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安全”系列问政(二)|

从农田到餐桌,如何筑牢农村食安防线

“守护舌尖安全”系列问政(二)|

发布日期: 2023-06-02 08:4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陈芮 浏览量: 字号:[ ]

食品安全无小事,一粒米一桌餐,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农村市场为市民购买食材以及食品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它所产生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5月31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守护舌尖安全”系列问政第二期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茂均,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合同监督管理处处长李西立,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处长朱昶,市农业农村局安全监管处处长吴双云做客融媒体演播室,就农村食品安全话题与市民在线交流。

农村市场食品 安全仍有隐患

主持人:在日常检查中,农村市场上存在哪些食品安全隐患?

朱昶:现在农村市场上主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有:侵权“山寨”、“三无产品”、超过保质期以及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平时我们的食品抽检中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格。

主持人:农村农贸市场、临时蔬菜交易点的食品安全如何防范?

朱昶:近年来,我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农村马路市场与临时交易点很少或消失不见,大部分农村集市都是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经营。汤溪、白龙桥、罗埠等乡镇的农贸市场由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汤溪镇把汤溪果蔬临时交易点委托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托管后,每天都安排人员进行定性抽检,对农残等进行快速定性检测,若检测发现有不合格的,马上下架处理,并马上进行溯源,通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复检。针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也开放投诉举报通道,一是在农村农贸市场与临时交易点都有举报投诉箱,公示举报投诉电话,12315与88900000电话24小时接受消费者投诉举报。我们呼吁消费者去有证的商超或设有检测室的农贸市场购买,尽量不去马路路边摊消费。

主持人:农村市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如何搞好市场环境卫生?

李西立:一是增强经营户和消费者的自觉意识;二是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加强管理;三是推进市场由专业化管理团队(如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托管。

主持人:天气逐渐炎热,农贸市场如何严把食品安全关?

朱昶:我们要求农贸市场业主严格落实生鲜食品的索证索票及食品溯源工作,对往年抽检中发现的重点品种中易超标的要加大抽检力度。对有条件的市场业主经营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如加装空调,增加冰柜、保鲜柜等设施设备。经营户改善提升生鲜食品的保管条件,如肉禽类制品、豆腐等高温易坏物品最好保存在冷藏柜。加强部门合作,与农业农村部门加强食品流通领域与田间地头的监管。抓实突出问题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农村地区、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重大节假日期间等重点时段食品销售安全隐患的排查,督促食品销售企业严格落实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要求,巩固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工作成果。以近年来省市食品安全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集中的领域,抽检不合格率较高产品、场所、区域等为重点,持续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等专项整治,通过部门横向联动、系统上下联动形成整治合力,有效破解顽疾,切实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能购买吗

主持人:农产品从菜园到菜场,会经过哪些环节的检测?

吴双云:农业农村部门两个环节的检测,即生产基地的日常检测和上市前产品质量检测。我市每个蔬菜生产基地都面临部、省、市、县、乡五大监测,其监测种类有例行监测、专项风险监测、监督抽查、隐患排查以及飞行抽检等。蔬菜抽检种类多,监测频率高,仅2022年全市累计监测农产品样品达67609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9.76%。从监测来看,我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请大家放心食用。

主持人:自发形成的市场多售卖农户自产的农产品,相关部门如何从源头上守护食品安全?

吴双云:农业农村部门重点从4个方面来抓:一是抓基层网格化管理。目前,全市136个涉农乡镇(街道)已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现有乡镇(街道)农安监管员207名、村级农安协管员2472名。二是抓承诺达标合格证。按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要求,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有1960家,已全部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三是抓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累计制修订农业生产标准12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14万亩,建立高品质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1个,建立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12条。四是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全市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8451家次,立案查处106起,办结102起,涉案金额115.74万元。今年,我们已相继开展水产品、豇豆及禽蛋3个专项治理行动。

主持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情况怎样?

吴双云: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东阳市和浦江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9个,建立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县6个、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4个,实施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5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14万亩,累计培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41个、绿色食品299个、有机农产品2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5个以及培育认定金华市级放心农产品示范基地189家。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牛奶、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有害残留明显下降,质量抽检合格率明显提高。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抽检合格率达99.46%(省级以上抽检合格率达100%),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提升农村家宴食材采购存储安全

主持人:介绍一下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的建设情况。农村集体聚餐过程中的食材采购、食材存储等食品安全如何开展风险防控?

朱茂均: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放心厨房338个,建制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该工程推进以来,农村集体聚餐整体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提升,从过去的“路边灶”“露天厨房”改造提升为餐厅化的放心厨房。

在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上面,我市确立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和“备案管理、分类指导”两项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农村举办100人以上200人以下集体聚餐活动时,需要到属地村(社区)备案,举办200人以上集体聚餐活动时,需要到属地乡镇(街道)备案。属地村(社区)、乡镇(街道)根据聚餐规模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对农村家宴厨师及相关帮工健康状况、场地环境、拟供应食谱、原材料采购和存储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厨师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签订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承诺书,进行人员填报备案。乡镇(街道)作为农村集体用餐的指导单位,从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会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农村集体聚餐的责任保险。

另外,我在这里也做个提醒,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是经过属地政府现场指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建设的标准化食品加工场所,硬件设施和食材存储条件均能满足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要求,所以举办者在承接相关业务时,尽可能将加工场所安排到农村家宴放心厨房,乡镇(街道)在审核指导时也应在这方面予以考虑。

已建成放心农贸市场83家

主持人:我市市场主要分为哪几类?近年来,在推进市场改造提升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西立:按大类主要是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细分的话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我市是市场强市,产地型市场与区域块状经济(地方产业)关联度高,义乌小商品、东阳木雕、永康五金、磐安中药材等都是与地方产业互融发展的典型。

近年来,为推进市场的改造提升,我们抓好两块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市场“五化”改造。“五化”指的是“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通过打造“五化”市场,升级硬件设施,有序推进和完善便民设施、室内装修、门头美化等工作。同时,根据市场特点和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商品市场的公共交通、检验检测、设计展会、金融服务、物流仓储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为群众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服务,让市场整体面貌得到改观,人气更旺。前3年我们总共完成57家市场的“五化”改造并通过省级验收。

二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贸市场创建。以消费环境放心、食品安全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价格计量放心五大放心建设为主要内容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83家,今年全市计划创建26家,届时放心农贸市场的覆盖率将达77%左右。

主持人:今年创建的放心市场市本级有哪几家?放心农贸市场的标准主要有哪些?怎么推动?

李西立:市本级今年共有6家市场列入创建,分别是五一路菜市场、四牌楼菜市场、金瓯路菜市场、傅村综合市场、澧浦综合市场和长山蔬菜市场。放心农贸市场按照《浙江省放心农贸市场认定标准(2023)》,共65条细化标准,如农贸市场消费环境放心、食品安全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群众满意度等。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推动创建:一是加强指导监管,对各市场在实施创建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行帮助指导,对市场举办方、管理人员和经营户加强培训指导,认真组织督查检查,及时对问题整改落实;二是清单化管理,每个市场制订“一场一策”改造清单,对标对表推进改造,软件管理专业化、数字化,全面应用“浙江市场在线”进行日常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三是强化统筹推进,结合共同富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未来社区等中心工作,积极打造数字智慧、邻里便民、绿色环保、党建引领等特色标签的社区邻里型市场综合体;四是强化社会共治,进一步创新农贸市场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社会公众等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市场参与建设、加强自律、诚信经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经营户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