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招生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规范|

金华“公民同招”新政平稳落地

确保招生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规范|

发布日期: 2020-07-01 10:38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叶骏 浏览量: 字号:[ ]

  今年是我市实行义务教育招生新政策的第一年,属地管理、电脑随机录取等措施成为主要变化,“公民同招”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今,我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接近尾声,金华“公民同招”工作进展如何?教育部门如何确保新政公平、有效落地?6月30日,我们采访了市教育局局长楼伟民。

  访谈嘉宾:市教育局局长楼伟民

  记者:你认为“公民同招”政策落地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楼伟民: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公民同招”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招生秩序,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健康发展、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

  记者:今年我市在制定招生入学政策时,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楼伟民:主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原则;二是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三是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原则,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四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原则。

  记者:今年“公民同招”政策与往年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

  楼伟民: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政策基本稳定,招生政策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招生范围的变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在审批地招不足且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经市教育局核准,可在本市域内的其他县(市、区)补招。严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跨市域招生。

  二是报名时间的变化。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时间从各县(市、区)招生实施方案发布后开始。学校不得提前组织招生,不得通过任何形式的提前摸底、预约等方式争抢生源。往年存在民办学校早于公办学校提前掐尖招生现象,一个学生同一时间只能选择报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不能两者兼报。

  三是报名形式的变化。全面实行无纸化网上入学报名,招生入学信息登记、报名、录取、公布结果等整个流程,均在当地统一的招生管理系统进行。民办学校不得另行组织招生报名,不得自行通过网上预约、信息登记等形式提前进行预报名。

  四是民办学校录取方式的变化。民办学校报名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民办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原先订有协议,相关生源按协议约定录取,但不得选择生源。

  记者:新政策出台之后,如何确保报名录取有序落地?

  楼伟民:5月12日,我市通过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的实施意见》,制定《金华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日程安排》。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陆续出台当地的招生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宣传。在招生报名之前,各校及时公布内容,包括招生计划、班级数、班额、收费标准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布录取情况和空余学额信息,合理引导家长报读选择。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录取批次,分阶段安排入学信息登记和核验,整体的报名、核验、录取安排比较规范严谨。

  记者:今年是我市第一年实行网上报名,如何确保公平公正?

  楼伟民:为了规范审核和录取工作,我们建立了统一的招生管理系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浙里办/政务网”入口进行网上报名,注册账号并按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对公办学校录取都制定了实施细则,对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也制定了专门规则,规范录取程序。在公办学校的审核录取中,招生平台通过获取大数据进行核验。参与派位的学生事先核验,符合条件的进行公示。派位过程通过公证处进行公证,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学校代表、家长代表、新闻媒体参与见证和监督,确保民办学校招生公开透明。

  记者:对于“公民同招”,市教育局有哪些纪律要求?

  楼伟民: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纪律的通知》,在“核定招生计划、公开招生信息、控制班额规模、实行网上报名、严禁发布虚假信息、规范收费行为、实行阳光分班、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招生执纪问责、接受社会监督”等10个方面作规定,切实做到信息公开到位,过程监管到位,监督问责到位,营造规范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生态。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严格招生政策落实,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切实做到不搞例外、不搞过渡、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确保“公民同招”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平稳、有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