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

我市探索健全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网络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

发布日期: 2021-03-04 08:46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蔡文洁 浏览量: 字号:[ ]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贡小兵 童倩 摄

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启动现场

据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老年群众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

2019年4月,国家卫健委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在全国选取1600个城市社区和320个农村行政村作为试点,开展国家和省级的两级培训、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必要的干预和转诊推荐等。我市共有5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行政村成为试点,分别为金义新区多湖街道下渎口社区、兰溪市兰江街道金角社区、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浦江县浦阳街道宣和社区、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和悦社区和东阳市千祥镇胡山村。

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临界高危人群占比近两成

3月3日从市卫健委获悉,过去一年多以来,经过对我市的6个项目试点进行深入摸底,对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集中或入户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基本掌握了试点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

东阳市千祥镇胡山村是金华范围内唯一的试点村。项目落地后,工作人员上门对胡山村150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本状况、家庭支持、社会参与、日常生活爱好、慢性病患病情况、老化程度、心理韧性等进行基础调查,开展认知与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等。调查显示,150名老人中,临界人群有26名,高危人群有4名。

在5个城市社区中,金角社区常住65岁及以上居民43人,调查显示临界人群5人,高危人群3人;鸡鸣山社区97名老人筛查出临界人群10人,高危人群3人;下渎口社区48名老人中临界人群5人,高危人群7人;和悦社区共访问125名老人,经问卷筛查评估后,临界人群22人,高危人群6人。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尤其是乡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6个试点为样本,临界、高危人群占比近两成。老年人面对生活、身体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如患上慢病,伴侣或老友去世等,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却往往不知道或不愿意寻求帮助。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我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状况和需求深入摸底后,我们希望把基层工作人员培训起来,能够识别老年人早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处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按一般人群、临界人群、高危人群进行评估分类。对评估结果显示轻度焦虑、抑郁的,实施心理干预并定期随访;对评估结果显示疑似存在早期老年痴呆症、中度及以上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建议其就医检查。

项目试点出成效

老年人心理状况明显好转

“每天去社区活动老年中心与大家聊聊天,寒暑假有孙子来陪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家住金义新区多湖街道下渎口社区的徐菊英老人说。刚刚失去老伴的她,一人独居,儿女不在身边,加上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那段时间她特别孤独压抑,一度不愿出门。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取得社区和老人儿女的支持,帮助老人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定期去老人家里走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老人进行心理干预,让其孙子利用暑假时间来陪伴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徐菊英的笑容增多,也开始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儿女的沟通也增加为一周三次。在下渎口社区,还有像徐菊英一样的6名高危老人通过一对一心理健康服务后也明显好转。

“谢谢你们,让我从困境中一步步走出来。”在浦江浦阳街道宣和社区,69岁的周丽艳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周丽艳从小就是小儿麻痹症患者,长期坐在轮椅上,生活诸多不便。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给她带来不小打击。在浦江县卫生健康局关心指导下,浦阳街道干部和卫生院家庭医生为她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并给予免费健康体检,同时为她办理低保和特扶手续。逢年过节,各部门代表都会上门慰问、嘘寒问暖。平时,社区干部志愿者经常来她家种菜、浇水,照顾她的生活。县残联帮助解决了无障碍问题,安装了抽水马桶。慢慢地,周丽艳从不言语到会笑着面对生活。

71岁的马奶奶是东阳市千祥镇胡山村人,因多种疾病缠身,备受折磨。此后,医护人员数次上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健康知识,联系志愿者关爱帮扶,叮嘱家属多关心照顾。马奶奶重拾生活的信心,走出家门,和村里老人们一起晒太阳,唠家常。看着老人开心的笑颜,千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胡进感到有成就感。通过他们一年的干预,村里26名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从临界人群达到一般人群的心理标准。

“心理健康是长寿和谐的重要保障。”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范卫星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以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为例,老人轻则记忆力下降容易暴怒,重则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压力。”范卫星说,通过实施老人心理关爱项目,提高社会公众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多方携手补齐服务短板

健全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网络

当前,我市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还存在很多短板。金东区卫生健康局多湖中心副主任张爱萍分析,一年试点下来,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遍不足,不易及时察觉老人出现心理障碍。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缺乏专业人才,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不够专业,不能完全满足广大老人的需求。“仅靠卫健系统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远远不够,应当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项目中来。”

在实践层面,这些试点也做出了有益探索。

下渎口社区招募了一批有爱心有时间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者,对其进行基础的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结业合格后实行网格化管理,为所在社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将所有的服务时间存入时间银行,等到志愿者需要心理服务的时候,可以将其服务时间进行提取,享受新一批志愿者的反哺服务。

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胡山村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健身队等4支文娱队和帮帮姐队伍,逢年过节,队员们便会为村里老人免费包饺子、粽子,开展文艺演出等活动。胡山村还联合摄影社打造一面“笑脸墙”,墙上100多张照片真实记录着村里老人的开心瞬间。

和悦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应急救助知识培训、中医健康保健操、各类文化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号召广大居民也积极加入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行动中来,形成长期长效机制。

金华指点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淑芳建议,要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首先要营造关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家庭成员特别是儿女要主动学习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社区工作者如居委会干部、网格员,直接面对广大老人,对他们进行老年人心理健康培训也非常关键。”汪淑芳说,基层卫生机构的心理治疗能力提升了,老人们遇到小问题在身边就能解决,对于缓解或改善心理疾病有重要作用。

范卫星认为,除了通过外界对老人进行心理干预,老人也应学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会科学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出现问题,要始终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学会向家人倾诉,在困境中鼓励自己,并通过适当运动来发泄。”范卫星表示,老人应尽可能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寻找乐趣;还可以“助人自助”,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公益,滋养身心,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措施制度,加大投入,逐步建立起以点到面全覆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