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琵鹭和苍鹭 陈嘉伟 摄 东方白鹳 孙宇凡 摄
从古至今,观鸟之于金华人,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热爱。金华写鸟的诗人里,最有名的当属张志和,他的《渔歌子》至今仍广为传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鸟儿自由,春意正浓。
如今,金华不仅拥有一批观鸟爱好者,还有一大波观鸟胜地。前阵子,兰溪兰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获评首批“浙江省观鸟胜地”,为库塘型湿地观鸟点。
兰湖为何会成为金华唯一的省级观鸟胜地,它胜在哪儿,可以观到哪些鸟?不妨跟着记者一探究竟。
从养殖场到省级旅游度假区
苍鹭 戴晓峰 摄
4月的兰湖,草木都是新的,刚发出的银杏叶嫩绿娇柔。阵阵鸟鸣声不绝于耳,不似“叽叽喳喳”的吵闹,是“啾啾”的可爱,婉转动听。
听得见声,却寻不见鸟。想来,王维说的“时鸣春涧中”,大抵如此。然而,10年前,人们在兰湖是看不到这般景象的。
2012年4月,兰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成立,但当时的环境实在和度假区沾不上边。
兰湖位于兰溪市上华街道,养殖业是上华的传统产业。彼时,兰湖还是一片养殖场,随处可见猪圈和鸭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还有不少私搭乱建的现象。
“一个字,臭。”吕辉是兰溪市兰湖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至今记得2012年刚来兰湖办公的那段日子。“窗户都不敢开,风一吹,空气里都是臭味,水浑浊到看不清。”说这话时,吕辉的表情和当时的心情一样苦不堪言。
吕辉回忆,那时的兰湖就像一个巨大的污水池,除了养殖产生的污水,周边的生产、生活污水也都直排于此,污染严重。“水质为劣V类水,生态环境很差。”这样的环境,人不会来游泳,鸟自然也不会在此栖息,“水里只有胖头鱼,湖边看不到一只鸟。”
彼时,大刀阔斧搞建设的兰湖,恰好赶上浙江开展“五水共治”行动。在全市的统筹下,当时的兰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指挥部与兰溪当地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一起,结合兰湖景区建设和“五水共治”,开启了一场动人心魄的逆袭之旅。
“我们关停了223家养猪场、12家鸭场,把肥水养鱼改为清水养鱼,对库区进行清淤轮疏,所在辖区上华街道后来还开展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吕辉说,在人为治理和自然修复的双重作用下,兰湖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概是2016年,陆续有人来兰湖游泳,也渐渐地能看到一些鸟。”吕辉介绍,如今,兰湖水质常年保持在III类以上。“现在的水很清澈,能见度有1米左右。”
采访时,记者所在的雅舍就是由原来的鸭舍改造而来。湖面上,有几只像鸭子的水鸟正凫水嬉戏,不时发出“磕磕——”的叫声,突然又扑通入水潜游,可爱极了。
经专业人员鉴定,这些水鸟名叫小䴙䴘,最善游泳和潜水,它还有个外号叫“王八鸭子”。
已监测记录鸟类19目51科152种
在多年修复与保护、绿化与美化下,兰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里的“好”,人说了不算,鸟儿最有发言权。
记者从兰溪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了解到,兰湖的鸟类种群数量大、多样性高。目前,在兰湖及周边区域监测记录到鸟类19目51科15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25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为彩鹮、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国家二级22种,如鸿雁、小天鹅、白琵鹭、白鹇等。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是兰湖最佳观鸟时间。
今年1月4日,兰溪观鸟爱好者陈嘉伟在兰湖发现了4只东方白鹳和35只白琵鹭,这是兰溪首次发现东方白鹳的身影,在金华虽不是首次,但也十分罕见。
“听金华观鸟群的群友说,兰湖很适合观鸟,没想到第一次去就看到了东方白鹳,把我激动坏了。”在兰湖的几次观鸟,陈嘉伟共记录鸟类9目15科26种,数量达800余只。
对鸟儿来说,兰湖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记者请教了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主任、生态学博士叶铎。
首先了解一下湿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功能和作用很多,比如提供生物栖息场所。这就解释了湿地为何被誉为鸟类的乐园,因为这里有吃、有喝、有住,还能躲避天敌。
“湿地生态系统对鸟类至关重要,兰湖水域辽阔,有很多滩涂和湖心岛,利于鸟类停歇,可作为候鸟迁徙时的落脚点。同时,兰湖及周边的滩涂、农田、鱼塘等生态系统,能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叶铎表示,兰湖拥有3000多亩静水湖面,半岛众多,且植被类型多样,这些天然优质生态资源是吸引鸟类栖息于此的重要原因。
采访时,记者提出疑问:“迁徙途中,鸟类如何知道兰湖适合栖息?”
叶铎说,鸟类选择兰湖经过了重重筛选。“在空中,它们可以清楚地看清水面,知道哪里有吃的,是否适合游泳和休息,挑了很多地方并确认安全后才选择这里。”另外,如果它们今年在这里生活得不错,明年可能还会再来,甚至拖家带口。“像领头的大雁,它知道哪里好,迁徙时就会领着大家去那里。”
可见,鸟类也是有朋友圈的。若是它们今年在兰湖吃住得好,回北方时还会把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亲友,来年带着家族越冬于此。
绿头鸭 戴晓峰 摄
浙中地区重要的观鸟胜地
兰湖成为观鸟胜地看似无心插柳,却处处有迹可循。
兰溪市赤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志忠告诉记者,他们一直以来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特别是鸟类的保护。“早些年,鸟多了后,有人在这里偷支起捕鸟网,我们的巡逻队发现一个拆除一个。”
2019年,兰湖成立鸟类保护领导小组,并制定《观鸟守则》,同年还举办了首届观鸟节暨兰湖“爱鸟周”宣传活动;今年又组织了首届观鸟比赛。
除了保护鸟本身,兰湖也特别注重鸟类栖息地的保护。2021年,这里开工建设引衢入兰工程,并于2022年底建成,通过利用自然水系将衢江Ⅱ类水引入兰湖,以提升水质,改善鸟类栖息环境。
本次公布的首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名单里,兰湖记录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并不算多,另外金华并不只有兰湖这一处地方适合观鸟,为何兰湖能入选?
叶铎解释:“浙中地区是本地留鸟栖息地以及候鸟迁徙途经地的重要节点,相比金华其他地区,兰湖辽阔的水域和周边的农田生态系统,非常利于鸟类栖息,彩鹮、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白琵鹭这些明星鸟种的出现,也传递出一个讯息,那就是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今后会有更多鸟来到这里。”
因此,从生态上看,兰湖是浙中地区留鸟乐园以及候鸟迁徙途经地的重要驿站;从地理区位看,眼下需要一个观鸟胜地来维护浙中地区的鸟类生物多样性。毫无疑问,兰湖是最佳选择。
目前,兰湖已建设观鸟屋2处,修建有观鸟塔和观鸟台,并配备了专业的观鸟望远镜,另外还开辟了多条观鸟线路。
蒋志忠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与浙师大等高校合作,编印鸟类图册,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工作。同时,继续加强生态修复,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促进度假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观鸟与护鸟共赢。
普通鸬鹚 戴晓峰 摄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4月14日 A11版,记者 徐桢瑾 实习生 张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