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应知应会(二)

发布日期: 2022-08-15 09:36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21

医疗机构如何对就诊人员开展监测?

医疗机构对所有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22

对医疗机构物品和环境如何进行监测?

对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的环境定期开展核酸检测。重点对发热门诊等高风险环境的门把手、接诊台面、检查设备等接触较多的部位进行采样检测。

23

对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的频次如何要求?

(1)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

24

重点机构和场所辖区如何开展疫情监测?

重点机构和场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25

集中隔离启用期间监测内容是什么?

集中隔离场所启用期间,定期开展环境采样核酸检测。重点对生活区、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门把手、垃圾、台面、清洁工具等部位进行采样检测。

26

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前物品环境监测内容是什么?

集中隔离人员在解除隔离前,应采集隔离房间内物品环境(包括手机表面、行李物品、枕头表面、卫生间门把手等)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27

社区在管理出院(舱)人员应该如何监测?

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3、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8

进口物品及场所环境监测的要求是什么?

(1)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加工、运输、存储等场所环境适当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对口岸中来自高风险国家和低温运输环境的进口货物及其货舱、货柜、车厢、集装箱和货物存放场所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冬季低温条件下可增加检测频次和抽样数量。

(2)对市区冷链食品批发销售的大型农贸(集贸)市场的环境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对大型海运进口冷冻物品加工处理场所可定期开展污水监测。

29

疫情发生后,指挥系统如何运作?

疫情发生后,应立即激活指挥体系,迅速完成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以地(市)为单位成立前线指挥中心,省、市、县联防联控机制协同联动,扁平化运行,统筹调度资源,果断采取应对处置措施。

30

新冠疫情需控制哪些传染源?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复阳病例)。

31

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的条件是什么?

无症状感染者参照轻型病例进行管理,在方舱医院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间第6天和第7天采集鼻咽拭子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如两次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为40,下同),或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低于35),可解除在方舱医院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2

复阳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应如何排查管控?

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Ct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Ct值<35,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如核酸检测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Ct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33

现场流调小组由哪些部门组成

采取什么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由公安局、卫健委、疾控中心等部门组成的现场流调小组根据工作分工开展工作,采取现场流调和电话流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4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及要求?

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复核确认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根据疫情进展动态更新流调报告。

35

对于早期散发疫情开展快速精准流调的内容包括哪些?

对于发现早、病例数少、未发生社区持续传播的疫情,需快速开展精准流调,对病例既往接触史和活动轨迹进行详细调查,明确病例的感染来源,判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划定风险区域等。

36

流行病调查优先判定的人员有哪些?

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对于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餐厅、娱乐场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所),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

37

高风险地区如何开展人员摸排?

通过逐户上门摸排、建立微信群、查看水表电表信息等方式,尽快摸清高风险地区内所有人员底数,及时掌握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情况。及时掌握尚未转运的应转运隔离人员情况,实行专人专管、严格管控,在转运前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采样、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38

高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是什么?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可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

39

高风险地区解除标准是什么?

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地区;之后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地区。

40

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要求?

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第1天和第3天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第2天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除管控前24小时内,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