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金华】星云大师与金华的故事


2月5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创办人星云大师安详离世。一生传奇不断,一生慈济众生,圆寂消息传来,两岸同胞纷纷哀悼追忆。

在金华,一些人与星云大师有过关联,或见过一面,或间接受过影响。一花一世界,刹那亦永恒,点滴过往,也能折射大师的魅力。


大师与婺剧


星云大师(居中者)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演职员合影


星云大师创办佛光山后,一直坚持用艺术弘扬佛法。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刻、语言、戏剧、电影等。他喜欢戏剧。知道他没有时间去现场看,一些朋友送他光盘,他通过DVD看戏。大师与婺剧,也有一段交集。

2014年上半年,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应邀参加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和第八届台湾·浙江文化节,巡回表演23天,受到热烈欢迎。2015年、2016年,浙婺接连到佛光山驻场演出。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晓平回忆,2014年,星云大师观看了浙婺的演出后,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并询问演职人员的伙食情况。当听说演职人员全程吃素时,星云大师说:“你们体力消耗大,和我们不一样,你们要加强营养。”他叮嘱如常法师(佛陀纪念馆馆长),请演职人员下山吃海鲜。

在佛光山传灯仪式前,星云大师又专门邀请浙婺在传灯楼为1000多位弟子演出,并向大家介绍王晓平团长以及婺剧的历史,专程解说了“婺”字的写法。他说:“浙江婺剧团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做过表演,表演水平非常高!我祝福你们这个团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他提议,由佛光山和浙婺组建艺术团,让婺剧到佛光山在五大洲的200多个分院演出,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后来,因为浙婺档期原因,没能达成合作。在《贫僧有话说》一书里,星云大师又专门提到浙江婺剧团在佛光山的演出经常爆满。

对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星云大师还赠与了两幅墨宝。

一幅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观看了陈美兰的《断桥》后,专门为陈美兰题写。大家耳熟能详的7个字,寓意深刻:第一重意思很好理解,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得经历一番磨难。第二重意思,陈美兰两度摘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梅花”名副其实。这句诗是陈美兰的真实写照,何尝不是星云大师的真实写照?他这一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经历多种磨难,终于换来佛光山的光芒万丈。

另一幅是“浙婺艺术馆”。在佛光山期间,王晓平向星云大师介绍了金华的历史文化,提及中国婺剧院要筹建婺剧博物馆,邀请星云大师到中国婺剧院举办“一笔字书法展”,并为婺剧博物馆题馆名,大师欣然接受。他说:“金华和高雄不远,只是隔一条‘河’,我们应该多加强联系,欢迎你们带更多优秀的剧目到台湾来,通过佛光山这个平台多宣传浙江,弘扬传统文化。有机会我一定到金华来观看婺剧。”这个心愿未能达成,但大师的墨宝被带回金华,相信不少金华人见过。在中国婺剧博物馆门口,“浙婺艺术馆”五个大字行云流水,颇有气势,落款“星云”。它见证了婺剧漂洋过海的影响力,见证了一位长者对婺剧的喜爱与祝福,也见证了一段跨越海峡两岸的情谊。

如今,斯人已去,题名留存,王晓平惋惜地说:“星云大师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始终坚持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亲,令人感念。”


大师与大陆访问团

湖海书院院长周寿伟(金华籍),诗人、作家,出版有《无界》《柔情江湖》和中英文诗集《在地球的那一边》等书。

2014年10月,他受中华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协会的邀请,前往台湾参加两岸文化经贸交流活动。然后,周寿伟和大陆一行人按约前往佛光山。

那段时间,星云大师身体欠佳,他坐在轮椅上强撑着与大家见面并赠送其书籍。佛光山慧伦法师向他们介绍了星云大师的佛学观和价值观。慧伦法师讲了很多,这么多年过去,周寿伟还清晰地记得,星云大师是一位非常有爱的人,也非常有正能量,他很希望两岸和平。

当晚,周寿伟住进佛光山,感受佛教圣地的气韵,并赋诗两首,均收录在中英文诗集《在地球的那一边》一书中。


佛光山的一夜

星云大师在高雄弘法的日子

使这座躁动的小城归于平静。

我们住进佛光山,也就

收拾一颗心到平常的哀乐中。

阿里山和日月潭已经退向

朦胧的黑夜,而我仍在回味

顶珠般的拉鲁岛,孔雀与蝴蝶,

美丽的白鹿是否还在那里酣睡?

那些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的人,

今夜在山上是否给我同样的梦。

人间的净土在每颗善心上,

为此,我早已礼敬这座山。


风城慢

人生之大病在于无明,

星云大师如此开示。

从佛光山一路到新竹,

我才有了一颗慢的心。

比辘轳慢,

比蜂蝶、花蕾也慢;

不想汲取心上的水,

也不采集其中的蜜。

我在风城吹透了,

如同蝉翼一般薄;

日新月新,近乎无视,

我只看着镜中人。

他会老去,像棵树,

一层层把年轮增;

也会重生,还是树,

一层层把年轮减。


大师与素未谋面的金华市民

家住市区婺州街的程肇荣今年80岁,他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书画报艺友会、中国书画家协会、金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多年,笔耕不辍。

虽然和星云大师相隔甚远,但大师的言行让他非常崇拜。“三好”“四给”“五和”等,他铭记于心。退休前,原工作单位组织赴台湾旅游,他想去拜见星云大师,但因事未能成行。

星云大师有许多精彩杰出的语录,劝人修行,发人深省,常常作为程肇荣创作书法作品的重要内容——“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以空为乐,以众为我”“真正的富有,是欢喜而不是财富;真正的贫穷,是无知而不是无钱”“给是高尚,舍是幸福”……这些名言,让程肇荣的晚年生活更加平静、豁达。

近日,听闻星云大师圆寂,程肇荣深感悲恸与惋惜。2月7日,他再次拿起笔墨,书写大师的两则语录——“满口的好话,满面的微笑,满手的善事,满心的欢喜”“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一笔一画,道不尽他的哀思……

人间的星云圆寂了,天上的星云不语,它们又大又古老又无际,照亮着广袤人间……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2月10日 A12版,记者赵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