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元代义乌文学家黄溍诗中的“法华山”在哪里?

元代义乌文学家黄溍有一首诗,题目很长,叫《游法华山回,宿楼氏书房。遥望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而未及至其处,赠同游傅生国章二首》。内容如下:

“其一,故庐湖水曲,门对法华山。百里空荒外,三峰晻霭间。倦游烦汲引,阔步强跻攀。老怯高寒境,非缘兴尽还。”

“其二,小憩虚斋夕,何人笑语同。青云一才子,白发两衰翁。节物逢春好,名区有路通。未能穷胜践,健走愧儿童。”

诗中的其他地方,如“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都能找到归属,只有这个法华山一时未易找到实处。

另外,同时代东阳人胡助撰的,记叙宋濂祖上在义乌活动轨迹的《宋氏世谱记》中也曾提到过这个法华山。宋濂的先祖宋荣“周广顺中又迁义乌覆釜山”“有经济才,通《尚书》《春秋》,学者私谥文通先生,葬法华山”。据此,这个法华山当在覆釜山的附近。

覆釜山我们是很清楚的,又称覆釜岩,即今义乌市上溪镇萧皇塘村后的萧皇岩。历代义乌县志俱有载。

那么法华山在哪儿呢?


幸好,黄溍自己对这次的“游法华山回,宿楼氏书房”的活动还有更详尽的记载。他的《黄文献集》中有一篇《楼文翁墓志铭》,详细记录了一个叫楼如浚的人和这次游山活动的关系。

楼如浚正是上文中提到的“楼氏书房”的主人。楼氏祖居义乌竹山里(后称智者乡,今上溪、夏演一带),早在“东阳郡”的时代便是金华的望族。著名的人物有三国时代吴国的侍中楼玄、散骑常侍楼畯、宣威将军楼陟,南朝时齐朝的给事中楼幼瑜、梁朝的侍郎楼偃等,都是在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一直到宋元之际,还家大业大,势力旺盛。

楼如浚自己其实并不姓楼,而姓童,是从“黄山”一带过继过来的。不过,他到了楼家以后光大门楣,楼氏的家产被他治理得日盛一日。不仅可以在灾年拿出粮食接济乡邻,而且曾“出粟二千余石,遣其子输官以助军饷”,是个典型的“富家翁”。他共有六个儿子,三个读书为官。其中的第三子楼士宝最为有名,是宋濂的好朋友,青年时代曾共同师从闻人梦吉、吴莱等。不过,他的运数并没有宋濂好,没有做出过什么成就即英年早逝。只在元末时任过偏远的“玉龙千户所管民司长官”。宋濂对他的感情很深,在为其所作的墓志铭中对其死几乎是呼天抢地,悲痛异常。黄溍这次游完法华山后,即下榻于楼士宝家里,不过这时他应该不在家,在“玉龙千户所”的任上。

黄溍与楼如浚本是故交,“不至君家,已二十有六年”。这次自然要好好地应酬一番,“张灯洒酒,促席道旧故”。据此,这座山又应当在上溪镇目力所及范围。


事实上,就在这篇文章中,黄溍指出了它的所在地,“今年春,傅生来自君所,邀予同游金华之法华山,升高望远,徘徊久之”。这个法华山原来是金华(县)的法华山,在今金东境内。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今源东乡与傅村镇北面的双尖山可以对得上。对此,《光绪金华县志》可以为证,其卷一“山川”条目,“法华尖,俗名双尖,为郡城之远祖山也”。原来如此!

法华尖或法华山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之所以叫法华,据说还和一座古老的寺庙以及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在《万历金华府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法华寺,在县东北八十里法华尖,宋大中祥符中,僧严法华者在山诵《法华经》,天华乱坠,是岁建寺赐名。”多美的画面!原来叫“法华”的不光光是这座山、这座寺,还有这个人。我猜这个叫严法华的和尚当年在山上念经时多半猜不到这个结果。这真是一场感天动地的“行为艺术”,成就了一段伟大的传奇。


法华寺,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被讹称为“花花寺”了。

民间传说这个寺庙里的和尚并不正经,会“偷婆娘”的。而且寺中还设有陷阱,残害过很多香客。总之凶险异常,所以后来被皇帝派人给“抄”掉了。说得跟真的一样,让人百口莫辩。

不过,我觉得“花花寺”名称其实挺好的。比原来严肃的“法华”,更能体现佛家的哲理与意趣。大千世界,花团锦簇,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用花来比喻的。硬要纠正也没必要。


与黄溍一起登山的,还有一位傅藻。

傅藻,字国章。他也是宋濂的同学,曾共同求教于黄溍的门下。黄溍视之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明初曾任翰林编修、监察御史等职,得到朱元璋赞赏,也是当时本地文学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傅藻的母亲也姓楼,也许就是楼如浚的亲戚。

与黄溍和楼如浚都为鬓发花白的老翁不同,傅藻这时还很年轻,才30岁出头。大好的前途还未展开。所以黄溍才会说“青云一才子,白发两衰翁”。而黄溍这时已78岁高龄了,还能上“花花寺”,也已经非常难得了,可称健硕。至于那位殷勤款待他的楼老先生年纪更大,已经85岁了。本来他们还相约第二天再去诗中提到的其他名山去玩。没想到当年农历的五月,这位老先生就先过世了。时为元末的至正甲午(1354)之春。再过三年,黄溍也要告别这个世界了。

人事的代谢是如此之快。

转自“金彩云”APP,高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