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我市各地逐步复工复产。连日来,从地方到企业,拿出系列硬招暖招,大力帮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针对我市复工复产相关难点,相关部门有何良策?企业如何主动出击,用好复工惠企政策?2月27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徐金韩、市经信局副局长叶悠霞、市商务局商贸运行处处长富维红、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王冰燃、市卫健委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庞志峰做客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防疫生产两不误 招工成最大难点
主持人:眼下,战“疫”进入新阶段,我市从上到下紧锣密鼓,纷纷采取各种有力手段和措施,抓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请问,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目前我市复工复产总体情况如何?
叶悠霞:截至2月25日,全市39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达10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复产指数是71.7%,规上工业电力指数69.9%,各县(市、区)复产指数和电力指数环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电量环比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值,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复工复产前,企业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才能恢复生产。一是要落实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把责任层层落实到班组;二是设置测温点和临时隔离点,所有员工一律佩戴口罩,企业要对员工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监测,落实登记制度;三是配备防护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防控用品,对公共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杀,落实分餐制或错时分餐制。
我市是全省第一个改复工审批制为备案制的地市,程序简化使企业复工进度大幅提升。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企业必须切实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企业生产有序和员工健康安全。
主持人:由于当前物流尚未完全恢复,工厂产品也未能及时配送,出现产品积压问题。我市物流行业复工情况如何?有哪些难点?
王冰燃:目前我市邮政快递行业253家法人企业以及转运中心247家企业完成复工复产,整体复工率为97%。自2月10日复工复产以来,我市邮政快递行业共发出快件1.46亿件,完成快件投递856.9万件。因为复工复产是分批进行的,第一批复工复产的是邮政、顺丰、菜鸟、京东四家品牌,前期主要承担防疫物资的配送工作。
目前我市邮政快递行业整体复工复产情况良好,但是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一是同其他劳动力需求度高的企业一样,我市邮政快递行业人员返岗也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涉及快递配送等专业性比较高的人员,返岗受疫情管控影响较大;二是部分村以及小区从疫情管控的层面出发,禁止快递业务员进入小区和村内配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快件配送的效率。我局积极指导企业尽量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增加配送人员,尽快完善配送员队伍的建设,通过与街道等相关政府部门对接落实智能快递柜允许快递员进入使用、设置统一快件投放点等方式,不断提高我市邮政快递行业的配送效率。特殊时期,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配合与理解。
主持人:这几天,市区不少商场综合体、汽车服务业、便利店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营业场所已经恢复营业。请介绍一下我市商贸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富维红:我市重点商场、超市全面恢复营业。除了商业综合体堂食餐饮、影业、KTV、健身房、儿童早教不能营业外,其他都正常提供服务。从摸排情况看,截至2月26日,全市1553家限上批零企业复工1538家,复工率达99.3%。市区27家重点商贸企业已于2月19日全面复工。
商务局对复工进行一系列指导,下发企业复工手册,对商家进行防控指南资料的编制和指导。各商家建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防控信息的宣传,利用一些电子屏、商家资料进行宣传;做好防控物资的准备,如口罩、消毒液等。要求所有员工佩戴口罩上岗,顾客佩戴口罩、持健康绿码入场,商场出入口设立体温监测。在商场消费期间,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商场出现人流密集或者人员密度大的情况时采取限流、疏导和专门维护秩序的措施,避免出现人员扎堆情况。
线下招聘转线上 破解招工难就业难
主持人:招工难成为中小型企业恢复生产主要难点,相关部门有何良策?
徐金韩: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人手不足情况,这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客观上,整个市场存在相当大的用工缺口,人力资源市场流动性还不是很充沛。主观上,各类层次的务工人员对薪酬和福利要求都提高了,很多中小企业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在招工市场竞争性不强。如何化解,我认为有很多的渠道,普遍方式是“以老带新”,二是社会招聘,线下大型招聘还没有进行,线上招聘没有停过。
主持人:按照往年情况,春节前后往往各种线上线下招聘会扎堆。今年疫情形势下,我市的春节招聘如何展开?目前招聘情况怎样?市场供求关系如何?
徐金韩:针对疫情影响,我们停办线下现场大型招聘会,但线上招聘活动没有停过。前段时间,联合县(市、区)人力社保部门力量开展“就在金华”大型系列招聘活动,各级政府官方人才网已有9000多家企业提供9万多个岗位,供劳动者选择和应聘。从这段时间的运营情况来看,效果还是可以的。该招聘活动每天接收简历2万多份。下一步,随着疫情不断好转,招聘活动逐步转移到线下,大家可以到线上官方网站浏览信息,搜寻自己心仪的岗位。
产能恢复差距大 帮扶政策助企渡难关
主持人: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我市不少企业通过包车、包机等方式解决用工难问题。对于重点企业,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
叶悠霞:目前我市重点企业虽已全部复工,但是受用工不足、产业链配套企业未复产、物流不畅、销售市场萎缩等因素影响,产能恢复仍存在一定差距,很多重点企业复工不足五成。对于重点企业,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一是抓好产业链协同复工。聚焦大企业大集团、重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加强与省里、长三角等地对接,建立跨县域产业链协调服务机制,打通市域内产业链,扩大省内产业链协作。二是全力协助企业配备防疫物资。已分批次为市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免费发放防护口罩50万只、消毒液和酒精400箱。三是深化“三服务”全力保障企业防疫和安全复工。成立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结合“三服务”,对各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开展服务指导。
主持人:疫情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用工贵、运输贵、自掏腰包采买防疫物资,面对现实问题,很多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有没有相关帮扶政策?企业如何运用好政策积极摆脱困境?
叶悠霞: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和支持企业渡过难关,除全面落实中央、省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结合金华实际,我市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意见》20条,在加大降本减负、金融支持、外贸出口支持、企业用工支持等方面给予补助。特别是在实施援企稳岗、减轻企业防疫费用、加大企业生产、保障返金务工群体权益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市里出台政策后,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也纷纷出台力度更大的支持政策和细则。
为了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我们对相关政策进行汇编,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媒体、涉企服务平台、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刊登和发布政策,加大宣传推广。为加快政策资金的兑付,市财政还开通金华市奖补资金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资金网上快捷申报,加快涉企资金的拨付进度,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的扶持。
紧盯盲区 咬定战“疫”不放松
主持人:一手抓复工,一手抓防疫,从记者走访企业来看,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有哪些要求?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庞志峰:复工以后,防疫压力非常大,企业防疫工作主要是防止病源从外部输入。前期省指挥部、市指挥部下发相关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对于员工,一定要如实申报健康状况,不要隐瞒和病人的接触史和疫情重点地区往来史。对企业而言,按照既定措施严格落实,尤其是员工数量比较大的企业,储备的数量一定要够用,洗手液、消毒液配备到位。员工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无论是上班途中,还是工作期间或者外出期间都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聚会、少扎堆。
主持人:商家防疫工作严格落实,但不少市民却放松了警惕。防疫工作是否可以“松一松”?
庞志峰:零新增病例不等于零风险。我市首起疫情发生在1月下旬,这时候学校、企业等人员密集单位已经放假。疫情发生后,我市关闭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后来虽然仍有疫情发生,但这些疫情仍相对局限,没有发生集体单位的暴发。随着企业复工,单位高度密集,一旦有病例输入很容易出现暴发。我国疫情虽整体向好发展,但一些地区的疫情依然相对严重,存在着外部输入的风险。
防疫意识不能放松,这段时间还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疫情防控定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