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七百多年前的诗歌盛会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浦江仙华山下曾经发生一起十分有意义的文学活动。这就是退休回家的南宋知县吴渭等人发起的诗歌比赛。清嘉庆《义乌县志》卷九《宦迹》载:“吴渭,字清翁,浦江人。令义乌。退居。至元丙戌开月泉社。”


遗老发起诗歌大赛

吴渭解职回家,延请遗老方凤、谢翱、吴思齐等来自己家,开社命题,鉴别作品的高下,发榜公示奖励,是当时的一件盛事。

吴渭邀请的几位南宋遗老:浦江的太学生方凤,此人曾经积极上书南宋朝廷,陈御敌之策,元兵南下后隐居于仙华山下,在月泉之畔著书耕学;谢翱,福建人,曾任文天祥部下参军,兵败之后到浦江访问方凤;吴思齐,永康南宋状元陈亮的外甥,宋亡,不愿仕元,来浦江寻访好友;义乌人刘应龟,当时的月泉书院山长。此事光绪《浦江县志稿》有载:“浦江吴清翁尝结月泉吟社,延请乡遗老方凤、谢翱、吴思齐辈,主于家。”

遗老们凑在一起,就发起一次南方数省的诗歌比赛,向浙江以及相邻的省份发出邀请函。此事,明朝万历时文人、江苏江阴李诩所著《戒庵老人漫笔》也有记载。



诗赛内容是田园

月泉吟社作了几项规定,于当年十月六日发通知,第二年正月十五日收卷,月终出结果。请各地吟社用楷书书写在纸上,以便誊写出副本。写清楚自己的住地,以便发赏品。比赛结果定于次年三月三日揭晓,赏品和诗册一起分送。

关于参赛诗的内容,指定春日田园的题意。所谓田园杂兴,凡是田园间的景物都可以题咏,不要抛却田园。诗的体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四句属于兴,此题就要在春日田园上作出杂兴,而不是把杂兴二字硬贴上去。规定得很具体,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避嫌。元代的文字狱十分厉害,参赛作品中绝对不能出现明显讽刺时政的东西,这也是为了让比赛顺利进行,不会惹官方注意。还确定诗的评比标准,只收五言七言律诗四韵,其余体裁不取。

比赛共收到2735份卷,选中280名,三月三日揭榜,最后从中选出60人授以奖品。


部分义乌人获奖作品有记载

《月泉吟社集》原书我没看见过,但是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载了部分义乌人的作品。

第二名是义乌的冯澄。“编兰春思倩吟鞭,著面和风软似绵。黄犊乌犍秧过候,雄蜂紫蝶菜花天。把锄健妇踏烟垄,抱瓮丈人分野泉。忙事兰心在何处,流莺不听听啼鹃。”诗人关心农民的春耕,既有诗意,又有美丽的春天景色,十分自然和谐。

第八名是义乌陈尧道的五言诗。“化日村田乐,春风耕织图。秧肥蝌蚪动,桑暗鹁鸠呼。罢社翁分胙,占簪媪得符。傍花随柳处,此事不关吾。”此诗描绘了一幅耕织图。

第二十三名是义乌的吴贵叔。“野水浑边戏乳鹅,疏篱缺处晒耕蓑。草青随意牛羊卧,门静无人燕雀多……”评语说此诗全篇都是杂兴本色,而田园掺杂于其中,没有一句陈腐的语言。

第三十一名是义乌的陈舜道,他的诗首尾有10篇,题上生题,摹写各尽其妙,首尾呼应,开头与结尾都用“春来非是爱吟诗”,后一句诗是田园漫兴时,或为“乐兴时”“饮兴时”“懒兴时”“引兴时”“寄兴时”“乘兴时”“遗兴时”“尽兴时”“感兴时”,只改一字,把不同的时间和心情写出来了。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是古人常常用的写作方法,用得好,就像现代歌曲尾声重复那部分一样。

清嘉庆《义乌县志》卷二十二《七律》选用了七个诗人的八首诗。即冯澄、陈舜道、吴贵叔、陈希声四人的五首诗。还刊登了刘应龟、许元发、徐端甫的诗。刘应龟的诗是这样写的:“独犬寥寥昼护门,是间也自有桃源。梅藏竹掩无多路,人语鸡声又一村。屋角枯藤粘树活,田头野水入溪浑。我来拾得春风句,分付鸥莫浪言。”写得十分有趣。

许元发的诗:“片云岂是出山时,曾被东风误一吹……”写出了义乌的风光像辋川那样美,这首诗在比赛中列第三十四名。

徐端甫的诗:“晓出东郊跨蹇驴,弄晴微雨润如酥……”动静结合,画出了田园风光。这首诗列三十七名。

另外,我还在《元诗纪事》卷六十中查到义乌胡南和刘应龟的诗。胡南的五言诗列二十四名:“世数有迁革,田园无古今。鸟喧争树暖,牛倦憩墙阴。水活土膏动,风微花气深。渊明千古士,伫立此时心。”刘应龟的诗是:“耕馀树有牛磨痒,税足溪无人照瘢。青春却付鸣鸠管,白日全输卧犊间。”此诗为诗赛第五名,可能有缺失。


为啥义乌人获奖多

月泉吟社此次受赏的诗中,义乌有9人10卷23首诗受赏,受赏的数量和卷数都很突出。当时刘应龟的诗名列第五,但因曾任月泉书院山长,便不列入颁奖名额,实际上刘应龟当时已隐居义乌石门山,后来又补上。所以正式公布时,刘应龟的诗未标出名次。

赏品是第一名赏公服罗一缣七丈,毛笔五贴,墨五笏。第二名赏公服罗一缣六丈,毛笔四贴,墨四笏。第三名赏公服罗一缣五丈,毛笔三贴,墨三笏。第四名至第十名,各赏春衫罗一缣,毛笔二贴,墨二笏。前五十名都有赏。得奖的和榜上有名的,都送新诗一册。所费虽不多,也是吴渭等人筹集来的。

浦江、东阳、金华等县一般只有一两个人的一首诗中奖,杭州也只有两人的诗受赏。可见吴渭等人评比极为公正,并没有偏向发起人的所在地。义乌之所以得奖的人多,是由于义乌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家乡,爱好诗歌的人多。从宗泽,到金涓、何恪、喻良能、喻良弼、徐侨,都是比较有名的诗人。另外,可能与吴渭在义乌任过知县,这些得奖的诗人许多是他的学生。这些人若不是宋元换代,肯定会有几个中举。只是不愿仕元,就在诗词上下功夫。南宋灭亡后,这些人对前朝原任义乌知县的号召十分亲切。义乌青岩刘人刘应龟曾游太学,后官至杭州学正,回乡后从事文学和教育工作,黄缙就是他的学生。所以后来义乌出现黄缙、刘祖尹等一大批诗人。

这次诗赛的另外一个价值是用诗歌的方式描写了宋末元初江南的乡风民风,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农事劳作,祭祀过节,农民的饮食习惯,耕作习惯。

明末清初,义乌诗人吴之器与陈大德、章有成、龚士骧等六七人,不满清政府,发起在金华八咏楼歌吟,满街大声吟唱,也与月泉吟社类似。

2015年,义乌开始举办骆宾王品牌诗歌赛事,产生了良好影响。2017-2018年又举办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再坚持几年,义乌一定会建成诗歌重镇,再现诗歌繁荣局面。

转自《金华日报》2023年4月17日 A11版,张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