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金义自贸片区建设,引领全市对外开放的建议》(东22号)收悉,我办高度重视,会同市商务局、市经信局、义乌市政府等部门认真办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2020年8月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以来,金义片区围绕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标,突出“五大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国际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制造创新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市级层面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两部”(办公室、金义新区工作部、义乌工作部),组建贸易、投资、物流、数字经济、要素保障“五大专题”小组。坚持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落实信息发布、项目推进、评估推广“三项机制”,完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四大体系”,将金义片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高地,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示范引领作用。
一、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在投资、贸易、金融、运输、人员往来等关键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开展压力测试,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2021年金义片区确立重点改革创新项目110项,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54项,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16项,3项工作入选浙江自贸区首批制度创新“十佳案例”,4批次9项工作入选浙江自贸区建设标志性成果。投资自由领域,推行“集群虚拟注册”,在全国率先实施涉企经营许可“承诺即入”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率先运行自贸区数据集成平台。贸易自由领域,落地设立快件(跨境)监管中心,为个人进口物品试行“数字清关”监管模式,全国首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资金自由领域,稠州银行等7家银行39个网点列入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度走在全国前列。运输自由领域,开通“义乌-马尼拉”货运航线,打通“义乌-郑州-欧洲”1039空运的便捷通道,郑州新郑机场成为与义乌机场联动的第4个航空口岸。人员进出自由领域,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许可期限从2年突破至5年,全国首创商友卡银行联名卡,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
二、全力建设高能级平台,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金义片区近36平方公里可视为改革创新驱动的“发展平台”,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呈现出市场活力足、外向型特色鲜明的排头兵“肖像”。一是外贸进出口居全省前列。1—5月,全市进出口203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6%,进出口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7.7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其中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1273.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总额的8.2%。二是快速集聚企业主体。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极简极速”审批,推出自贸区金义片区95项首违不罚事项清单。今年以来,金义片区(四至范围)新增企业8924家,占全市的25.3%,目前企业总数已突破4万家。三是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天猫国际轻奢品全国运营中心、字节跳动巨量引擎浙中直营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华东联运新城等一批自贸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金义自贸中心开工建设。辐射浙中地区制造业发展,依托金义综保区,加快培育大宗商品专业市场,1—5月完成大宗商品进出口货值12亿美元。
三、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建设一系列共享式平台,实现由“内联外通”跃向“链接全球”。一是推进金义新区、义乌“义新欧”两大平台建设。谋划建设义新欧班列金义集结中心,争取设立金义铁路口岸。截至6月16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1000列,较去年提前4个月达到,进出口箱量同比增长223.8%,回程班列箱量同比增长83.7倍。二是深化与宁波舟山港合作。推进与宁波舟山港港务、关务、船务一体化改革,加快全国首条双层高箱集装箱示范线路金甬铁路建设。完成“中欧+海铁+海运”多式联运转口贸易首单业务,回程班列业务从单一的进出口贸易模式向转口贸易模式转变。全市海铁联运班列发送5.6万标箱,同比增长63%,占宁波舟山港到港海铁班列的七分之一,义甬舟大通道成为全国运量最大的海铁联运线路之一。三是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实施跨境电商主体培育计划,推广“一般贸易+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模式。我市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占到全省的42.3%,带动跨境快件业务快速增长。目前我市平均每天有14.5万件快递发往世界各地。1-5月,金义片区带动所在区域实现快递业务量37.7亿件,同比增长59.1%。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继续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