大数据创新对返金人员的服务,上线运行“来金人员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健康码)”,推行绿色通道服务。
从2月12日起,所有来金、返金人员按规定在“来金人员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健康信息登记后,自动获取专用二维码,在进入金华市行政区域时,可在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入境交通检查点,通过绿色通道扫码实现快速通关。而在金华市疫情防控“四色预警”系统里的红色和橙色人员,会在“健康码”中直接生成红码。
2月17日下午,在杭金衢高速金华出口,从外地返金的陈雅莉向检查点工作人员出示手机收到的核验码和核验二维码,很快就完成了通关手续。“我在网上看到金华推出‘健康码’,立即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并填写了健康信息登记,很快就完成通关。”陈雅莉说,“有了这个‘健康码’,新金华人真的可以‘码’上回家,一定要给个大大的赞”。
基层经验:一场与疫情搏击的“全民战争”
2月14日,我们跟随永康城西新区排塘村联村干部朱帅和责任医生陈慧敏,实地感受永康的疫情防控“四色预警”机制。贾江红一家年前回湖北荆州老家过年后返永,城西新区工作人员通过“四色预警”机制排查后,将他们列入黄色预警对象,第一时间对其采取居家隔离14天的措施。隔离期间,城西新区联村干部、村干部和责任医生每天随访,进行每天两次体温监测,定期对其所居住的楼道进行消毒,并免费向隔离对象提供蔬菜等物资,确保其生活无忧。
“我们把和贾江红一样通过14天医学观察的黄色居家隔离对象从黄色预警名单中删除,登记到蓝色登记表格中,新增的预警对象,必须当天面访到位。”永康城西新区联村干部周瑜璐说:“我们每天都要根据排摸情况,将预警对象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实时更新,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联系方式、预警级别、来源地、现住地、留观时间、隔离方式、排摸人员和管控人员等。”
在“四色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永康各镇(街、区)挂出“四色预警地图”,上面清晰标注着“四色预警”人员的数量、分布地区,根据疫情统计上报情况进行更新,一日一更的频率让疫情一目了然。永康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秋旭说:“‘四色预警地图’就是我们的作战图,我们可以随时掌控辖区内的疫情,方便我们‘排兵布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
永康经济开发区卫生院医生马晓玲每天都要到联系社区内的“四色预警”对象家中随访,监测体温、登记信息、实时录入系统。马晓玲说:“‘四色预警’机制是我们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行动指南’,看到黄色预警对象降级为蓝色,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慰藉。”
永康市卫健局医政医管科副科长黄仁俊说:“‘四色预警’机制实施以来,小到村社网格,大到各镇(街、区),可以将所有存在风险的预警对象,按照四种颜色一清二楚地进行分类,从而采取不同措施,有效切断感染源和传播渠道,织就严密的疫情防控‘天罗地网’,为百姓构筑守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铜墙铁壁’。”
系统开发:一群与时间赛跑的“幕后英雄”
永康疫情防控“四色预警”机制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很快在金华全市推广。
1月27日凌晨,金华市大数据局接到开发全市疫情防控系统的通知,这个任务交到了综合规划处。
市大数据局综合规划处的施林波是该系统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当天早上,施林波、戴静娟等就与市府办及相关人员讨论系统具体需求,确认后马上安排软件功能开发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以前没有类似系统的开发经验可供参考。”施林波说,他们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需求,边开发边确认,开发难度很大。再加上技术人员无法回到金华集中办公,大家只好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沟通、远程调试等方式进行系统开发……但是,在疫情面前,大家没有退缩,集中精力,把能利用的时间都用起来,连续两个通宵,与系统开发人员共同完成市疫情防控“四色预警”系统的开发任务。
1月29日上午,金华市疫情防控“四色预警”系统开发成功并上线。为让这套系统以最快速度发挥作用,当日下午4点半,金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全市新冠肺炎工作视联网会议,部署“四色预警”信息录入上报工作。市大数据局配套系统同步下发操作手册,明确了工作机制。各相关职能单位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确定填报专员,专职负责系统的数据填报工作,市大数据局负责技术指导和系统完善,实现业务与技术的充分融合。其中红色预警管控人员由卫生健康委专员负责填报,橙色预警管控人员信息由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员负责填报,黄色和蓝色预警管控人员信息由镇街专员负责填报,并制定了预警级别升降规则,同时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
“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包括‘四色预警’‘健康码’等系统的开发应用,都为我们更好利用大数据应对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金华市大数据局负责人表示,根据疫情变化,我市还将持续推出更多科学防疫、科技防疫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提高人员排查的快速性、精准性和通行的便利性,为方便群众出行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