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看过来!专家教你这样做好复学防护

发布日期: 2020-04-24 09:19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空寂了许久的校园,终于又书声琅琅;在家困了三四个月的“神兽”,返回学校了。家长总算可以舒口气了,心里却难免忐忑:孩子复学后能否平安无事并快速适应?

  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复学,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专门组织了一次集体研讨,拟定专业建议,给家长送上复学“锦囊”。

  做好防疫常态化准备

  不松懈不大意

  浙医儿院新型冠状病毒诊疗专家组认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远未到放松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做好常态化防护,防止疫情反弹,有效规避风险和人传人现象。无论是在上学途中、课堂学习,还是学校就餐,都要注意做好防护,不可掉以轻心。

  专家还指出,目前正处于春末夏初,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节,做好防护也有利于有效预防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等。

  全程防护不留死角

  不疏漏任一环节

  出门前:

  发热、未解除医学观察的学生,不能进入学校,康复后须出示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

  孩子出现咳嗽、乏力、咽部不适、呕吐及腹泻等不适,要及时联系老师,到指定医院就诊。

  准备好一天要用的口罩、消毒纸巾,带好水杯。

  上学途中:

  尽量步行或家长开私家车接送。

  乘坐公共交通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如要拉扶手,可用纸巾或一次性手套隔开。

  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时开窗通风,并戴好口罩。

  学校里:

  测量体温后进校门,家长尽量避免进入学校。

  上课时,老师和同学都要戴口罩;在户外且人群不密集的场合,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可以不戴口罩;口罩最长使用8小时,如潮湿则失去保护作用,要更换新口罩;废弃口罩应放置在设有明显标志的带盖专用垃圾桶内,学校定时消毒处理。

  建议教室不开空调,每天早、中、晚开门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要用洗手液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

  教室门口、卫生间和食堂门口,可以放置酒精或醇复合制剂等快速消毒液,手上无可见污物时,可快速手消代替洗手。

  实行“分时、分区、分组”就餐制度,就餐时距离1米以上。

  放学后:

  错峰放学,避免人群聚集。

  戴好口罩,不逗留,立即回家。

  回到家中:

  先脱掉外衣、鞋子,放在房间门口的固定角落,并及时清洗。

  摘口罩。

  洗手液洗手,擦干。

  适当锻炼身体,注意休息。

  对部分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的孩子,应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和专家咨询。

  若有状况

  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尽快到发热门诊就诊;如果孩子没有发热,仅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到呼吸科或内科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