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在金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0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6日在金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日期: 2020-04-30 09:03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金华市市长 尹学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金华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为内陆开放城市,金华商贸物流活跃、人员流动密集,防控压力巨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与全市人民一道,精密智控、积极应对,率先成立市县乡三级指挥部体系,率先开展“大数据+网格化”排查,创新“四色预警”管理系统,加强重点传播链专班管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创新建立“十县连廿县”劳务扶贫对接机制,开展“春暖牵手、就业金华”行动。派驻助企服务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为“两战赢”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抗疫斗争中,全市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特别是援鄂医疗队107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逆行”战“疫”,为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金华力量;广大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广大市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人民团体主动作为、积极防“疫”,形成了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广大婺商、海内外乡贤千里驰援、捐款捐物,展现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在此,谨向奋战在抗“疫”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理解支持和参与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开展重点工作“晒拼创”和“对标比拼勇赶超”活动,全力打好“九场硬战”,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9.9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1.3亿元,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9348元、28511元,增长8.1%、8.7%。获国务院正向激励3项、省政府正向激励9项。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我们坚持抓主体、增动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重点细分行业引领工业转型。分行业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八个一”扶持行动,智能门锁、光电、电动工具等首批八大重点细分行业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40.2%,贡献率达67.7%。发布“浙江制造”标准77项,新增“品字标”企业57家,均居全省首位。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金点工业设计大赛。婺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列入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

  新经济表现亮眼。承办全省工业互联网现场会,加入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10条措施,快递业务量59.2亿件、居全国第二。推进工业企业电商统计调查国家试点,网络零售额3166亿元、增长16.4%。举办展会251场,办展面积240万平方米。首次举办中国(金华)数字娱乐产业博览会。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获批并实体化运行。

  招大引强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第二届金华发展大会。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27个,市县长项目落地25个,引进创驱驱动、天合光能、恒大康养、三思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浙江省龙芯智慧产业园,引进落地项目45个。同方“金华造”计算机下线,填补了全省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产业空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4个结构性指标全部增长10%以上。

  平台承载力不断提升。谋划建设13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婺城飞扬智能制造小镇、义乌云驿小镇入围第五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建成小微企业园112个,入驻企业5641家,金东、兰溪、浦江列入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9家。入选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31个、数量居全省第二,垦造耕地1.2万亩,建成婺城石道畈等示范项目。盘活存量用地1.9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6万亩。

  市场主体加速升级。总量增至109万户、跃居全省第二,其中企业33.5万家、增幅居全省第一。三美化工、博尼时尚、甬金科技上市,A股上市企业达30家,市值突破2000亿元。新增“小升规”入库企业598家、省“隐形冠军”企业6家。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8家,新引进研发机构8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7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96家。

  (二)面对体制机制的瓶颈,我们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最多跑一次”跑出新优势。“无证明城市”改革开全国先河,累计减免证明134万件,群众满意率99.99%。政府数字化转型获评全国优秀实践案例,“互联网+监管”改革率先破题、成为全国样板,“无证明、无证件、无复印”办事大厅项目获得中国营商环境执行力奖。企业开办“零见面”改革经验全国推广。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竣工验收“最多30天”实现率均达100%。出生、退休等“一件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在全省率先推出农业“标准地”,面积达34万亩。创新使用“标准地”数字地图招商,开展全省“标准地”事中事后监管试点,新增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全覆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破题,信义贷、信义居等十大应用上线运行。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3亩以上工业用地评价全覆盖。深化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六大市属企业资产增长21%。

  对外开放多点突破。实现外贸出口4034亿元、增长10.3%;进口185亿元、增长66.8%,增速居全省第一。加快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启动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开行“义新欧”班列528列、增长65%,“金华—中亚”班列103列、增长84%。义甬舟海铁联运班列运送标箱11万个,增长25%。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1210业务量居全国第三批试点城市首位,与阿里巴巴共建eWTP全球创新中心。举办第五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增长29.6%、占全省51.7%。举办金华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推进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建设。

  积极融入长三角。制定行动计划,发布“协同扩大开放30条”。金义科创廊道纳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总体规划。牵头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联盟。设立驻沪招商总部,婺城、浦江、武义、金华开发区等地在沪、杭设立8家异地研发中心。启用国际院士创新中心一期。全市10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长三角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三)面对破散促聚的要求,我们坚持抓共建、强融合,都市区建设加快推进

  全域同城化迈出新步伐。加快《金义都市区规划》《金义一体化规划》等编制工作。出台《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21亿元。金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金甬铁路、杭温高铁一期、义乌站枢纽扩建、金建铁路兰溪枢纽等铁路项目开工,金台铁路路基贯通,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完成投资70亿元。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义东高速东阳段顺利推进,金武、金兰快速路进度过半。市区西水东输二期和东阳、浦江向义乌供水工程通水,积极推进市区向义乌、兰溪供水,以及磐安向永康供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市统筹,参保率居全省首位。

  重点区块建设扎实推进。加快金义都市新区高质量发展,金义综合保税区二期、科技孵化园、智能物流装备孵化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古子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一街六馆”、酒坊巷、万佛塔公园建成开放。浙中总部经济中心一期、金华之光文化广场交付使用,亚运分村开工建设。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启动,金华人才公园开园。铁路文化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3个省级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扎实推进。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再创佳绩。城市垃圾分类走在全省前列,形成金华经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启动美丽城镇建设。完成市区环卫体制改革,二环以内社区物业全覆盖,新增、规范停车泊位2.1万余个。

  (四)面对乡村振兴的期盼,我们坚持抓三农、优生态,和美乡村展现新貌

  现代农业提质发展。生猪增产保供走在全省前列,自给率高于全省平均22个百分点。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示范场21家、省美丽牧场152家。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启用“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获绿色食品认证56个,居全省第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义乌、武义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消薄”,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浦江、磐安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金东获评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浙中大花园”建设初见成效。浙中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推进,都市区绿道闭合圈贯通292公里。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2条,连续第五年夺取“大禹鼎”。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实现全域达标,市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32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88.8%。开展全国首个地级市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试点,荣获2019绿色中国特别贡献奖。义乌、磐安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永康工业固废处置经验全省推广。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580亿元、增长16.9%,双龙风景旅游区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

  (五)面对矛盾风险的挑战,我们坚持抓防范、保稳定,社会环境平稳有序

  扶企助企精准有力。加大涉企服务力度,严格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196亿元。积极应对经贸摩擦,对美出口逆势增长11.5%,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金融生态健康向好。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市县全覆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45亿元、创历年新高,年末存款余额9906亿元、增长13.9%。大力推进信用风险防控化解,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1.24%。

  平安金华建设成效明显。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安保任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全面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雪亮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重大经济犯罪侦破成果全国领先,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26.9%、12.6%。安全生产形势不断改善,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2.3%、33.5%,道路交通安全大会战成效明显。众志成城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率先推行民情民访代办制,信访总量下降15%。

  (六)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坚持抓民生、办实事,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不断强化。城镇新增就业1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8%,兰溪打造“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新模式。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省级双拥模范城实现“满堂红”。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扎实推进。

  教育振兴全面发力。出台推进教育现代化系列政策,省基础教育重点县全“脱帽”。加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全市财政教育支出126.7亿元,增长10.7%。金华一中、金外、浙师大附中等教育集团挂牌成立,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94%,居全省第一。入选全国教育现代化创新发展试验区,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经验全国推广。金华理工学院实质性筹建,金职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广厦学院列入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建成县域医共体14个,基层就诊人次增长率居全省第一。大力推进疫苗接种等十项医疗惠民举措。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三轮复审。获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3项国家试点。“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为10万名患者减轻医疗负担12亿元。

  八婺文化焕发活力。出台支持婺剧艺术发展政策,浙江婺剧团多次进京献演,亮相全国春晚和新年戏曲晚会。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公开展出。文化建设军地共建共享试点经验全国推广。实施“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新增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全省第一。义乌桥头遗址、武义溪里窑址入选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成功举办施光南音乐节、全国藤球锦标赛等系列活动。

  一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14次到金华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梳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各部门各领域的指示要求,扎实开展“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活动,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一批难题,推动了政府系统干部干事守初心、全员担使命、对标找差距、比拼抓落实。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60件、政协提案472件。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深入整治“四风”问题,大力抓好精文简会,强化审计监督,“三公”经费继续下降,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金华生动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拼搏实干、共建图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金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中央和省属驻金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向所有关心、支持金华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相对滞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偏低,研发投入占比亟待提升,产业层次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领军企业偏少,企业面临困难仍然较多,在疫情影响下稳企业的挑战增加;引领性的“大好高”项目缺乏,平台整合不够、集聚高端要素能力不强;中心城市能级仍需提升,统筹共建的合力有待加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点仍然较多;政府系统“拼争抢创”和治理现代化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部门单位“四风”问题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要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但危和机是同生并存的,国家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我们利用重大资源、布局新基建开启了新窗口;疫情也催生了新经济、新业态,为我们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未来产业提供了新契机。特别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要求“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围绕“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总要求,以“对标比拼勇赶超”活动为抓手,下定决心、拼搏实干、争先进位,战疫情、抢发展、强智治,坚决打赢“九场硬战”,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金华元素、金华力量。

  建议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奋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6%—6.5%;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有效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要完成上述任务:

  ——必须坚守底线,克难前行。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决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迎难而上抓“六稳”、促“六保”,把稳企业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开展压力测试,研究和采取应对措施,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必须对标比拼,争先前行。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金华作为,是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引领浙中西、打造增长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金华的殷切期望。当前,形势发展一日千里,区域竞争硝烟弥漫。不冲不拼就是退,慢跑跟跑也是退。要紧紧抓住国家对冲疫情影响、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机遇,全力抢项目、抢进度,在比拼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

  ——必须一心为民,实干前行。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收官“十三五”,必须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化“三服务”,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为发展聚力不动摇,为小康增色不懈怠,以工作的超常努力应对经济的下行压力,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实干闯关,以落实求胜,以奋斗出彩。

  ——必须改革创新,开拓前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化、全球化催生科技变革、产业迭代、社会转型。不改革、不创新,就会落后于时代、被历史淘汰。要跳出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敢闯敢试,求新求变,争试点、作示范,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争当改革开放领跑者。

  ——必须凝心聚力,共建前行。共建全省第四大都市区是省委省政府赋予金华的历史使命,也是金华发展的出路所在、希望所在。必须坚决冲破县域经济局限,切实克服本位主义思想。既要有共建图强的决心,更要有资源整合、空间融合、优势聚合的举措;既要弘扬县域文化的特色,更要凝聚金华文化的认同。一盘棋治理、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都市区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市域共治新样板。

  三、聚力常态化疫情防控,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着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科学防控、精密智控、闭环管控。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作用,主动发现各类风险。强化分类管理,做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集中隔离应隔尽隔,在各类重点场所严格执行“亮码+测温”措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引导市民做好必要防护。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加强检疫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政企携手共克时艰。以更大力度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落实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房土“两税”减免等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用,不断降低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成本,为企业减负20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力争新增贷款1000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贷款200亿元以上、小微企业贷款300亿元以上,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去年再降低0.5个百分点。大力防范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用好民企债券融资工具和纾困基金。压减政府开支25亿元以上,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扶持企业发展,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现实困难,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全力扩投资稳外贸促消费。狠抓重大项目储备和建设,强化重大项目“2+6”清单管理,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创新招商方式,聚焦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招引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120个以上,谋划盯引省市县长项目50个以上,落地率50%以上。出台更大力度的稳外贸政策,开展“金贸信融”业务,提高信保补助,鼓励企业线上参展,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全面实施跨境电商“十大行动”,放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整体效应。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打造特色线上外贸平台,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500亿元以上。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力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700亿元以上。创新消费方式,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加快街区、商圈数字化改造,培育在线新经济、非接触经济、夜间经济,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网红带货等新商业业态。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全力扩大居民消费。

  四、聚力建设民营经济强市,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民营企业是金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创建产业强、主体强、创新强和政策优、环境优的民营经济示范区。

  做大做强做优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立重点细分行业“8+N”培育体系,落实行业培育和正向激励政策,实施100个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力争首批八大重点细分行业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培育时尚纺织、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水晶玻璃、饰品美妆等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一号产业”,制定实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浙江省龙芯智慧产业园,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平台,谋划建设数字娱乐产业园。实行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计划,开展智能制造“十百千万”行动,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0项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1700台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扶持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华东联运新城、义乌苏溪综合枢纽站、中国(永康)五金物流港等重点项目,整合重点产业供应链,推动商贸物流一体化、快递产业链本地化。布局发展氢能、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支持“5G+”业务试点。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东阳创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实验区。深化“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活动,实现新增建设用地、消化批而未供用地、盘活存量用地、低效用地再开发“四个一万亩”,支持义乌前沿光电新材料产业园、金华开发区健康生物产业园、金义都市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创建省级“万亩千亿”平台。实施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成小微企业园50个以上。加快开发区整合提升、产业园区有机更新。

  加快培育民营企业梯队。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鼓励大型企业建设总部基地。深化尖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新增“小升规”企业500家以上、上市挂牌企业100家以上、“隐形冠军”企业40家以上,力争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的突破。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守主业、强实业。实施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培养工程,大力培养新生代企业家。

  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金华科技城开发,力争金华高新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深化“8710”科技创新行动,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强化“品字标”品牌建设,新增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0项以上、注册商标2万件以上。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示范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升级“双龙计划”,培养“八婺工匠”。扩展领军人才服务联盟,加快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建成10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优化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环境。认真贯彻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按照国际一流的要求,对照世行标准,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高看厚爱企业家,设立“企业家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完善助企服务员制度,建立民营企业决策参与机制,充分听取意见。探索信用受损企业和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二次创业”,依法保护企业家个人合法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

  五、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两优一高”市,在“重要窗口”中展示体制机制新优势、内陆开放新高度。

  全面融入长三角。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城际快速路网。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南翼”,与上海临港、松江等地开展“飞地”合作,建成投用长三角G60上海(金华)科创中心、人才大厦。共建共享磁性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国际院士创新中心二期建设。积极对接上海进博会,建设进口、出口、转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深入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提高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深化长三角文化旅游合作,打造旅游研学康养目的地。

  推动改革系统集成。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领域、机关内部延伸,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一件事”,实现民生事项100%“一证通办”,机关内部非涉密事项90%以上“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深化“无证明城市”改革,全面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联合惩戒,打响信义贷、信义居等特色应用品牌。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打通监管、处罚信息平台,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制。深化“标准地”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新增农业“标准地”5万亩以上。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20天”改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资金、土地、能耗跟着项目走导向,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项目集中,出清亩均税收万元以下用地2万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市属国企投资增长15%以上。深化工业企业电商统计调查国家试点,支持永康开展县域经济治理省级试点。

  加快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争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力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积极争取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到金华。加快复制推广市场采购等贸易便利化政策,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协同发展,发展“保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金义综合保税区二期、义乌综合保税区。培育第六代新型市场,积极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eWTP全球创新中心,孵化数字贸易新规则。推进“义新欧”班列跨越式发展,拓展综合服务功能,确保往返1000列以上。深化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加快义甬舟大通道重大支撑性项目建设,加密海铁联运班列,确保发运量12万标箱以上。全力打造国家级中非合作交流品牌,推进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建设,办好中非智库论坛、经贸论坛、影视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深化与澳门以及葡语系国家交流合作。

  六、聚力强化市域统筹,开创都市区发展新格局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主动对接全省“四大”建设,大力推进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加快打造现代化都市区。

  强化组团共建、特色发展。完善提升都市区规划体系,深化“多规合一”,高水平编制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按照“金义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新城区、浙江中西部崛起引领区、全省海陆开放大通道示范区、全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先行区”的功能定位,谋划建设省级新区。加快金兰、金武、永武和义东、义浦、东磐组团特色发展,推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

  加快建设精品城市。以未来社区理念推进老旧小区革命性重构和新建社区引领性发展。实施未来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省市试点培育梯队,新增省级试点3个以上、市级试点10个以上,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实施城市标志性工程,高品质打造中央商务区、中央创新区、中央未来区、金兰创新城。亚运分村年内结顶,建成铁路文化公园,运行市第二垃圾焚烧厂。开展“打通断头路、打破假围墙、打开五条溪”专项行动。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启动柳城、芝英、汤溪、雅畈等千年州府县衙所在古城保护开发。加快建设具有金华特色的美丽城镇,力争10%左右的小城镇成为省美丽城镇。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坚决打赢文明创建荣誉战,确保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提升基础设施共建水平。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全力推进金甬、金建、杭温、金温货线电气化改造、金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义乌站枢纽扩建等铁路重大项目,建成金台铁路,确保铁路投资12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义东高速东阳段、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大力推进金义中央大道、金兰、永武、东磐等快速路建设,确保建金高速、杭绍台高速金华段、金武快速路等工程建成通车,谋划建设甬金衢上高速、金西中央大道。深化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建设研究。积极推进都市区一体化市场化供水和义乌双江湖、磐安流岸水库工程建设。

  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彰显和美宜居新风貌

  以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为主抓手,补齐“三农”短板,加快建设和美宜居福地,打造美丽中国的浙中大花园。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5.5万亩,设立粮食储备专项资金,藏粮于市场,增加粮食储备,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年产能156万头以上。创建省级农业、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打响“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农业“机器换人”,新增示范基地5个、设施农业1万亩。加快推进病险水库山塘“清零”行动。大力振兴花卉苗木产业,推广“金华茶花”国际品牌,筹办第十一届国际茶花大会。

  加快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推进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激发乡村活力,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位一体”农合联、农村金融和林权等改革,深化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完成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启动新一轮村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半数农村经营性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培育10个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0个美丽村庄、一批景区村。积极创新乡村治理,争创省级善治示范村200个、民主法治村80个。

  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化“碧水提升”行动,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步伐,力争夺取“大禹鼎”金鼎。深化“蓝天保卫”行动,推进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的废气治理,确保PM2.5平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深化“净土清废”行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2%以上。深化“垃圾革命”试点,创建“无废城市”,力争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零填埋,工业危废利用处置率96%以上,打造垃圾综合治理全国样板。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35立方米以下。

  全力打造浙中大花园。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绿色成为金华发展的亮丽底色。深入推进金义都市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试点,实施“一村万树”行动,高标准建设金华江流域两岸彩色林带。做好湿地保护,提升市区三江六岸景观,推进浦阳江河湖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义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大力推进双龙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依托钱塘江诗路、名山公园,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金东、东阳、永康、武义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八、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继续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提高就业与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企业稳岗支持力度,创建“高质量就业”村居,促进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未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就业,确保在金高校毕业生留金率达到3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弘扬创业精神,培育青创之星,以创业带就业。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构建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启动门诊APG付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和大病补充医保制度。及时做好低收入人口、弱势群体的监测和帮扶,扎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应保尽保。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加快健康金华建设。合理布局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支持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深化分级诊疗制度。争取新增1~2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保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支持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办好老年大学。加快亚运、省运场馆建设,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重塑基础教育优势,完成第三轮发展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深化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深入开展中小学“提质减负”行动,支持金东、东阳、义乌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全面启动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打造全省高等教育重点区域,支持浙师大“双一流”大学创建、金职院“双高”建设,启动金华理工学院校区建设,加快推进横店电影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东阳校区筹建和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迁建。

  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扬光大婺文化,大力推进名人名家、婺学经典、婺派建筑、地方曲艺、地方民俗、传统美食、传统工艺等文化振兴行动。深入实施“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办好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等品牌文化活动。加快建设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影视全域化发展。

  加强平安金华建设。深化提升武义后陈经验、浦江领导干部下访经验、永康龙山经验,巩固完善基层网格员、民情民访代办员等制度。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作用,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提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功能,加强诉源治理,全域推广“一警情三推送”,构建全链条闭环化解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加快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现代警务模式,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积极打造“智安小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等民生案件打防力度,打造全国经济犯罪情报导侦示范基地。完善“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风险管控,确保事故数量、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勇夺一星平安金鼎。加快浙江应急战略储备金华中心项目建设。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支持民族、宗教、对台、档案等工作,重视做好外侨、气象、民防、文物、国防、地方志、仲裁、老龄、残疾人、慈善、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等工作。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九、聚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展现政府履职新形象

  建设“重要窗口”对提升政府系统的执行力、战斗力、公信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树立“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理念,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坚持忠诚履职。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习贯彻中强化“政治意识”,做绝对忠诚的表率;强化“窗口意识”,做引领示范的标杆;强化“前列意识”,做谋事干事的先锋,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自觉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履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坚持学法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推进都市区规划建设管理等立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察、群众、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坚持高效履职。持续深化重点工作“晒拼创”和“对标比拼勇赶超”活动,认真开展“拼搏实干、争先进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营造拼争抢创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政务服务2.0建设,完善“掌上办”集成优化、多业务协同应用、数字化技术支撑,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与资源开放。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向外跑项目招引,向上跑政策支持,向下跑基层服务。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精简会议文件,严控各类考核检查,让基层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加快把规划变成行动、把蓝图变成实景。

  坚持清廉履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刻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坚持“以收定支”,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日常开支、办展办会和公共工程建设,压减公用经费支出5%以上。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构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加快建设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雪里行军情更迫,风卷红旗过大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作出金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