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事】何氏三杰的家国情怀


金华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古名盘溪村,自宋代以来,盘溪何氏家族聚居于此,“明德惟馨,贤廉传家”家风传承30余代,有“理学世家”之美誉。何氏家族名人辈出,南宋理学家何基(1188—1268)学识渊博,一生“尚礼义不尚权谋”,为金华学派和朱熹理学传承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与王柏、金履祥、许谦并称“北山四先生”,列从祀孔庙的金华“五贤”之一。何氏后人以何基的贤德思想为根基,以“养贤才”“议贤能”为核心编著家规《何氏家训》,影响深远。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金华何氏家族又出现了三位杰出人物:何炳松(1890-1946),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翻译家,爱国人士,被誉为与梁启超齐名的“中国新史学派奠基人”;何炳棣(1917-2012),何炳松的堂弟,1945年赴美留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获博士学位,在中国明史、人口史、农业史及老子、《孙子兵法》研究上成果颇丰,贡献突出,是首位华裔史家,也是至今唯一一位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何德奎(1896—1983),何炳松、何炳棣的堂侄,1931年任公共租界工部局首任“华人总办”,凝结多方力量为国人争取权益,为抗战岁月中的民族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副市长,1977年被增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并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是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金华一门多杰的家族典范,被后人并称“何氏三杰”。


德业双修的金华骄傲


金华自古文风鼎盛,文脉绵延,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作为“北山四先生”之一——何基的后裔,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传承金华“兴文重教”精神及何氏淳固笃实家风,自幼勤学苦读,在求学过程中淬炼崇高品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为三人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翻阅三人的求学之路,不禁对这三位“超级学霸”肃然起敬。

何炳松,13岁高中秀才,同年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读书。16岁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升入正科。22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省府公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23岁考入威斯康星大学,读历史学和政治学。24岁成兼职助教,负责收集有关远东及中日关系的资料,25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转入普林斯敦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26岁获硕士学位归国。

何炳棣,17岁上清华大学,就读历史系。21岁大学毕业后前往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27岁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35岁获颁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48岁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何德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21岁以教育部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26岁担任哈佛中国同学会会长。

除了学术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外,三人都具备高尚的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怀。三人虽有赴美留学经历,但始终反对崇洋媚外,坚持中西文化交融,将西方学术成果及留学经验转化为助推民族复兴的动力。三人始终心怀祖国,情系家乡,在国家民族的危难时刻,为我国的教育、文化、史学、经济等领域竭尽所能,作出重要贡献,彰显了刚正不阿、敢于斗争的铮铮铁骨与高风亮节,成为金华人求学报国、爱国爱乡的典范。


“汉曹不两立,忠奸不并存”

1935年7月,中华民族危机深重,国家内忧外患。45岁的何炳松临危受命,出任暨南大学校长。上任后,广纳贤才,兼容并蓄,全力整顿校风校纪,提升教学质量,带领学校迅速步入正轨。何炳松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最重要位置,支持爱国运动。

他在暨南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要造成复兴民族的斗士,不要造成争权夺利的政客”,并提醒师生“现在国事阽危,困难危重,我们应如何发奋图强,努力奋斗,以拯救国家,以复兴民族”。他倡导学术自由,坚持爱国立场,与师生一起在困境中抗争,以非凡勇气与智慧坚持办学助学,迁避战乱,筹建分校,为暨南大学在烽火岁月中屹立不倒、弦歌不辍倾注大量心血,亲笔题写校训的“忠信笃敬”,至今引领暨大砥砺前行。

1940年3月,汪伪政府成立。上海市伪政府下令上海学校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当时陷身孤岛的院校,大多慑于敌伪淫威,莫敢反抗。面对敌伪势力的猖獗气焰,何炳松却毫不畏惧,以“汉曹不两立,忠奸不并存”表明拒绝放假立场。短短10字,铿锵有力,彰显了他与日寇、敌伪誓不共存的态度和绝不附逆的浩然正气。

何炳松对故乡金华有深厚的感情,对金华学派和吕祖谦研究颇深,曾有心编写《吕东莱年谱》,惜因病早逝,未能完成。1936年11月,何炳松专程回金华参加母校金华中学成立35周年大会并作《金华的学风》专题报告,用“耿介清苦”提炼金华学派的精神,呼吁将其发扬光大。


叔侄联手在抗战中助学


何炳松的堂侄何德奎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爱国人士。

1931年,英、美两国控制下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增设永久性的华人“会办”,何德奎为首任“华总办”。他坚持“要在中国的地方为中国人办事”,利用身份竭尽全力为中国人争取权益,在争取华人教育自主权、掩护抗日部队撤退、释放抗日官兵,捐款救济难民、助推民族工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秋,法国驻沪总领事以学校涉及政治为由,强令除交通大学外所有战时迁入法租界的公私立大学全部迁出,租界内各学校惶恐失措。何德奎积极相助,与暨南大学校长、堂叔何炳松联手助学,连续多日忙碌奔波,帮助暨南大学租得公共租界康脑脱路528号一所教堂楼上几层作为校舍,暨南大学师生当月全部迁入,恢复办学。

得到二人相助的还有“何氏三杰”中的何炳棣。据何炳棣在《堂弟记忆中的何炳松》一文中描述,他于1937年夏秋之际辗转到上海,本想从上海前往长沙求学。年纪长他21岁的堂侄何德奎劝他留在上海光华大学借读一年,慷慨地帮他缴了学费并答应担负一切生活所需开支。何德奎家人多,房子不够住,于是何炳棣就在堂兄何炳松位于上海的寓所中住了几个月。

何炳松英年早逝,何炳棣1945年后定居美国,因此,何炳棣上海求学期间在堂兄何炳松家借住的几个月,极有可能是何氏三杰共同相处的唯一短暂时光。


300多件珍贵文物捐家乡

2006年,金华市委市政府为表彰“何氏三杰”的杰出贡献,弘扬传承“何氏三杰”的贤德家风、高尚品格及爱国主义精神,决定在市区古子城历史文化区范围内建造“何氏三杰陈列馆”。

身居美国的何炳棣,听闻喜讯后表示全力支持,迅速与何炳松、何德奎后人沟通,谋划助推举措与回国安排,并表达了愿向家乡金华无偿捐赠文物的意愿。

当时,对何氏三杰陈列馆予以重要帮助的还有何炳松的二女儿何淑馨。时年82岁的她积极整理父亲遗物,收集父亲留下的相关文稿、照片、资料、证书等,多次对接暨南大学及暨南大学海内外校友会,四处奔波,劳心劳力,并表示愿意将父亲的大部分遗物无偿捐赠给故乡,了却父亲生前想把遗物留在家乡的心愿。

2008年初,何淑馨将何炳松生前使用过的印章、钢笔、烟嘴、砚台、香炉、名片等物品以及《何炳松文集》《暨南学报》《浙东学派溯源》等文史资料无偿捐赠给金华市博物馆,总数超过260件(套);何炳棣无偿捐赠给金华市博物馆的50多件(套)文物、藏品从美国漂洋过海运抵家乡,其中包括何炳棣的证书、奖状、出版书籍以及使用过的电子设备等,还有珍藏多年的吴昌硕的国画、一直挂在书房的好友胡适的字以及一块长约50厘米、重达7.5公斤的玉雕——“九螭戏珠”。



2008年5月20日上午,何氏三杰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91岁的何炳棣、83岁的何淑馨及何氏三杰后人参加仪式并参观展览。当天,金华骄阳似火,何炳棣一身正装,在烈日下作演讲,全程站立。91岁高龄的何炳棣思路清晰,妙语连珠,依然有非同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记忆力,甚至连自己某一篇文章的发表日期都记得清清楚楚。讲话中,除了阐述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新观点及深刻认识外,还多次提及故乡,提及对何炳松和何德奎的怀念。他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虽出生在天津,在北方成长,却依然深受家族传统理念及贤廉仁义家风影响,传承了勤耕好学、爱国爱乡的优良品质,从少年立志到青年发奋,始终都以何炳松为榜样。结尾处,他特意强调了对祖国的深情,对家乡金华建设发展的关心。最后他笑着说道:“这次时间安排得紧,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希望能再回来多走走看看,再多给金华捐些文物。”

何炳棣回美国后,曾多次向家人表示希望落叶归根,回金华居住,金华方面也积极做好准备,但由于身体原因,憾未能如愿。2012年6月7日,95岁的何炳棣在美国逝世。

一门三杰,金华荣光,爱国爱乡,世人敬仰。2016年10月11日,中央纪委官网在首页显要位置推出金华何氏好家风好家规系列报道,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栏目中,以文字、视频、图解等方式,全方位诠释了金华盘溪何氏“明德惟馨、贤廉传家”传世家风和“勤俭继世、耕读传家”的实践和影响,将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三人列为才学兼优、学高身正的典范。何氏三杰留下的不仅是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其求学报国、心怀人民的高尚品格是金华学派核心思想的延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金华精神的生动体现。何氏三杰的品格与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金华人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为祖国、为家乡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3月20日 A11版,李赞  市文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