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在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前,两会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市文化中心东门门厅启动。6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市人大代表走上通道,接受记者提问,传递民意诉求,畅谈履职心声。
今年重点抓好三部法律制定
记者:我市成为首批行使地方立法权设区市6年间,共制定多少部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市人大代表钱静:6年多来,我市立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立法领域不断拓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立法成果不断丰富。目前已制定《金华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1部程序法和《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金华市电梯安全条例》《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金华市养犬管理规定》《金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金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金华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金华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金华市无偿施救规定》《金华市城市绿化条例》等11部实体地方性法规。
我市地方立法工作的成效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围绕中心开展地方立法,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二是坚持全程把握,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在立项、起草、审议等环节先后建立20多项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制度先行,建立起覆盖我市地方立法全过程的制度规范体系;四是坚持强基固本,建立地方立法咨询委员会、地方立法研究院、基层立法联系点三支基础队伍,多形式开展立法业务知识培训,地方立法基础不断夯实。
今年将重点抓好三部法律制定,一是围绕民生关切,抓好《金华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制定;二是围绕服务发展,抓好《金华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的制定;三是围绕体现特色,抓好《金华市金华火腿保护条例》的制定。
探索“代表+”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
记者:义乌在深化“四好”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工作的基础上,正探索推行“代表+”机制。这项机制如何发挥效能?取得哪些成效?
市人大代表许贞党:去年起,义乌积极探索推行“代表+”机制,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社情民意的反映落实进入“快车道”。具体来说:
一是网格化联民。在原市、镇人大代表联系选区基础上,建立“一村(居)一代表”制度,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代表)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全覆盖了解社情民意。
二是信息化赋能。建立村(居)选民群众、片区人大代表和镇街干部及市级以上人大代表四级微信塔群。其中村(居)选民群众微信群,由代表与村(居)书记担任双群主,群众有意见或诉求,随时反映。
三是闭环式办理。群众意见建立分级处理机制,各级人大组织、“一府一委两院”等有关机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一般事项要求部门限期办理,重要问题党政主要领导批示交办,代表、群众线上线下互动。
通过代表联民体系和微信平台,组织代表发挥好法律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生问题监督员、企业群众服务员等作用,指导镇街探索“网上议事”工作,开展民生实事等重要事项线上征询意见活动。
去年全年共收集、督办群众诉求161件,推动解决微实事和解疑释惑1390件(次),取得较好成效,亦获得群众认可。下一步将结合人大数字化改革,深化“代表+”机制,努力做到“群众期盼在哪里,代表工作就推进到哪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方面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能否谈谈您对于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何志锋:一个城市要有活力和发展,一要有年轻人不断涌入,二要有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建议从四方面推动我市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对金融企业的激励措施及政策。对在借贷投放、规模、利率等方面更贴合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企业,建议政府运用财政类存款存放、适当免息等支持措施和激励政策。适度扩大金融企业在金融产品输出方面的自由度,保障金融企业市场良性竞争之余,也能让民营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加强民营经济适用人才的孵化及吸纳。一方面,尽早谋划符合“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人才引入政策。如借鉴长沙、珠海等地做法,根据住宅土地供应量建设一定比例的人才低价房,定向用于服务期满10年以上的人才。另一方面,结合金华现有民营企业及未来新兴行业发展需求,在高职高校设立紧缺专业培养针对性人才,加快本地高职高校发展,适当鼓励国资公司、民营企业创办高等院校及各类专业技校,保障人才精准就业,尽量留住更多毕业生。
加强民营企业在数字平台方面的培训及引导。建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优化及数字化平台公司的引进工作,结合服务外包、政策引导、培训服务等措施,为民营经济后端管理、流程优化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
加强对在外婺商回归的注重和关切。建议成立专门的班子和机构,对在外婺商做好走访、摸底调研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做贡献。
解决“四通”驱动乡村振兴
记者:您作为来自磐安山区的农民代表,一直生活、工作在山区农村、基层一线,对实现乡村振兴有哪些建议?
市人大代表潘志高:近年来,我关心关注的始终是乡村振兴话题。我认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要做到“四通”:
道路要畅通。以前讲“要致富,先修路”。现在路有了,但游玩人数增多,路窄、绕、弯,仍时常拥堵。磐安景区多,游客多,一个旅游项目堵一片村庄的现象时有发生。县内县外通畅,绿水青山才能转化为金山银山。山区大旅游呼唤山区大交通,磐安正推进多个旅游大项目,希望加大交通建设力度。
政策要相通。乡村振兴要改革赋能。当前,城镇与乡村许多政策不一致。乡村要振兴,改革一定要破冰。要打破政策篱笆墙,特别是影响和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承包地、林地、农村房屋、农村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人员能流通。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乡村靠谁来振兴?要打开人员流通的通道,乡贤回乡,青年下乡,关键要解决后顾之忧。让回乡能人变成长期工,而不是临时工。要解决回乡人员的项目用地指标、农村建房、户口迁移、干部选任等。
信息要连通。乡村振兴需要数字赋能,要加快5G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信息技术走进田间地头,信息化智慧化治理乡村,用信息技术解决城乡医疗、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探索数字化防灾减灾,以数字建设驱动乡村振兴。
我相信,解决农村“四通”后,乡村振兴的目标一定能更好地实现。
农村疫情防控需要共同努力
记者:眼下疫情防控依然复杂严峻,作为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您对农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建议?
市人大代表陈伟国:农村疫情防控是当前农村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去年秋冬季以来,全国多个农村地区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尤其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增多,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我认为需要两方面共同努力:
一方面是村民。疫情防控事关生命健康,容不得疏忽放松。大家一定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遵守各项防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科学合理安排出行,尽量减少家庭聚会聚餐。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时,请立即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同时理解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配合做好信息登记和返乡14天内的健康监测,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乡镇政府、村委会全面落实“五有一网格”,助力科学防疫。“五有”指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与责任人、有适量的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的措施;“一网格”指乡镇政府、村委会组织人员到户、到人,做好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需自我隔离和报告。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全员全覆盖、疫情防控措施地域全覆盖,落实住院“一患一陪护”制度,积极营造安全就医环境。
以“四个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记者: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市各地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需求急剧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愈发突出。对于破解这方面难题,您有哪些建议?
市人大代表方青:教育是普惠的,教育不应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应该是“家家户户垂绿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必须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就是教育所需的一场供给侧改革。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多”上入手:
财政多投,教育支出只增不减。要优先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经费增长目标,确保每年人均教育投入增长不低于10%。
项目多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要排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项目,予以经费优先保障,进一步改善我市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政府要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要严控规模、严抓质量,不求“大而全”,只要“小而精”。
编制多给,在编比例适当改变。政策制定不可一刀切或一成不变,要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编制动态调整等机制,解决教师缺编严重问题。只要教师编制调整“动”起来,教师总量就能“升”起来,存量就能“活”起来,队伍就能“强”起来。
待遇多保,同工同酬引育非编。在编制不能补充到位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雇员制、报备员额制。建议落实非编教师与编内教师同工同酬,稳定雇员制教师队伍,提升雇员制教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