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方式适应疫情防控需要|

我市开启数字生活新服务

让生活方式适应疫情防控需要|

发布日期: 2020-02-27 08:3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徐朝晖 浏览量: 字号:[ ]

  手机点一点,线上下单,新鲜的蔬菜、肉制品、水果等很快便送到家门口。春节以来,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许多市民过起了“宅”家生活。

  为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和便利安全消费,我市响应省电商办的号召,充分发挥电商强市的优势,办好网上菜场和网上餐厅、开设网上超市、推行网上家政、开办网上市场、开展网上就业培训,大力开启数字生活新服务。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2家网上菜场、4家网上超市、3家网上家政、7家网上市场和5家网上就业培训机构复工营业。

  网上菜场:手机点点送到家

  每500克大白菜1.8元、白萝卜1.3元、莴笋2.2元、西兰花5.5元……打开“虾笨鲜生”App,新鲜水果、蔬菜配菜、肉类禽蛋、海鲜水产、速食冷冻、卤味熟食、粮油调味品等应有尽有。不仅免配送费,而且最快30分钟送到家。

  “虾笨鲜生”是市区一家生鲜类电商平台。2月份,该平台增加活跃用户超1万个,覆盖全市近200个小区,订单逐日攀升,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

  “盒马鲜生”“爱默隆”“菜划算”“叮咚买菜”“美菜网”等省级生鲜平台,也在加快网络布局和配送触角延伸。根据省电商办指导意见,要办好“网上菜场”等生鲜电商服务模式,推进传统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普及“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的无接触式消费。

  市商务局有关人士表示,网上菜场尤其适合喜欢宅家的年轻人或没时间买菜的上班族,它将从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已的消费模式,会慢慢发展成未来的生活新方式。

  目前,网上超市主要有天猫超市、网易严选、联华鲸选等模式。传统商超也在通过自建平台、小程序、社区电商等加快推动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转换,探索发展社区集采集送模式。

  “麦手”电商是金东区一家以销售金龙油系列为主的平台。疫情防控形势下,网上超市给“麦手”电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春节期间销售额超2000万元,在京东平台店铺销售榜单中位居我市企业第一位。

  网上餐厅:配餐外卖成时尚

  不仅超市、菜场加速“触网”,网上餐厅也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显身手。

  据金华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调研掌握的情况,我市餐饮企业营业额年前同比下降50%以上,有的甚至下降75%。节后由于不能聚餐、暂停堂食,倒逼餐饮企业开展配餐送餐,为复工企业提供配餐外卖服务,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新时尚”。协会会长方阿牛表示,传统餐饮企业要实现突围,必须大力拓展线上业务,将堂食运营转为线上运营,加快向数字生活新服务转型。

  当前,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两不误”“两手硬”,外卖等线上餐饮也在加紧扩张。我省鼓励“饿了么”、美团等餐饮外卖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减免平台佣金收费,推出商户快速上线和客户引流等服务。

  据商务部门统计,截至2月24日,“饿了么”平台我市共有入网经营主体15823家,复工4424家,复工率为28%;美团平台我市共有入网经营主体17280家,复工5287家,复工率为30.6%。复工率居全省前列。

  网上家政:健康服务第一位

  我们在金华本地家政网看到,正规的家政服务企业都有线上预约服务,家政员身份信息一目了然,居民可根据保洁、育婴、护理、维修等不同的服务需求,进行提前预约。

  金华市家政服务业协会介绍,家政服务不同于无接触式消费,企业推出网上家政模式,开展线上预约、线上撮合、线上跟单、线上结算和评价等服务,关键要做好服务人员健康信息公开透明,在业主认可和允许上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家政服务。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结束后,网上家政很可能延续成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结合疫情期间就业新情况新形势,我市各地人力社保部门还探索开展网上就业培训。通过网上招聘加大临时性用工调剂,根据就业岗位需要,开展线上就业和上岗培训,扩大灵活就业岗位规模。

  “为适应当前数字生活新服务的需求,新业态人才培训应成为网上就业培训的重要方向。”按照省电商办的要求,我市将重点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和数字化营销等领域加强线上培训,助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