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把推行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作为又一张文明金名片来打造|

新“食”尚蔚然成风正逢其时

我市把推行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作为又一张文明金名片来打造|

发布日期: 2020-04-03 08:4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陈芮 浏览量: 字号:[ ]

  战“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打破筷来箸往、围桌而食的千年餐桌文化,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就餐文明新风正在倡导。

  在这场被公众称为舌尖上的抗疫行动中,我市积极探索破题。如何让市民行动起来,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推动文明就餐方式更好落地?针对我市具体情况,相关部门制定了哪些标准和规范?4月2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张永才、市商务局副局长马更跃、市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城市处处长华刚、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处长李可春、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秘书长刘根华做客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纳入文明考核体系

  4月中旬出台使用规范

  主持人:2月开始,浙江全省积极倡导公筷公勺文明习惯养成行动。3月16日,浙江省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出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有条件的采用分餐制。6月起,浙江省将全面推行这一文明用餐方式。我市相关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张永才:我们局对餐饮业发出倡导后,主要推出了以下举措:一是通过饭店协会发起使用推行公筷公勺倡议书,要求所属饭店协会的所有成员落实推行公筷公勺活动;二是加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宣传,要求各所属星级旅游饭店,在醒目位置张贴标语,要求服务员在就餐过程中及时提醒;三是加强日常的检查指导,行业主管部门经常到各个所属星级酒店进行检查、指导。对酒店工作进行细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配置不同颜色不同标识的公筷,二是餐前分餐,三是在公共区域及餐桌,贴上醒目的使用公筷公勺宣传标语,四是引导客人中餐西吃。

  马更跃:一是落实相关检查指导;二是准备印制餐桌使用公筷公勺的提醒标志;三是结合有关规定,研究出台相关办法。

  华刚:全省发出推行公筷公勺倡议以后,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迅速联合金华日报、市餐饮协会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二是把使用公筷公勺行动纳入今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的一项重点工程,即金华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文明就餐活动是八大行动之一。三是在下一步推行过程中,将使用公筷公勺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各个考核体系中,把这个行动真正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推广。按照初步计划,我市公筷公勺的配备使用标准和使用规范将在4月中旬出台。

  李可春:金华做这项工作动作迅速,一是市政府3月3日下发《餐饮业有序恢复秩序指导意见》,把使用公筷公勺作为有序恢复堂食的一个先决条件,这是一个硬性要求。二是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与文明办、商务局相关部门一起给全体市民的承诺,参与活动有机会领取奖品。三是在抓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的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和倡导工作。

  刘根华:一是前期跟市文明办、金华日报联合倡议,发了倡议书,反响很大,特别是全省同行纷纷前来学习金华经验。二是跟主管部门、商务局、市场监管联合拍摄了视频——如何使用公筷公勺,反响很好,现在我市大中型餐饮企业都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三是积极联合相关院校,对公筷公勺以及分餐制的服务方式做一些梳理和准备,将来对服务人员进行提升培训。

  传统观念束缚强

  餐桌文明升级需要过程

  主持人:在随机采访的顾客中,大多数对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表示认同,也有一部分人谈及自己是否有该习惯,却摇了摇头:“没有听说过公筷公勺”“不使用公筷公勺”。如何培养大众文明就餐习惯,让大家有这个意识?

  华刚:文明就餐实施推广已经很多年了,只不过主题不同,前段时间提倡光盘行动,这次是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围桌就餐是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不习惯使用公筷公勺,前期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宣传和推广。

  主持人:传统观念,国人往往将使用公筷视为矫情和生分,会留下“连家人都嫌弃”的不好印象,陷入“吃不了兜着走”的尴尬境地。这一观念不彻底扭转,公筷即使摆上饭店餐桌,估计也是形同虚设,更别提走进公众家庭。如何引导大众争做践行者,全力打通“人情关”?

  华刚:习惯是一个养成过程,我们要分层次分重点做好推广。先在大型酒店、星级饭店、机关食堂、企业食堂这些重点场所推广,慢慢向大众餐饮推广,然后延伸到家庭,这是一个分层次推广的系统工程。

  刘根华:接受新的服务方式、用餐方式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消费习惯的升级和改变。餐饮企业要做好宣传。新的消费方式需要理念引导,有很多消费者消费过程中以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实际上有些习惯是需要改变的,这时就需要专业的餐饮企业去引导。

  主持人:店家提供的公筷和公勺往往和顾客手上使用的私筷私勺一样,有时候吃着吃着就分不清“公”和“私”,公筷公勺便成为摆设。相关部门有何点子?

  华刚:我们正在设计有金华自己logo的公筷公勺,尽快推出一批。大力倡导各类餐饮企业、食堂推出有自己标识的公筷公勺进行使用。

  借鉴各地好做法

  打造文明就餐金名片

  主持人:近日,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上洋村把使用公筷公勺纳入“村规民约”,与个人征信挂钩引发关注。为让村中老人积极响应号召,村民组建志愿者宣传队伍,挨家挨户进门宣传,效果明显。针对基层倡导,我市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华刚:这是一个政策上的激励。下一步使用公筷公勺行动中,我市也将运用几个有效手段,一是要将公筷公勺行动纳入到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一系列执行体系当中;二是作为一项内容纳入到村规民约中,在农村进一步得到推广。

  主持人:各农村有好做法,各地因地制宜主动出招。上海商圈、商场推出使用公勺公筷可获双倍消费积分奖励,免停车费。人性化方式让文明就餐观念更深入人心,我市相关部门将联合商家推出哪些活动,带动市民积极加入文明就餐队伍?

  马更跃:上海的一些好做法我们认真借鉴,将和协会一道发动商家,积极通过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给消费者以奖励。这种方式能更好带动市民加入文明就餐队伍。

  主持人:下一步,我市将采取哪些行动,打造金华餐桌文明?

  张永才:星级宾馆发挥好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让文明就餐深入人心。

  华刚:下一步,我们将征求县(市、区)的意见,马上下发行动方案。各部门通力协作,要把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像打造成礼让斑马线一样的金名片。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礼让斑马线和文明就餐光盘行动已经深入人心,这次各部门、县(市、区)联合,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李可春: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宣传和引导,个人做好先行先试榜样带头作用;餐饮企业单位提供公筷公勺;消费者正确理解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意义,通过一些报道和文献资料显示,文明就餐是阻断一些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刘根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响应主管部门提出的打造金名片号召,带领餐饮行业、企业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二是餐饮企业练好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技术、技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标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