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登峰:横店向世界扬起中国影视“风帆”】


今年国庆假期以来,有一部与横店有关的电影表现格外抢眼。截至10月13日21时30分,由横店影视旗下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电影《万里归途》累计总票房达12.25亿元,并以10.79亿元的成绩成为今年国庆档票房冠军。

此外,从10月21日起,该剧将登陆海外院线,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先后上映,成为继《人生大事》《独行月球》之后,横店影视“走出去”的又一力作。

风从横店起。作为中国影视产业最大集聚地和梦工厂,近年来,横店抓住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窗口期”,加快缩短与先进国家影视产业之间的差距,聚焦用影视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和影响力,让影视成为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文化之窗”。


活跃全球:“横店出品”的新战略


“二季度,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国际化指数为109.49,环比增速为5.23%,这表明横店正不断推动‘横店出品’走出国门。”10月8日,东阳市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陈丽娟拿着刚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指数报告边翻看边解释。

2021年,陈丽娟开始着手“横店指数”的编制。“这个指数是我们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一起做的,以集聚区指数、发展环境指数、影响力指数、创新性指数、国际化指数、景气指数六大分项指数为搭建基础,下设18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从2021年起每季度发布相关报告,清晰地反映影视文化产业综合发展状态。”陈丽娟说,从已发布的5期指数报告看,国际化指数一直处在上升区间。“这表明横店影视作品‘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越来越多‘横店出品’正成为亮眼的文化IP,走向国际,活跃全球,提升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欢娱影视是国内较早“出海”的民营影视企业之一。在其位于东阳横店的展厅内,《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珍馐记》《传家》等影视剧海报一字排开。该公司横店艺术中心行政主管张倩倩逐一介绍:“《延禧攻略》被翻译成6种语言配音,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并登顶谷歌2018年度热搜榜单,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象级影视作品;《鬓边不是海棠红》是首部以京剧为主题走进北美地区的华语剧;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珍馐记》是第一部在美国迪士尼频道上线的华语剧;以爱国为主线的《传家》是中国大陆首部登陆HBO的原创华语剧集……”

“国际传播关键在于民心相通,我们通过影视剧中人物和故事展现了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和丰富多彩、可爱有趣的中国人民生活方式,向世界观众传播了中国文化。”欢娱影视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杨乐认为,影视文化作品是国际交流中最具传播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的表达在海内外都是共通的。近年来,欢娱影视的多部作品覆盖全球10亿多海外收视人群,就是用影视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证明。“如今海外的观众也在追看华语剧集。”


新闻纵深


作为在中国影视产业领域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聚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吸引正午阳光、爱奇艺、博纳影业、新丽传媒等1500余家企业入驻,成为全国头部影视文化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全国排名前10的影视企业有8家入驻横店,这里每年产出的电影占全国的1/4,电视剧占全国的1/3,特别是古装剧占2/3。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入区企业出品的《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四海》等29部电影登陆海外院线,占全国出口电影总数(55部)的52.7%,入区企业出品的《开端》《尚食》《传家》等优秀影视作品已在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今年1—6月,入区企业出品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峰爆》等13部电影登陆海外院线,占全国出口电影总数(28部)的46.4%。


走向世界: 影视之城的“航母梦”


“未来这里将矗立起一座集影视生产、内容制作、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标式建筑——横店影视创意城。”昨天,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招商科科长叶晓宝指着横店镇任宅村附近一块空地介绍。

横店影视创意城是东阳市委、市政府为横店影视全产业链发展精心谋划的强链补链项目。“目前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形成,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入区企业的总部中心、泛影视中小企业的孵化中心和影视科技的研发中心。”东阳市政协副主席、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冯涧表示,横店影视创意城就像一艘“影视航母”,将帮助横店加快补上短板,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刘凡铭是国内最大道具服务公司——马刚道具横店分公司负责人。“我们在北京、上海、贵州、厦门、成都都有分公司,但没有比横店拍戏更方便的地方了。我2011年从上海来横店后,就舍不得走了。”刘凡铭说,该公司每年为100多部影视剧提供道具和置景,最近正在为一个英国的纪录片团队置景。“他们来横店拍摄正是看中这里的产业配套能力。”

同样被横店吸引的还有国内头部影视平台爱奇艺。在东阳城区至横店的公路边,占地173亩的爱奇艺文娱创意中心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作为集聚区重点推进的6个产业支撑性项目之一,爱奇艺文娱创意中心项目已完成签约和落地摘牌,目前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爱奇艺落户横店具有风向标意义,未来好项目会越来越多。”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陈远京说。


新闻纵深


在2021年实施投资额380亿元重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又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83亿元的重点项目30个,“两城一园”在其中起到枢纽作用。“两城”即横店影视创意城、影视道具交易城。“一园”即影视产业园,将建设29个国际标准高科技摄影棚,其中包括一个全球面积最大的摄影棚,2个国内最先进的综艺棚、水面棚,目前已建成12个棚。摄影棚采用“外景内棚”的形式,整体外立面将组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现代戏基地,预计年底25个摄影棚可以建成投入使用。


国际中心: 文化枢纽的大担当


10月9日上午,横店影视剧组服务有限公司的国际客户经理何晓健正忙着给俄罗斯演员季马(中文名)回复邮件,介绍横店的影视拍摄情况,邀请季马回到横店拍戏。

季马曾在横店参演《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秋收起义》等多部大戏。“他最长曾在横店住了一年多,对横店很有感情。”何晓健说,很多外籍演员对横店相当熟悉,包括美国人钱焜、意大利人马超、俄罗斯人瑞妮丹等。

澳大利亚导演兼制片人Dean Head对横店的影视文化产业留下了深刻印象,他2018年和2019年两次来过横店。“横店的产业配套非常齐全,基地规模也很大,拍摄管理非常有秩序,很期待能来横店拍摄。”Dean Head说。

在吸引国外演员、导演来横店逐梦的同时,从2018年开始,横店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每年都会派团队参加俄罗斯ROSKINO影视论坛、戛纳电影节、釜山电影节、ATF电影电视高峰论坛、香港国际影视展等国际影视活动,让更多海外影视企业和从业人员了解横店影视。

“产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国际化是必由之路。”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皖东说,横店正成为集聚全国乃至全球高端要素的蓄水池,并努力搭好平台,让大家唱好“大戏”、出好作品。

为此,横店加快构建以“影视文化产业大脑+未来影视工厂”为核心的数字化改革体系,着力打造以“1+8+N”为整体框架的横店影视文化大脑,推动以数字技术实现产业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和生态重构,全力打造现代影视文化产业体系。首批“横影通”“云勘景”应用场景已于2021年全面上线。

“听说以往当群众演员要去演员公会排队办证,现在手机上就能办。”近日,来自温州的顾先生通过“横影通”快速完成注册,成为一名“横漂”演员,码上培训、交通攻略、演员报戏、欠薪反馈等模块让初到横店的顾先生惊喜不已。截至目前,“横影通”注册人数超10万,积累产业数据超1300万条。

“‘云勘景’太好用了!” 《射雕英雄传》剧组制片主任樊立勇说,“以前实地看景费时费力,现在通过云端就能初筛掉60%以上的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云勘景”应用通过720°VR全景拍摄,为剧组提供集聚区内130个摄影棚、36个实景基地、60个省内外外景基地实景资料,据测算,可帮剧组缩短前期筹备时长30%以上,降低拍摄成本10%以上。

“这一创举不仅入选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而且成为全国首个贯通影视生产制作全流程的数字化应用,将加快推进横店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建设,担起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影视文化枢纽的重任。”陈皖东说。


新闻纵深


今年1—8月,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实现营收157.99亿元,同比增长18.26%;税收7.73亿元,同比增长18.55%;规上影视企业实现营收77.64亿元,同比增长68.6%;入区企业票房达到154.52亿元,占总票房的61%。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横店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横店“建设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聚焦“融合发展建设国际人文交流高地”的新课题。为此,近日召开的东阳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专门作出《加快建设横店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的决定》,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六大体系”,作出“六个示范”。其中之一就是健全完善国际传播体系,在文化走出去上先行示范,让影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摘自《金华日报》2022年10月14日 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