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2020年年初席卷全国,给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在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的过程中,也孕育了很多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创造了许多转危为机应对挑战的新经验。
为了抓住新机遇、运用新经验、开创新局面,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从本期开始推出“战疫催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系列报道,共同探讨我市经济社会相关领域如何以转型提升应对疫情大考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步入正轨,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餐饮、住宿、理发、洗衣、洗车等“六小行业”逐步恢复营业。在这段特殊时间里,线上下单满足生活采购需求,商家推出预约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疫情正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如何扎实推进我市“六小行业”疫情防控,恢复正常经营秩序?疫情下,如何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迎接新挑战、新机遇?3月12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齐建清、市商务局副调研员施晓明、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处长李可春、市卫生监督所所长方志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蔡建树、市运管局维修管理科科长方宏做客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落实防控措施 行业复工平稳有序
主持人:为保障市民生活便利,在坚持防疫优先的前提下,我市“六小行业”部分门店陆续复工。目前,总体复工情况怎么样?
施晓明:我市“六小行业”复工采用负面清单制度,除了不允许复工的行业外,原则上都允许复工。根据我市防疫指挥部最新指导意见,不允许复工的行业有:会展场所、影剧院、文艺活动场所、棋牌室、音乐厅、网吧、舞厅、酒吧、游泳馆、足浴店、线下培训机构等。此外,室内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这些可能造成人员聚集的场所暂时还不能复工。从目前情况看,允许复工的行业复工情况良好。
主持人:疫情期间,我市餐饮行业整体运转是否有序?
李可春:餐饮行业整体运转平稳。全市有4万多家餐饮企业,其中90%属于小餐饮。我们重点监管集中性商业食堂以及客流量较大的小餐饮店,防控整体风险。
主持人:自3月3日我市餐饮店可有序恢复堂食的通知下发以来,不少餐饮企业第一时间开放堂食服务。疫情期间,堂食服务有哪些不同?
李可春:餐饮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主要对防控措施提出要求,像进门的登记、测体温、场所物品的消毒、餐厅桌子的摆放、人数的控制等。平时希望人越多越好,特殊时期,我们要控制人数。从消费者的角度,意见写得很明确,倡导打包带走,消费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店家来说,餐饮单位要履行的职责必须遵守,这是防疫总体要求,必须加强改进和提高。
主持人:旅馆行业复工,相关部门进行了哪些检查?
蔡建树:主要检查住宿登记制度、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可疑情况报告制度等落实情况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对进入场所人员实行“测温+亮码”通行等疫情防范措施进行宣传教育,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通过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暗访等方式指导、监督旅馆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了检查力度和频次。
主持人:理发店是人员密集地,客人逗留时间比较长,除常规检查外,疫情防控期间,对理发行业有哪些针对性要求?
方志坚:理发行业管理是抗疫的特别环节,该行业感染风险相对较高。针对性要求有三点:一是尽量只剪,不洗头、不烫发、不染发;二是做好通风,不用空调;三是距离防护,相距1米以上是相对安全的。
竭尽全力解难题 “严管厚爱”做好复工指导
主持人:记者采访中发现酒店前台人员到岗不到位情况。酒店服务人员到岗有哪些要求?
蔡建树:《浙江省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不符合规定的,我们会对其进行处理。旅馆门卫值班人员应当掌握进出人员情况,必要时可以要求来访者出示身份证件或询问其被访者的姓名、住宿房间号,旅馆其他值班人员应当按照值班制度规定履行巡查职责,维护住宿人员的合法权益和旅馆的正常秩序。
主持人: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巨大,商家想办法自救:依托外卖平台,从线下到线上转型。相关部门有没有出台帮扶措施,助力餐饮企业转危为机?
李可春:国家、省、市层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省针对餐饮行业渡过难关出台了省14条,我市出台了20条,发改委等部门也出台政策,帮助餐饮行业在困境下渡过难关。网络餐饮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线下餐饮转型升级。我们与“美团”和“饿了吗”联系,2月28日,通过云签约的方式与两个平台进行网上签约,为商户提供降费、降流量,为后续转型升级提供平台支持。接下来要抓落实,包括对人员的培训、对新商户进行培训等。
主持人:客人在理发过程中存在未全程佩戴口罩,一些小型理发店客人排队现象严重。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怎么处理?
方志坚:像这类情况,法律法规是没有明确规定把责任落实在店主或者从业者身上的,但店主要自觉地对服务对象和自己做好防护措施。通过张贴宣传资料,与网格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后,我们对没有做到位的店主进行劝导。
主持人:汽修行业复工要求有哪些?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管理?
方宏:企业必须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方案,并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要建立全员健康监测制度。维修企业疫情防控参照《维修行业疫情防控临时指南》执行,接待时对进店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详细记录承修车辆和送修时间等信息,对车辆承修前、承修后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机动车维修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金华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疫情防控复工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开展工作。
新型消费推动产业升级 练内功强服务加快转型
主持人:线下转线上、小程序预约制、利用低迷期提高员工素质,各行业针对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请嘉宾们谈一谈对“六小行业”转型升级的看法。
齐建清:疫情发生后,餐饮行业受到打击和影响很大,但从另一角度也有积极的变化。一是从餐饮行业的复工来看,没有疫情,小餐饮的生命周期不长,关关停停的比例达10%左右。3月3日我市餐饮行业复工,复工率达到72.5%左右,剩下的为什么没有复工?据我们分析,是因为一些小餐饮店设施比较差、客源基础脆弱。这次疫情对小餐饮品质提高有促进作用。二是消费者消费方式促进餐饮模式变化,疫情期间,线上消费量大,堂食有序开放以后,线下消费逐步提升。三是消费观念,提倡公勺公筷、拒食野味。四是现在很多门店处于“闸门半打开”,堂食量不大,等疫情完全结束以后闸门全打开,堂食消费会有一个爆发期,促使商家提高堂食服务。
施晓明:从部门角度,我认为今后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一是帮助企业落实政策。这次疫情,国家、省、市各行业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落实有个过程,部门要研究这个问题,怎样让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培训、指导,帮助“六小行业”通过创新经营方式来转型升级。三是监管部门落实审慎包容的理念,对行业更多理解和支持。
方志坚:理发行业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转化危机,通过宣传引导,提高业主卫生安全意识。复工采用告知承诺制,承诺书上写明,业主就得诚信,作为一定方式纳入诚信体系。二是通过这次事件,督促他们加强关键点的控制。对于卫生安全来说,最关键的是消毒设施、用品的配备。三是科学的卫生安全知识普及和落实。通过电子智慧、大数据应用,把知识推送给商家,结合社区服务,组织他们学习培训。
蔡建树: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广大中小旅馆行业来讲,要努力练好内功,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抓好规范,落实防疫工作,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现在防境外输入任务非常严峻,请广大旅馆业业主一定要在规范上做好文章,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
方宏:汽车维修行业业务量对比往年还是比较差的,我们建议企业开展远程诊断、上门服务工作,主动与车主对接,为车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提供更好的服务。汽车行业发展比较快,可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让维修从业人员多掌握一些技能,特别是提高新能源车的维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