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市“动物界”好事连连,先是在东阳江金东区澧浦镇江段,发现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再是婺城区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拍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其中,“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在金华是首次发现。
今年3月3日,是第10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在我市有哪些国宝级野生动物呢?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89科404种,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占全省的51.14%,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有80多种,如黑麂、中华穿山甲、白颈长尾雉、青头潜鸭、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
近年来,金华市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据统计,2022年,全年共接到群众关于野生动物的举报就有650余起,救护野生动物50余种470多只(条)。
“今年前两个月救护的野生动物,已有10余种80多只(条)了。”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负责人谢纯刚说,随着政府保护措施的深入,生态环境的优化,我市物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位于食物链底端的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如野猪、野兔、黄麂等。鸟类种群的恢复是最明显的,农耕时节,在农田里经常能看到鹭鸟成群的画面;冬春季节,城市里也能看到成群的丝光椋鸟;前几年不常见的老鹰现在在山区也经常能见到,每年救护受伤的猛禽数量也不少。
但是,位于食物链顶层的大型兽类以及两栖爬行类数量未见明显恢复。上世纪50年代,在北山和南山相继发现过华南虎、云豹等动物,现在都难觅踪迹。就连小型的猫科动物也发现不多,去年只在永康拍到过小型猫科动物豹猫,目前连金猫都未发现。
此外,两栖爬行类,如蛙类、龟类等物种,在野外依旧不容易见到,尤其是龟类。
记者了解到,除了动物,我市还拥有维管束植物251科2540种,占全省种数的46.18%,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0余种,如银缕梅、香果树、永瓣藤、大盘山榧和兰科植物等。
谢纯刚表示,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栖息地至关重要。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向社会呼吁,不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不食用陆生野生动物,不破坏野生植物资源,以此来保护我们共同的朋友。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3月3日 A5版,记者 吴越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