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全链监控 闭环管理|

我市联动监管构建食品安全新格局

数字赋能 全链监控 闭环管理|

发布日期: 2021-03-05 08:36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陈芮 罗奕 陈芮 浏览量: 字号:[ ]

市场监管人员抽查超市进口冷链食品

市疾控中心采样队员对进口冷链食品取样检测

打开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厨房情况

守护好百姓舌尖安全,是民声民意,更是民心工程。保障食品安全是2020年省、市民生实事工程,数据显示,2020年度我市提升改造农村家宴放心厨房77家、建成中小学和等级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558家,培育放心消费单位55853家,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2020年12月10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等相关负责人做客金报融媒体演播室,就如何做好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与市民在线交流。

近3个月过去,节目现场指出的相关问题是否得到整改?民生实事项目是否落实到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食品安全监管有哪些特殊举措?连日来,我们进行回访调查。

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提档升级

在农村,婚丧嫁娶、孩子满月、乔迁新居、子女升学总要摆上几桌热闹的家宴。以往,农村家宴通常都在室外烹饪,操作设备简陋,缺乏消毒设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改造提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是2020年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要求根据《浙江省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标准》《金华市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标准》,对农村家宴进行提升改造,达到设计科学标准化、布局合理先进化、设备完备高档化、制度完善可行化、厨房阳光透明化、信息上墙公示化。解决厨房硬件条件简陋、卫生环境不理想等老大难问题。

金华开发区秋滨街道吕塘下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厨房也是该村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我们在现场看到,厨房内干净整洁,厨具摆放整齐,并且按切配、烹饪等功能进行分区。工作人员介绍,该农村家宴放心厨房于去年7月启动建设,8月投入使用,共投入10万元进行场地升级和设备换新。厨房建成以后,一些村民表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用餐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不亚于酒店的就餐体验,价格也实惠。

吕塘下村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是我市农村家宴放心厨房一个缩影。去年,我市整合资源、超额建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115家,其中录入省民生实事系统77家,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376家,其中省定任务书185家。

2020年12月10日节目访谈现场,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处处长林剑锋谈到,在此改造项目中,部分项目存在资金保障不足、厨房场地有限、安全管理还需加强等问题。他建议,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家宴;创设平台,提升厨师队伍;建立厨师“红黑榜”制度,通过动态考核倒逼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去年,兰溪市成立金华首个乡厨协会,推进农村家宴产业化发展,以“乡厨协会”为抓手,培育起一批家宴领域“正规军”。经过深入排摸,兰溪市共有乡村厨师230余人,年均举办农村家宴3000场,根据实际容量和发展需求,挑选行业精兵,有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到海宁、嘉兴家宴产业化发展先进地学习交流,主动带头推进农村家宴产业化升级。

“通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根据餐饮企业A、B、C、D类等级监管模式探索对我市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开展类似监管模式,完善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制度和指导服务制度,督促举办者和承办厨师按规操作,强化管理,严把食品安全关。

智能“阳光厨房”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建设平安校园食品安全是重点,学校食堂是重中之重。智能“阳光厨房”建设是2020年省、市两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全面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推动校园食堂建设“后厨操作可观、食材来源可溯、食安管理可查、诚信承诺可示、餐饮服务可评”的智能“阳光厨房”,去年,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教育局等多部门,合力制定智能“阳光厨房”建设方案及工作推进计划。

与普通“阳光厨房”相比,智能“阳光厨房”实现从单一的“后厨可视”到对操作现场“可感知、可监控、可识别、可抓拍、可示警”的全面升级。

3月3日上午10时30分,我们来到金华开发区宾虹小学食堂厨房,切菜区、烹饪室里,后厨工作人员正忙碌着为全校76个班级3205名学生制作当日中餐。该校膳管会主任方理勇检查完第一道菜品后,在办公室通过手机App和电脑屏幕,查看后厨各工作间和机器设备运行情况。

智能“阳光厨房”将监管系统安装在学校食堂烹调区、切配区、洗消区、备餐间、食品仓库等关键区域,采用智能分析技术,对厨房各生产加工等环节实现全程监控,真正打通食安监管“最后一公里”。

打开“众食安”App,我们看到后厨厨师戴着口罩切菜、烹调的画面,切换区域,还能实时查看冰柜温度、消毒设备运转情况。“不仅我手机里可看,监管部门及学校领导随时可通过手机App查看台账记录及预警信息,及时消除隐患,后厨工作公开透明。在食堂二楼有监控电视机,学生、家长可通过电视实时看到饭菜制作情况。”方理勇向我们一一演示App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有了监管系统,学校消毒柜有没有在用,紫外线灯消毒的时长有没有达到半小时,相应数据通过手机App就能够进行实时查看,一目了然。”

宾虹小学是我市“阳光厨房”建设起步较早的学校之一,2015年获评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除了智能化监测,该校还设置膳管会、党员教师、家长代表三方验菜制,开展校领导和正、副班主任就餐陪餐制,大队委对剩菜剩饭称重,以奖代罚鼓励学生做好光盘行动,多方合力、层层把关,切实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学校食堂2164家,已建成智能“阳光厨房”558家,超额完成2020年市民生实事任务数186%。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阳光厨房”、中小学和二级(含)以上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校外供餐单位智能“阳光厨房”等基本全覆盖。

提振消费信心激活消费潜能

还在正月,街头巷尾,新年的气氛依旧浓厚,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商场别致的购物环境吸人眼球。

我市持续开展“放心消费承诺”和“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活动,由企业自愿向社会作出“品质保证、诚信保证、维权保证”和“线下无理由退货”的消费承诺,自愿承担先行赔付、首问负责、线下无理由退货等高于法律规定的责任,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之前我在这里的一家服装店买了件大衣,因为质量问题,要求商家退货退款,被商家拒绝。得知我的这个情况后,街区消费维权党员服务队成员主动参与调解,短时间内便将我的投诉处理好。”义乌市上溪镇消费者钱女士表示,“没想到消费投诉处理可以这么迅速,这么方便,作为市民真的可以‘放心消费’。”

永宁街和云溪路是义乌市上溪镇最主要的商业街区,走在这条步行街上,现代美与古典美交相辉映。假如从老街美食坊进入永宁街,仿佛展开一幅上溪镇由古至今发展变化的画卷。

去年以来,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上溪监管所在“宁·溪”街区的优良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举措,对街区进行改造再提升,创建了一条省级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宁·溪”放心消费示范街区。街区现有各类经营主体116户,放心消费示范店100%全覆盖,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占比40%以上,已超示范街区创建标准。

全体经营户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以货真价实、质量安全、服务优质、纠纷快处为基本指向,遵循放心消费各项标准和要求,自觉接受消费体验和社会评价,在放心消费建设中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店带一街、一街促全镇”的良好氛围,真正让消费者“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我们在街区内还选取两家党员商家,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点,制定《消费维权义务调解员工作职责》及《消费维权服务点工作制度》,并要求其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积极参与消费调解,做到调解投诉不出街区。”上溪监管所工作人员表示,自消费维权点成立以来,党员维权服务员已多次参与街区内的消费调解,受到市民诸多好评。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在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下,我市企业和单位积极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新培育省级放心消费单位55853家,完成率199.5%;培育无理由退货单位14291家,完成率259.8%;培育放心工厂11178家,完成率248.4%;放心街区(商圈)24个。我市无理由退货单位、放心工厂、放心街区(商圈)完成率全省第一,放心消费单位完成率全省第三。

“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不仅是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也是提振群众消费信心的迫切需要。”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我市将着力在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将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创建载体,着力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努力构建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

构筑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体系

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牵动人心。

2020年6月,市冷链食品物防专班成立。从阻断情况看,我市设立的6个集中监管仓发挥了源头防控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完成核酸检测和消杀进口冷链食品8786吨,处理量居全省前列。通过集中监管仓,已主动检测发现并成功阻断两批39.4吨核酸阳性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市场,集中监管仓发挥防火墙功能,为我市阻断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风险筑起坚强屏障。

为防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我市加强冷链食品从进口到消费各环节日常监管,有效落实物品、人员、环节全链条管控,积极构筑进口冷链食品人物同防的“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体系。

上周,市民姚女士在世纪联华超市选购进口三文鱼切片。“孩子很喜欢吃,所以我经常来这里购买。”姚女士说,因为超市售卖的进口冷链食品都有浙冷链二维码可溯源,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看见全部信息以及检验合格证明,“从进口、销售到加工,商品来源清晰,又可溯源,这样我们买起来就很放心。”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自去年6月以来,我市指导进口食品经销商、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开展“浙冷链”系统应用工作,目前 “浙冷链”平台已累计激活企业3958家,其中首站企业68家,累计赋码49万张、扫码80万张,赋码扫码率全省前二。同时,为补齐消费末端闭环,义乌市试行推广进口冷链食品消费终端登记系统,通过扫二维码,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实行实名登记,弥补销售末端信息采集不足问题,完善进口冷链食品溯源机制。

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我市落严落细落实“人物并防、应检尽检”,切实做好重点场所环境消毒和重点人员的健康管理。目前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样本34655份,其中冷链食品样本11795份、从业人员13669份、外环境样本9191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按照“4个1”网格化管理模式,我市每一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都有一名镇街干部、一名网格员或村干部、一名公安民警、一名市场监管干部组成的四名工作人员相对应予以网格化监管,每周上门巡查、指导,重点核查经营单位进出库台账登记、索证索票、赋码扫码等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部门还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进口冷链食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围绕“三证一码”是否齐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7073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834家,查封进口冷链食品1.59吨,责令整改438起,立案查处26起,罚没款42.4万元。

“我们还模拟核酸检测呈阳性后的沙盘推演,组织开展冷链食品样本阳性实战化应急演练。”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处长朱昶表示,我市市、县两级物防专班协作联动,及时发现和处置冷链食品涉疫事件。

此外,我市还先后发布《关于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理的通告》《关于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启用的通告》,签订冷链食品经营承诺书2221份,督促经营者落实防疫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