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 2020-04-26 09:3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王妃 浏览量: 字号:[ ]

  委员们认真听取大会发言 记者 黄泽振 钟路 王志金 摄

  段松茵委员代表九三学社金华市委会发言

  完善防疫体系

  守护国泰民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金华的党政领导、医务人员、基层干部众志成城,全民战“疫”,终于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建议,应急预案与实战演练同等重要,要重新完善各种应急预案,理顺应急体系,加强平时演练。日常储备与临时应急同等重要,健全各种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应急生产和调度能力,避免事到临头仓促应战。专业力量与硬件设施同等重要,金华非常需要一所具有防疫功能、平战结合的综合性医院。同时,要高度重视疾控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防疫预备役队伍,关键时候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吴月华委员代表金华市政协委员婺城区联络组发言

  金华制造业如何做强做大

  金华制造业如何抢抓机遇,逆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快完善制造业产业链条。紧紧围绕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等我市优势制造业和龙头企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可以将招商引资从重项目引进转变为重产业链引进,让产业扎下根、搬不走;在龙头企业发展布局时,同步做好配套产业链的规划布局;制定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机器换人。推动生产方式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进一步加快外来人员本地化。解决安居问题、教育问题和园区配套问题。

  叶智根委员代表金华市工商业联合会发言

  盘活低效用地

  拓展发展空间

  近年来,受“两链”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制造业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因此,关于处置低效用地,我们建议:推动产业升级,严把产业导向,通过技改,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集聚一批中小企业进小微企业园,国有资本注入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企业等方式,大力推动我市产业升级、企业增效。突破政策障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国家政策,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采取灵活务实的办法,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盘活低效用地,涉及政府、银行、企业等各方面,需平衡各方利益。另外,要尽可能地为企业简化程序,减免税费,对被处置的低效企业多一些关爱。

  孙黎明委员代表民盟金华市委会发言

  打造不夜城

  发展夜经济

  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力发展夜经济是修复市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杠杆,为此建议:充分发挥金华独到独特独有的优势,抓紧开展夜经济的顶层设计,快速启动一批夜经济重点项目,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打造“慢享之城、江南成都”。建设一批夜生活网红打卡地,在三江六岸不断黏合各种业态,满足消费者看美景、品美食、乐购物、享休闲等各种需求。加快地方美食、非遗展演等古子城特色街区建设。同时根据城市布局和人口集聚特点,在城市东西南北中各区域,规划建设若干条夜排档、夜购物、夜娱乐等特色街区,引爆城市夜消费。创新推进“繁华”与“规范”,勇于突破城市管理的条条框框,如创建夜间特定时段特定街区的相关夜市,统一制定夜间便利停车办法等,主动迎合市民和游客夜间消费的各种需求,能动促进金华夜经济的强劲发展。

  邓华委员代表民建金华市委会发言

  乡村旅游要叫好更要叫座

  乡村旅游如何向更高质量、更高品质发展?我们认为:人工造景不是出路。农村就是农村,游客远离城市来到乡村,希望看的不是这些人造景点,而是城里所没有的农村味道,追求的是“农的体验、家的感觉、乐的心情”。低质廉价不是标签。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农家乐业主进行酒店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借鉴乌镇经验,对农家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客源调配,促进农家乐规范有序发展。加强与携程、去哪儿等知名品牌的战略合作,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打造金华农家乐的金字招牌。门票经济不是方向,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是人气,要靠特色亮点来吸引消费。

  王岚委员代表民革金华市委会发言

  并村要并心

  更要并出发展后劲

  2018年10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在全市各地有序展开。通过这一“并”,近1600个行政村退出历史舞台。但从调研情况看,并村后也还存在并心难、“三资”融合难、各方利益平衡难等问题。我们认为,并村只是起点,“下半场”更需持续发力,要促相互认同更一致。并村不易,并心更难。建议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优化新村党组织设置,推行党员与群众结对互助。要让设施作用更充分,全面优化整合原有场所,根据需要进行改造提升、功能重构,使既有设施各尽其用,加速形成新的村落中心。要助发展动力更强劲,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提炼基层首创,尽快拿出分类指导的利益协调方案。比如股份量化到人分配模式、渐进式利益分配模式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邵建伟委员代表新闻出版界别发言

  聚满天乡贤之星

  助家乡发展之力

  人才是金华的最大优势,乡贤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如何进一步把“引乡贤回家、助家乡发展”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做好,我们建议:要把乡贤的作用突出来。乡贤是专家,出谋划策助发展;乡贤是大使,招商引资兴产业;乡贤是慈善家,修桥铺路做好事;乡贤是老娘舅,化解矛盾促和谐,要充分挖掘好这一资源宝藏。要让乡贤的力量聚起来。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要在交流中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建立一些让乡贤能发挥作用的平台,真正把乡贤力量聚起来,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要让乡贤的根留下来。要给乡贤一个“常回家看看”的理由,让他们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给作出突出贡献的乡贤一份荣誉,开展“最美乡贤”评选活动。

  厉晓明委员代表金华市台胞台属联谊会发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品位、更具气质、更加聪明、更富活力。我们建议:注重细节,让城市更有品位。让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更接地气。彰显文化,让城市更具气质。通过设立人物雕像或设街角名人小广场,让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从中了解这些名人,阅读一座城市,进而扩大文化影响力。导入智慧,让城市更加聪明。可以考虑选择合适位置,尽早规划修建一些立体停车场。加强智慧调度系统建设,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让金华的城市交通更加通畅。创新政策,让城市更富活力。首先要有一批低门槛的创业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其次,要高度重视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让年轻人无后顾之忧。最后要多渠道解决人才用房问题,让创业者安居乐业。

  邵发明委员代表民进金华市委会发言

  让金华成为孩子的“书本”

  金华发展研学旅行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研学旅行是篇“大文章”,我们建议:政府部门“有动作”。出台相关政策,催生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专业度的研学旅行经营机构。向上争取,让更多地方成为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研学产品“有亮色”。以研学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策划推出具有金华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服务品质“有提升”。针对研学旅行体验性和探究性的特点,重新编撰导游解说词,让学生在研学中动手、动脚、动心又动脑。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学习、研究、体验、互动为一体的高品质研学基地。建设一支研学导师型的导游队伍。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来研学基地讲学,扩大金华研学品牌的影响力,把金华打造成研学旅行目的地,让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生到金华来,让金华成为孩子的书本!

  潘轶斌委员代表农工党金华市委会发言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

  我们认为,经历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基层卫生医疗体系建设显得非常重要。提升基层医生水平要真用功。建议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的学历要从专科提高到本科,进一步完善专家下沉到基层的机制。激发医生动力要真给力。基层医生同时存在“天花板”和“地板”现象,导致有的医生安逸地躺在地板上混日子。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家庭签约服务要真满意。首先保证老、弱、病、残等真正有需要的重点人群签约,多一些保姆式、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要真签约、真服务,比如为签约人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提醒医疗注意事项、病情预判、应急处理等,满足个性化的医疗健康需求。要落实签约服务与医保政策的衔接,一些不方便到医院的病人,需要在家里打针、挂瓶,这就需要解决家庭病床的医保报销问题。

  蓝巍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

  全力打造长三角宜养之城

  健康养生是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蓝海无边,商机有限,金华如何作为?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用足金华优势。金华是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是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的风水宝地,有着非常便利的交通优势;金华康养产业的配套资源十分丰富,有近千亿元的制药产业规模,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加强资本对接。强化康养是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的理念,抓紧制定康养产业专项规划,谋划一批有吸引力的康养项目,加强与各类资本对接,把项目推出去,把资本引进来。规范市场准入。坚持有序发展,防止“挂羊头卖狗肉”,注重产业配套,康养经济是贯穿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产业,只有植入业态,丰富内容,体现特色,才能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周晓玫委员代表金华市政协委员东阳市联络组发言

  从疫情防控看农村基层治理

  这场疫情大考,暴露了基层治理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为推进基层善治提供了努力方向。我们认为,机关干部下基层,应立足职能、发挥优势,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帮忙帮到关键处。将压力变动力、层层压实责任是推动工作的必要手段,对基层干部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关心,让他们少一些顾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干劲。建议多一些智能手段。一场疫情成了基层智能治理的催化剂,各种新技术纷纷登场、大显神威,在疫情防控中派上了大用场。要继续深化农村“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也能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以现代智能手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