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儿童防护要点

发布日期: 2020-06-02 09:56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戴口罩

  1.在医院、密闭空间、人口密集的场所,应佩戴口罩。

  2.如果出现发热、流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

  3.儿童应随身携带备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托幼机构和校园内儿童不需佩戴口罩。

  4.家长要注意帮助儿童正确佩戴口罩,并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

  5.小于1岁的孩子,主要靠父母、家人、看护人的防护来间接保护孩子。

  讲卫生

  1.孩子要保持手部清洁,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

  2.教会儿童用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

  3.无流动水时,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4.尽量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碰眼睛、鼻子嘴巴,打喷嚏或咳嗽时,用弯曲的胳膊肘遮挡嘴和鼻子,或使用纸巾遮挡。

  5.家长要注意每天室内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少接触

  1.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和密闭空间,外出与他人至少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2.少去室内游乐场等公共娱乐场所,如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

  会就医

  1.儿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超过3天或症状加重,要及早就医。

  2.如果存在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接触史,或居住社区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报告,或家人中出现类似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3.若必须就医,选择儿童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减少在成人门诊或呼吸科接触到患者的风险。

  知心理

  1.保持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的担忧,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

  2.帮助孩子认识病毒,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清楚地告诉他们发生的情况以及怎么做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3.鼓励孩子充分表达情绪,允许孩子哭泣和表达恐惧。

  4.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习惯,或在新环境中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生活习惯。

  打疫苗

  1.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

  2.狂犬病、破伤风疫苗用于暴露后预防,无论是否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均需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

  3.如果因为疫情原因儿童未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应尽早补种。

  强体质

  1.6月龄以内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之后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哺乳到24个月或以上。

  2.保证孩子膳食平衡,每日有充足的高质量的肉蛋、奶、豆的摄取,进食适量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多喝水。

  3.适量运动。可以选择开阔的公园等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居家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

  4.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