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建9个省级品牌工作室 建成3087个“和姐”工作站|

我市专业化服务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成功创建9个省级品牌工作室 建成3087个“和姐”工作站|

发布日期: 2021-05-06 08:4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李晓艳 浏览量: 字号:[ ]

日前,省妇联下发《关于认定首批“浙江省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品牌工作室”的通知》,我市9个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品牌工作室上榜。

近年来,我市在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建1支“和姐”工作队伍,建立1个“和姐”工作站,并入驻县级矛调中心、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面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全程代办辖区内妇女信访反映的问题,积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3087个“和姐”工作站,实现村社全覆盖。

建立县乡村三级“和姐”工作室

分层分级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马巧霞是义乌市后宅街道方塘村“家事和姐”工作室一名“和姐”,平时一有空,她就会走访联系户,聊聊家常,建立一户一档。

方塘村2018年11月由5个行政村撤并而成,共有户籍人口4386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其中妇女2380人。并村之后,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矛盾纠纷激增,短短一个月接警33起。“其中很多都是婚姻家庭矛盾,存在重复率高、化解周期长、容易由小口角引发大矛盾的特点。长期缺乏向上沟通和反映的良好平台,我们就依托‘家事和姐’工作站,形成暖心调解机制,打造服务品牌,让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有人管、有处去、有人调、有保障’。”工作站负责人应建勋说,目前工作站共有全职调解员3名,“家事和姐”40名,她们要零距离联系妇女群众,按照就近、方便原则,联系网格内一定数量的妇女,建立一户一档,征集各类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与马巧霞不同,同为“和姐”的张姐在去年入驻婺城区矛调中心“和姐”工作室,成为一名全职调解员,每天接听12338妇女维权热线、12345服务热线和8890平台转接的婚姻家庭纠纷并进行现场调解。“目前婚姻家庭纠纷以家暴、维权、离婚等问题为主,大部分都是小吵小闹激化的矛盾,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我们主要是当好调和剂,站在双方角度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辅导。”张姐说,在矛调中心,就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和法院、司法局、老娘舅一起进行联合调解。每周二、五还有律师在工作室坐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市妇联权益部部长江丽介绍,“和姐”取“和解”谐音,成员普遍具有细微而又敏锐的观察力,有天然的沟通和性格优势,让“和姐”积极参与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和解”夫妻邻里矛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县乡村三个层级的工作站分层级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分别进行门诊、问诊、会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19年,我们开始培育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品牌工作室,走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之路,一大批‘和姐’工作室入驻县级矛调中心和镇街综治中心,集中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完善创新服务机制

走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道路

为给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直接、更便利的法律援助,2014年3月开始,永康市妇联在妇女儿童维权中心开通我省首家“法律夜门诊”。

在永康市“法律夜门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除了上班时间均有专职人员负责接待,每天晚上和节假日都有志愿者轮流值班,确保12338维权热线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方便来访群众在任何时间段寻求咨询和帮助。“两名专职人员和16名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组成永康市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服务队,23名基层妇联主席组成辣妈维权小分队,两名接受过系统法律、信访业务培训组成的专职妇儿维权员,这3支队伍的组建和发展为工作室的专业化、规范化运作提供有力支撑,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人为来电来访群众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永康市妇联维权部部长陈王芳说。

自“法律夜门诊”开设以来,永康市妇女儿童维权中心为经济困难或遭受家庭暴力要求离婚的女性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对有可能引发严重事件的妇女农民工维权案件,先行提供法律援助、事后再补办审批手续,共参与家庭暴力、离婚调解、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各类婚姻家庭纠纷调解700多件。

各地工作室规范完善运作方式、吸纳专业人才队伍的同时,我市还尝试项目化服务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去年开始,我市尝试通过项目化运营创新解决家暴问题的新模式,在三江街道和新狮街道分别推出“睦家园”反家暴项目和“暖心爱家”反家暴心理服务。“睦家园”反家暴行动项目综合协调妇联、公安、司法、街道、社区和心理咨询等方面力量,分类分层次施策,创造性引入“社会谅解”的概念,即发生家暴案件后,不仅对家庭成员产生伤害,还产生相应的社会行政成本,所以施暴者不仅要取得被施暴者的谅解,还应通过各种志愿活动服务社会,取得社会谅解。家暴案件中的施暴者可以通过自愿选择的方式,完成家暴知识学习考试、公益积分和心理咨询等形式,来换取减免行政拘留的处罚。

“在成功创建9家省级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品牌工作室基础上,我们注重发挥‘和姐’工作站、各类婚调组织、12338妇女维权热线等作用,探索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构建功能完备、服务专业、富有实效的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工作室规范化水平。”江丽说,目前我市共品牌化运作“婚姻家庭成长加油站”“茶花说家事,同心筑幸福”“暖心爱家”反家暴心理服务等39个项目,切实提升维权工作的专业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格一姐延伸服务触角

全方位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走进婺城区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在小区出入口就可看到“一格一姐联络图”,上面设有纸笔和网格内格姐的微信二维码,居民若有问题可在上面留言或通过微信联系格姐反映情况。

依托全市5857个党建网格, 我市广泛吸纳市县镇村四级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巾帼志愿者等, 组建33665个“一格一姐”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至少有一名格姐负责联系服务妇女,打造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家门口”妇联组织,组织动员近6万名格姐奋战在市域治理小单元、矛盾调解最前沿,全面延伸志愿服务触角。

在城乡社区,每名格姐平均服务35个家庭,她们经常性上门走访,全面掌握联系网格家庭基本情况和社会关系,搭建起妇女群众与妇联组织的沟通桥梁,并绘制“三色图”分层管理婚姻家庭纠纷,全力构筑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以及法律帮扶、心理援助于一体的综合维权服务模式,及时有效把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目前,累计排查婚姻家庭纠纷2172起,化解2080起,化解成功率达95.8%。

格姐们将排查出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根据严重程度和处置难易,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将有一般婚姻家庭纠纷的家庭定为“蓝色家庭”;将较为复杂的婚姻家庭纠纷,或有留守、残疾(妇女儿童)、单亲儿童的家庭定为“黄色家庭”;将严重的婚姻家庭纠纷,如存在多次家暴,儿童遭遇性侵或疑似遭遇性侵的家庭定为“红色家庭”。目前,全市共排查“红色家庭”14户,“黄色家庭”558户,“蓝色家庭”1351户。

依托“金华家长学堂”主平台、各类家长学校主阵地,我市还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辅导,发布微信视频课,由格姐们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 “乡言乡语”,向网格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 等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我市还全域推进妇女民情民访代办工作,全面关爱困难家庭、困境女性、“三留守”人员,建立信访妇女跟踪辅导、定期回访机制,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暖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