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共建共享】

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

“职工之家”“娘家人”,这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最亲切的称谓。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以解困帮扶为重点,不断做实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开展常态化送温暖活动,修订《金华市工会送温暖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扩大慰问范围、提高慰问标准、改进慰问方式,2022年全市工会共慰问各类群体3.38万人次,发放慰问款物912万元,其中慰问已建档困难职工196人次,发放款物125.73万元,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3000余人次,发放款物240余万元,慰问留金过年务工人员12306人次,发放款物256.89万元。创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行动,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活动,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走访慰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128人次,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12959人,参加一线职工疗休养789人,免费体检8258人,就业服务11894人次,就业培训916人次。拓展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电信网点、党群服务点和社会力量,建设服务站点379个,配置工会福利柜30个,解决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

以普惠服务为载体,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积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下岗职工为重点服务对象,系统谋划工会就业服务工作,2022年1至10月,全市开展职工就业服务7.2万人次,开展转岗再就业培训57场次,惠及职工3000多人次,培训后实现再就业875人次。构筑职工健康第二道保障线,妥善应对医疗体制改革、智慧医保、商业保险等对职工医疗互助参保带来的冲击,保结算、保参保,参保职工52.4万名,同比增长104%,全年累计报销2300多万元,惠及职工18.9万人次。同时,金华市总工会紧盯职工所需,整合社会力量,持续开展一线职工免费体检活动,全年为466家企业9万名职工提供免费上门体检服务,逐渐成为职工期盼、企业支持、社会认可的工会工作品牌。稳步推进疗休养工作,适应职工多样化、品质化需求,不断调整完善疗休养政策,截至去年11月底,已组织15.7万名职工参加疗休养,直接投入疗休养经费4.5亿元。投入594万元,组织5500余名一线职工参加免费疗休养活动,同比增长147%。持续加大职工疗休养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竞赛,目前,全市挂牌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17个、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43个。

以除险保安为抓手,不断巩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职能。摆上位置抓落实。坚决落实“五个坚决”要求,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金华市总工会与各县(市、区)总工会签订《2022年度工会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工作责任书》。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宣讲、大排查”活动,党组成员定期带队赴各县(市、区)总工会了解开展专项排查化解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1万余家企业排查,发现风险点207个,协商解决149件,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劳动争议调解52件、持续关注跟进6件。扭住关键抓落实。先后两次组织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形势、加强联防联动,不断强化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工作互动、联合处置。冉氏兄妹欠薪维权案获全国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优秀案例,东阳工会与检察院开展维护残疾职工合法劳动权益专项监督案获评全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十大优秀案例。突出重点抓落实。建立900余人的市、县、乡、企业四级工会信息员队伍。指导义乌市总工会探索建立信息员管理规定,先行先试信息网格化收集制度,在企业车间、班组或园区楼幢设立信息收集网格员。常态化做好信息收集、整合、报送等工作,市总工会信息报送工作得到省总工会主要领导肯定。主动参与欠薪检查,与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加大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力度,帮助维护职工特别是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将劳动争议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内部。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1月28日 A12版,卢奕仿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