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暖人心 一起守护这座城|

义乌社会各界凝聚抗疫正能量

共克时艰暖人心 一起守护这座城|

发布日期: 2022-08-10 08:31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方静 金晓英 何晓峰 浏览量: 字号:[ ]

古稀老人手写抗疫宣传标语,到公交车站张贴标语;自己觉得出不上力,一位老人就搬张凳子坐在小区门口帮忙维持秩序;就算自己饿着肚子,也要骑40分钟自行车帮助有需要的人代买药品……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传递着共克时艰的暖心力量。

连日来,义乌这座商城涌现出无数爱心人士,他们不计报酬、不畏困难,一心只为抗疫出力。社会各界与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公安干警等一道,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这个路口我们承包了”

“你好,请扫一下场所码。”“我刚才已经扫过,你不是看过吗?”……8月8日12时许,在义乌市稠江街道凤凰社区宏迪路口,张帆举着场所码,耐心向一名想要直接进入小区的居民解释。确认过场所码后,张帆才侧身让她进小区。随后,他又和几名同事站在路口,一字排开。一旁供他们休息的塑料凳上放着几盒盒饭,已经冷了。

凤凰社区下辖多处人口密集场所,且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六小行业”较多,外来人员也较多。张帆的教培机构就设在社区里。因为疫情,他们无法开展正常教学,全员在家休息。“最近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我们就想为社区做点什么。”张帆说,之后他打电话给社区,表示想要为社区守好“大门”。

“我们有3个核酸采样点,日均核酸检测量大,同时我们还有卡口执勤等工作,但社区工作人员只有20余名,防疫压力很大。这个时候接到他们的电话,真的非常感动。” 稠江街道凤凰社区党委委员胡晓菲表示,社区的核酸采样点每天至少需服务1.5万人次,高峰期时需服务1.8万人次。

经过社区的指导,张帆和同事们快速“上岗”,在路口执勤。“我们分5组,一组3至4人,从早上6时到晚上10时轮班站岗。”张帆说。

爱心企业热心公益,该社区为他们准备了冷风机、一日三餐、水等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需求和身体健康。在他们带动下,不断有爱心企业加入抗疫行动。

“到所在党组织报到”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有序排队……”8月8日上午,在义乌市佛堂镇宝龙广场核酸采样点,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教职工正在维持秩序,提醒前来核酸检测的居民遵守防疫规则。

当前正值暑期,留校师生不多,但疫情突发后,该校立即让暑期留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全部回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减少所在社区管理压力。与此同时,该校面向在义的校外教职工和学生发出倡议,鼓励大家到当地所在的党组织去报到,支援抗疫。

“目前,义乌有数万名党员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我们想为地方分担一些工作。”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后勤处副处长吴金龙介绍,该校向留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招募志愿者,半天不到就有70余人报名。

该校50余名学生参与流调工作,20余名教职工分两组在核酸采样点协助工作。抗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参与流调工作的学生7日凌晨1时30分从学校出发,一直到8日清晨5时30分结束工作;参与核酸采样点协助工作的教职工每天凌晨4时从学校出发,一直到上午10时30分结束工作。

“高校力量的支援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提升了流调效率和核酸采样点秩序。”佛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是高校,疫情期间,全镇上下同心助力疫情防控,辖区内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无偿捐赠防疫物资,汇聚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正能量。

“一起守护这座城”

8月8日傍晚,37岁的安徽人李成龙从义乌市后宅街道防疫指挥部领回防护服、手套等抗疫物资,安排新一天的支援抗疫事项。

李成龙是义乌“领程”网约车公司负责人。8月5日,他与后宅街道防疫指挥部联系,表示可以免费提供10辆车、10名司机,协助疫情防控。

李成龙从车队中招募抗疫司机。没多久,一支由10多名司机组成的抗疫车队集结完成。当天晚上,这支车队就听从后宅街道防疫指挥部安排,开展隔离人员转运工作。

这些天,车队成员每天下午4时集合。大家提前吃完晚饭、做好车辆消毒、穿好防护服,统一前往后宅街道防疫指挥部,听从指令,到各地接送隔离转运人员。

凌晨两三时常常是这群司机最忙碌的时候,除了要接送隔离人员,还要安抚他们的情绪,一直忙到8时才能结束工作。

8月6日,李成龙再次派出5辆车、招募5名司机增援。“我为支援抗疫的车队同事感到骄傲。”李成龙说,这些志愿者司机中,有的妻子身怀六甲,有的老人孩子住在一起,为了不影响家人,有人收工后自己掏钱住宾馆,还有人就躺在车上补觉。

连续多日投入车辆支援抗疫,每天要补贴五六千元费用,对此,李成龙坦言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但能支撑下去。

“我19岁那年,从安徽农村来义乌谋生,从汽车装潢学徒干起,慢慢在义乌有了自己的店铺、网约车公司,还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李成龙说,“这18年,是义乌这片创业热土成就了我。现在义乌有需求,我理应扛起一份责任。”

李成龙希望更多新义乌人参与抗疫,一起守护义乌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