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极雅生”,用来形容永康鼓词恰如其分。
“大鼓书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佐以单皮鼓檀板,谓之段儿书;后增弦子,谓之靠山调。此技周善文一人而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就曾记载永康鼓词。
永康鼓词,俗称“唱古事”或“唱故事”,起源于宋代南下曲子词,是一种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演唱时艺人左手挥竹夹,右手击鼓盆,边敲边以纯正的永康方言单口说唱,一人唱多角,押韵切意、通俗易懂,流传于永康、武义、缙云、磐安、东阳等周边同方言区。
永康鼓词说唱的故事多为精忠报国、伸张正义、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扶困济危等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寓道德伦理、思想感情、人生哲理、生活追求于其中,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悟世态炎凉,人性美丑。2011年5月,永康鼓词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鼓词声声,抑扬顿挫、刚柔并济,回荡在乡野,寄托乡情,弥散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