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村:与农创客双向奔赴走出乡村振兴路

发布日期: 2023-07-09 09:46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卢奕仿 李晓艳 浏览量: 字号:[ ]

从义乌收费站(G60沪昆高速出口)下高速,行驶约10分钟,便抵达义乌后宅街道李祖村。这里群山环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随处可见游客拍照留念。

在“妈妈的味道”尝一尝地道小吃,在“猫的小院”看看电影撸撸猫,在“南瓜家甜水铺”点上一碗甜水,在“蒸馏器”咖啡馆与青年创客聊上几句……感觉时间突然慢了下来,正如村里那面特色logo墙上写的——李祖慢时光,安放热爱与理想,这是李祖村的发展定位,也是村民们的生活态度。

“别看现在村里一步一景,人气满满,过去可是公认的‘水牛角村’(意为‘看不到发展希望’的穷村庄)。”全国人大代表、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感慨,20多年前,进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村里都是泥路,房子乱、环境差,别说外人不愿来,村里人都留不住。

2005年,李祖村着手整治村容村貌,通过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颜值”。方豪龙指着村口说,一条全长619米的柏油路直通村内,路边种满香樟树;村内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见缝插针”地种上了各类绿植;村里建起了生态公厕,改造了雨污管网,景观小品点缀其间。

2017年,义乌深化实施“千万工程”,以国企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打造以德胜古韵、望道信仰、画里南江等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为基础的交通道路建设,带动偏远村、沿线村共同发展。李祖村就在“德胜古韵”美丽乡村精品线上。道路通了,带来客流量,带来了商机。

当时李祖村已经有了“铁公机”的外号,因为它距离高铁站、高速路口、机场都只有10分钟左右车程。抢抓交通便利优势,李祖村腾笼换鸟拓空间,筑巢引凤聚创客,瞄准农创客群体,开启打造“国际文化创客村”。

“这是个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地方,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空间。”2021年,来自中国香港的陈诗丽、中国台湾的殷茗琪等学生,跟着导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来到义乌调研,李祖村是他们的最后一站,给他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这群清华学生租下一幢闲置老屋,开始打造他们梦想的复合型文化空间——Pure Life蒸馏器。“蒸馏器”的运作很成功,如今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

村里还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充分利用村里的老旧厂房和闲置农房,打造集创业指导、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众创空间,通过开展竞赛、培训等形式,为农创客提供系统的成长方案。“除了引导培育农创客群体,我们还策划推出各种引流活动,例如‘后备箱集市’‘露天电影节’等。”运营团队负责人金靖介绍,如今这个常住人口700多人的小村庄集聚了53个文旅创业项目,包括众创空间、露营基地、生态花园农场、美食街、咖啡馆、扎染手工艺品店等,一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看着村里的变化,很多在外工作的村民重新回到村里,在“家门口”当起小老板。“妈妈的味道”美食街,节假日期间,一间小木屋每天可以卖200碗馄饨、1000个豆腐包,利润超过2000元;以村民众筹模式开的“豌豆花乡厨”,开业一年回本,现在有股份的村民每年都有稳定分红……

在方豪龙看来,李祖村为农创客提供舞台和支持,而农创客为李祖村带来活力和人气,这是双向奔赴、共创共赢。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李祖村农创客队伍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