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办在省主席公馆的《浙江潮》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火开始燃向浙江大地。国民党浙江省级党政军机关迁移至金华和永康方岩。金华成为浙江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酒坊巷里,人潮涌动。国共两党要员、各地抗日救亡团体的领袖、文化界知名人士、进步学生,他们从上海、武汉、嘉兴、无锡等地汇集金华,聚集在酒坊巷中。人们传递的是抗战消息,议论的是抗战话题,呼喊的是抗战的口号,表演的是抗战节目……烽火连天,抗战、抗战,小巷在怒号呐喊。

浙江省政府迁来金华,时任省主席的黄绍竑即住在酒坊巷34号(胡步蟾故居的对面,即现戚家酒馆浮雕北端,上世纪50年代初,因军营改建被拆除)。这原是金华名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人望先生的私宅。黄人望将老少安排回老家曹宅大黄村居住。自己与吕公望一起大力兴办难民工厂,以工代赈,收容、安置大量难民,并将此住所让给黄绍竑作公馆。



黄人望住宅为二幢并合一起结构完全一样的中式房子。正房呈两个回字形,大天井,边为厢房,雕梁画栋,柱粗可双人围抱,红漆地板。房屋占地面积很大,前面有大花园,内有奇花异草、名贵花木、石坊牌匾。后面有很大的菜园、水井和果园。在幽幽小巷里,环境十分优美,适合居家、也宜办公。抗战形势越来越紧张,12月24日杭州沦陷。为防止日机的狂轰滥炸,黄绍竑迁住罗店。公馆改为《浙江潮》杂志社址。(现《浙江潮》石碑位置不准,应南移。)

《浙江潮》,创刊于1938年2月24日,发行量曾超过10万份。该刊在黄绍竑支持下,作为浙江省政府主办的刊物,聘请进步人士严北溟任主编兼发行人。严北溟受命筹办《浙江潮》,即与中共党员、学者杜国庠先生商定编辑方针及开始几期的内容。那时,杜率领的战地服务团,有不少包括林默涵、王亚平等在内的中共党员和进步文化人。他们都表示尽力支持办刊,通过各种关系,不少中共党员进入编辑班子。先后担任编辑的有郑洪范、翟毅、王平夷、葛琴、李士俊等10余人。同时广泛联络社会上的中共党员和知名学者、作家,建立了实力雄厚的写作队伍。其中,在金华的有骆耕漠、邵荃麟、陈虞荪、石西民、王亚平、麦新、何家槐,远在西南的有胡愈之、夏衍、千家驹、范长江、乔木(乔冠华)、恽逸群等。这样,《浙江潮》实际上是国共合作,实现统一战线的刊物。


开始几期稿子很快备齐,刊物的印刷却成了问题。当时,金华唯有《东南日报》和《正报》的两家较具规模,但都受国民党CC系控制不愿承印。严北溟只得千里迢迢赶到温州一家印刷厂印刷。在温州印了6期后,就近转至丽水新办的浙东印刷厂印刷。1938年下半年中共浙江省委文委成立,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好《浙江潮》。1939年1月起,该刊在金华印行。

《浙江潮》为综合性时政刊物,16开旬刊,第7期后曾改周刊,第90期起复出旬刊。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全民抗战,兼顾国际形势和战时浙江政治、经济工作。除社论、短评外,设有“时事报告”“专载”“通讯”“文艺”等专栏,还出过10期副刊《浙江妇女》。

《浙江潮》办刊宗旨在创刊号《潮头语》中即有明确的宣示:“《浙江潮》将以奔腾澎湃的雄姿,排山倒海的气势,推动浙江三千万民众踊跃参加抗日自卫,以争取最后胜利。它象征着这一个伟大的全民抗战狂潮的到来。”

创刊号上发表严北溟的《动员民众论》强调,抗战必须动员民众,动员民众必须从解除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疾苦着手。具体来说,就是要澄清吏治、铲除贪污,减轻田租和严禁一切苛捐杂税、拉夫,并优待出征军人家属。

《浙江潮》所刊文章大多有事实有观点,针对性极强,而且题材内容也很广泛。就国共合作、团结抗日问题,严北溟曾撰文说:“由国民党‘领导’民族革命战争,是对外排除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不是说要对内消灭一切异己的党派,‘领导’两字根本不应含有消灭其他党派的意思”。

著名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词作者麦新的专论,深刻剖析了当时的不合理现象:在广大的战时乡村里,“有力者出力,还要出钱;有钱者不出钱,还要捞钱”。该刊还连载《土肥原与汪精卫》一文,这是夏衍在上海的见闻记。文中披露汪氏与日本特务机关勾结内幕,对投敌汉奸作了无情的鞭挞。该刊过后又发表社论,题为《扑杀此獠——汪精卫》。范长江也曾撰写了《日本咽喉的溃烂症》,进一步指出日本“要叫自己压迫的奴隶,来保卫自己的生存”,而“主奴难两全,是历史通则”。

该刊不少评论包括社论,都是严北溟亲自执笔的,除了从不同角度论述国内抗战的文章外,他还写过多篇国际专论。如《目前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观测》《苏联与大战》等文,就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特点,以及交战国阵容、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外,中共省文委书记骆耕漠的《拥护浙江省新的政治纲领》、东南文委书记邵荃麟的《一年来浙江文化运动的回顾与前瞻》、葛琴的《除奸声中周作人被刺》等文章的刊发,特别杂志全文发表了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名义,在浙江省军管区教导总队所作报告《建军的重要性和社会军事化的实施》,引发关注。

为了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广泛团结抗日力量,《浙江潮》还经常以编辑部名义举行座谈会、报告会、读者会、时事讨论会。

1938年10月曾以秋游活动之名,在北山双龙洞举行通宵达旦的时事座谈会,参加青年民众多达200余人。会上骆耕漠围绕“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这一中心思想作了长篇演讲。严北溟也作了题为《国际形势和中国抗战前途》的报告。此外,还有表演“九·一八”等抗战文艺节目。整个会场上“洋溢着同仇敌忾,抗战到底,誓必取得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强烈爱国主义气氛”。尔后,又在《浙江潮》等刊物上发表“北山之游”专题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40年,国民党反共活动不断加剧,《浙江潮》政治环境日益险恶。1941年1月20日,出至128期停刊。25日晚,国民党军统特务搜捕办刊的中共党员,李士俊、沈任重等被捕,后严北溟也被迫离金。

1944年3月,在龙泉主持《浙江日报》的严北溟,重新出版《浙江潮》,为半月刊。他在《复刊辞》中称:“过去的《浙江潮》是迎接抗战的高潮而诞生;今天的《浙江潮》则为推动胜利的高潮而复活。”复刊后的《浙江潮》,出至1944年5月20日的第6期。

史海沉浮,省主席公馆早已变样,《浙江潮》却仍以汹涌澎湃,排山倒海之势影响着一代代人。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4月14日 A12版,胡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