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这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紧盯“一把手”和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刻不松“打虎”“拍蝇”,全市共立案3514件,党纪政务处分3535人,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
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董大健、金东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有钢,义乌市人大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贾文红……一个个典型案例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时刻警示党员干部不逾“红线”,不碰“底线”。
针对粮食购销、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我市注重腐败问题的综合治理。一年来,市县两级联动推进涉粮领域专项整治,共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143个,处置问题线索77件,立案57人,党纪政务处分52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各项数据指标居全省前列。
严的基调,还体现在防患于未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抓早抓小,运用“四种形态”处理7328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占比87.3%,层层设防管住绝大多数。
惩治腐败是手段,完善制度、促进治理、预防甚至消除腐败才是目的。为持续放大“三不腐”一体推进叠加效应,市纪委监委系统推进以案促治,创新出台《关于监督执纪执法“后半篇文章”“全周期管理”的实施意见》,集成现有以案促改的各项载体措施和制度要求,一体推进“查、剖、改”。全市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370份,推动案发单位健全制度430余项,达到“处理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效果。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一年来,我市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点面并进拓展廉洁文化宣传矩阵,持续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全市开展“清廉金华·映像”系列活动,举办首届“李渔杯”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全市清廉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大赛,打造星耀八婺“清风之旅”精品路线,进一步推动形成崇廉尚廉的社会风尚。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1月29日 A1版,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