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决定

|(2022年9月16日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发布日期: 2022-09-19 08:32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

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部署要求,结合金华实际,研究了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是省委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战略考量,也是金华在新发展阶段增创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之举。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攻坚突破、实干争先,努力把省委赋予的定位干成金华应有的地位,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探索有效路径、提供有力支撑,在奋进“两个先行”中贡献更多金华力量。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14次调研金华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对标“两个先行”,加快建设全球贸易枢纽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和科创智造高地、内陆开放制度创新高地、国际人文交流高地,奋力谱写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新篇章。

(三)总体目标

到2027年,联通内外市场、链接全球资源的综合枢纽全面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更加紧密,都市区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高水平建成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突出开放主导、体现枢纽作用、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新增长极。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实现“万亿”目标,常住人口超800万,城镇化率达到76%。具体目标如下:

——发展更高质量经贸合作。建设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支点,打造“一带一路”交流合作门户枢纽,高标准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世界五金之都。培育千亿规模市场2个,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万亿元,新型国际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800亿元。

——建设更高效率综合交通。基本建成国际化程度更高、辐射区域更广、引领能力更强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实现“到邻近省份主要城市2小时、省内城市1小时、都市区内半小时交通圈”。

——构建更高能级物流枢纽。建成对接华东、面向全国、辐射亚欧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全球商品优进优出世界货地。货运总量超过2.6亿吨,快递业务量超过180亿件。

——打造更高品质现代产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大幅跃升,高层次人才集聚能力大幅提升,先进制造业实现破茧蝶变,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成为长三角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规上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推进更高标准制度创新。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体制机制变革重塑,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形成一批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的改革成果,营商环境指数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强,打造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样板市。

——实现更高水平人文交流。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婺学、婺剧等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新入选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5个,新开辟国际友城10个以上,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全球贸易枢纽中心

1.打造全球进出口商品集聚地。以义乌国际商贸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为龙头,以百个亿元以上专业市场为支撑,加快全球网点布局和分销体系建设。加快金义、义乌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永康无水港保税区,做大做强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易货贸易,推进进口出口转口提质增效,迭代升级“买全球、卖全球”贸易枢纽。争创省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以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期现结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拓展传统实体市场进口业务,推动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进口贸易生态,全力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和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加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2.参与打造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主动参与数字贸易规则和标准制定,以市场化方式推进eWTP试点全球化布局,构建数字贸易生态体系。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筹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联盟,发挥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实施“店开全球”行动,做大做强Chinagoods等本地平台,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网商、服务商集聚中心。大力推进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加快培育一批有品牌影响力、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本土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引进国内优质公共海外仓资源,鼓励企业发展仓储、干线运输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以文化影视、游戏动漫、软件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数据认证体系,拓展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在线支付结算、在线融资、在线保险等服务功能。

3.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样板。以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为主攻方向,有序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转移,鼓励在金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022—2027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4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以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全球布局。常态化开展“金华品牌丝路行”活动,重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推动更多金华自主品牌走向世界。深化中非贸易合作,建设中非易货贸易物流园区,对非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不少于10%。

4.打造国际会展中心。统筹全市会展业发展,组建会展业服务发展中心,有效导入国际会展资源,推动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模式。做强品牌展会,整合提升休闲旅游、文化节会、体育赛事等区域特色展会。支持义乌国际博览中心、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东阳中国木雕城国际会展中心等智能化升级,培育做强一批本土会展企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中心。

(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5.建设以金义空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在金义主轴着力构建集高铁、航空、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及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空铁枢纽。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标准,建设4E级金义国际机场(义乌机场迁建)。按照总体客流每年1550万人次标准建设金义高铁站,无缝衔接金义城际轨道交通,引入杭丽高铁、沪杭(金)广磁悬浮高铁等线路。以金义空铁枢纽为载体,加快培育空港经济、枢纽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加快建设全省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打造长三角区域新门户枢纽。

6.完善综合交通骨架网络。强化重大交通项目谋划争取,以陆路交通建设为重点,拓宽加密融杭联甬接沪交通网,紧密对接长三角重要交通枢纽功能,加快构建通达全国的“米”字型对外运输大通道和畅通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一轴八向十二线”铁路网,沪昆外绕线、金甬铁路、金建铁路、杭温铁路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铁”,谋划推进金华至南平铁路、金绍甬高铁等项目。完善“一环四射”轨道交通网,启动轨道交通金武永东线、金兰线建设。完善“五纵五横一环二连”高速公路网,推进杭金衢二期改扩建、义东高速东阳段、甬金衢上高速金华段、建德至武义高速金华段、诸暨至义乌高速金华段、义龙庆高速义乌至武义段、甬金高速公路改扩建、合温高速浦江至义乌段等项目建设。完善“五纵五横两环”城际快速路网,加快建设兰浦、东磐、义东、永武、金永快速路。完善“三江六区”内河水运网,规划建设50公里金华江、兰江、衢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大幅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量。

(三)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7.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华东国际联运港,加快建设杨梅塘国家铁路一级货运中心站,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义乌国际陆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争创集装箱“双高”示范线,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中国(永康)五金物流港、金兰公铁水联运枢纽等项目建设,做强东阳国际陆港、永康海铁联运“一站多港”。畅通义甬舟开放物流大通道,全面实施西延行动,做强海铁联运班列,加快打造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推动港务、关务、船务一体化发展。推动义新欧班列提质增效,打造国家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集结中心;促进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邮,打造长三角地区铁路运邮中转中心。到2027年,中欧(义新欧)班列实现年开行3000列,集装箱年吞吐量超420万标箱,其中海铁联运班列集装箱年吞吐量达50万标箱。

8.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陆港、海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支持航空物流发展,提高公铁、海铁、水铁联运比例,探索公铁空联运,到2027年集装箱多式联运率达到20%以上。高水平做好物流及相关产业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快递物流、干线物流、专业物流,实施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加密国内公路货运专线300条以上,促进冷链、保税、智慧、供应链等物流联动发展,打造全国成本最低快递物流中心。整合提升物流园区功能,深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金”字品牌物流企业,招引一批大型和总部型物流企业。

(四)建设科创智造高地

9.加快补齐创新驱动短板。深度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与张江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对接合作,加快布局科创飞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以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建设为重点,构建“510”重大科创平台支撑体系,建成10个技术创新中心、10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0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0个国家级孵化器,新增10个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快打造产业光源、浙中实验室、省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标志性工程。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高效衔接融合,完善“小成长、高壮大”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争创省科技“创新鼎”。严格推行亩均效益评价与研发投入挂钩调档机制,10亿元以上新落地制造业项目设立研发机构,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机构“双覆盖”。迭代“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深入实施“才聚八婺、智汇赋能”行动。每年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引育技术技能人才10万名以上,引进大学生10万名以上,其中博士、硕士5000名以上。

10.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崛起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建立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机制,坚定“2+4+X”产业导向,做大做强10大高能级平台,提档升级金兰永武产业带,建设世界级五金产业集群,市县“浙江制造天工鼎”实现零的突破,当好金衢丽现代产业带发展主引擎,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智造基地。建立“市级统筹、县级主体、部门协同”的全市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明晰各地主导产业和主攻方向,鼓励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确保每年引进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0个以上;强化培优扶强,加大对优质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聚焦集中连片推进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深化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现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工业用地“破散促聚”、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2万元/人。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未来工厂”联盟引领作用,全力打好创新智造“组合拳”,推进全市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加快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谋划以“航空配套+临空物流+先进制造”为特色的临空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空港免税购物经济。到2027年,重大制造业平台规上工业经济规模占全市比重达40%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以上。

(五)建设内陆开放制度创新高地

11.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市内陆开放经验,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自贸区首创性牵引性重大改革,积极争取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的相关试点,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深化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迭代推进市场采购2.0改革,完善小商品数字贸易应用,实现小商品贸易“管得住、增便利、降成本、强赋能”。争取实施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改革试点,改进日用消费品进口监管模式。深化迭代外国人服务管理应用,进一步完善外国人来华投资便捷通道。开展涉企行政合规激励试点,试行企业合规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清单,打造惠企柔性行政执法新模式。

12.实施开放经济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建立更加便利高效的投融资结算体系。深入推进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建设,开展境内外双循环一体化融资创新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推广个体工商户国内外汇贷款融资,争取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落地,推动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便利化扩面增量。健全自贸区金义片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探索建立“义新欧”跨境融资应用场景、汇率避险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服务、企业短期占用资金盘活增效等机制。设立开放经济金融服务研究院和专家智库,加强金融人才引育。

13.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快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等改革,推行“极简审批”试点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体系、更加标准规范便利的政务服务体系。聚焦国际商事、知识产权、涉外案件等领域,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加快落地商事法庭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进入已经开放的领域,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六)建设国际人文交流高地

14.扩大文旅交流合作。推动艾青诗歌节、施光南音乐节、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中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等提档升级,不断提升金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强化中非教育、智库建设等领域合作,高水平举办中国(浙江)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开展“在金国际友人品金华”“驻华使节团上山行”等涉外活动,进一步深化“国情教育第二课堂”,推动“海外名校”项目迭代升级,讲好“金华故事”,高水平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载体。大力实施“文化出海”工程,扩大婺剧文化等全球合作交流,打响“一带一路·金枢纽”国际传播品牌。加强与驻华使领馆、国际商协会对接联络,举办“使领馆官员、驻华机构及企业家走进金华”系列活动。高质量协办亚运会,向世界展示金华风采。

15.提升国际友城合作水平。充分用好金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外向度高、在外华侨多等优势,积极发挥侨商侨资侨企作用,搭建更多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和载体。完善国际友城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设立代表处、举办友好活动等方式,巩固深化与现有国际友城的关系,确保我市国际友城不断线。优化友城布局,重点在“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等重点地区开辟一批国际友城,争取更多国际资源。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级层面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上下贯通、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谋划制定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重大规划、重要指标、重点任务、关键举措,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各县(市、区)积极主动参与,市直属有关单位加强指导服务,形成全市“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督查考核。将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重点任务列入领导班子胜任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督查问效,全程跟踪督查项目,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约谈通报。通过“扛旗争先”大晒拼掌握干部现实表现,推动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

(三)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保障资金需求,用好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大力争取专项债支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优化土地指标统筹配置,全力争取国家和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推动土地、林地等资源向重大平台、重点项目集聚。保障人才需求,整合开发人力资源,加大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四)强化氛围营造。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平台、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强多媒体、多终端、多语态报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在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上下营造全力支持、共同参与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战略目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埋头苦干,为高水平建成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