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700745819600N/2022-165323 | 发布机构: | 金华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2-07-22 15:56 | |
登记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主题分类: | 有效性: |
2022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计划
2022年,市政管办将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项目落地应用,联动推进“市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格局加快形成,着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感知窗口。
一、联动推进市、县(市、区)“放管服”改革体制机制调整到位,形成全市“一盘棋”格局。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市政管办会同市编委办、市委改革办统筹推进县(市、区)“放管服”改革工作体制机制调整,推动全市“放管服”和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将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县(市、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县(市、区)正科级政府派出机构,与县(市、区)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婺城区、金东区、磐安县、浦江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暂不更名。二是成立县(市、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市、区)政管办(行政服务中心),县(市、区)政府分管“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政管办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三是按照“县乡一体、条抓快统”原则,优化完善乡镇公共服务平台职责职能,推动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进一步深化基层政务服务便民化。四是由各级政管办牵头,会同各级编委办、改革办,定期开展“放管服”改革督导调研,持续更新《金华市“放管服”改革任务分工和政务服务排查问题清单》,督促各县(市、区)理顺“放管服”改革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全市“一盘棋”。
二、联动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上级部署任务高质量完成。充分发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后简称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每季度开展一次“放管服”改革督导调研,梳理调研问题清单,提请联席会议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推进全市各领域、各层级“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一是推进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以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高效协同治理格局为契机,切实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主干功能和枢纽作用,让运用“基层治理四平台”处置事件成为工作常态。二是培育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坚定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突出“五个一”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五大行动”,着力打造浙江中西部科创中心。三是着力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坚持“简政放权”,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大力精简审批前置条件。严格执行“四个一律”,着力推进涉企审批“四减”工作,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让市场主体尤其是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准入更便捷。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促进市场新陈代谢,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压减一切不必要的审批、打掉一切不合理的门槛、简化一切来回跑的手续,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2.0版,加快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三、联动推进数字审批和综合窗口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推进申报环节数字化。加大数据归集和共享,全面梳理事项办理需要填报表单字段和办事材料,加强数据归集、匹配和配置共享,提升数字申报能力。二是推进办理环节智能化。形成系统自动判断、适配机制,减少人工干预,减轻人员工作量,降低腐败风险。三是推进办事结果信息化。加快存量办事结果数字化,保障变更、注销等事项在线办理。四是推进政务服务人员职业化。以深化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为支撑,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突破,构建政务服务专员职业体系,完善薪酬待遇激励机制,促进政务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促使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四、联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解决招投标顽疾。一是全面试点“评定分离”改革。认真实施《金华市工程建设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配套制度,鼓励县市区积极推进项目试点,建设定标专家库,建立管理考核办法,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二是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考核指标全省领先。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单位)沟通交流。定期召集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及软件公司驻场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统筹部署软件公司和政采云系统技术人员,建立月度数据分析制度。根据月度数据考核成绩,组织各交易平台、软件公司,分析考核数据,梳理存在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制定交易平台综合考核职责分工方案,做到定岗定责。将数据推送工作分解到人,责任到人。三是建成应用“市县乡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根据全省“一本账S1”、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要求,精准对接公共资源交易子跑道功能需求,在“市县乡一体化”交易系统中增设全市乡镇小额工程建设交易模块,实现小额工程及乡镇产权交易“一网通办”,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一网公开”。
六、联动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打造“数字化、标准化、集成化”办事环境。建设政务服务协同应用管理平台六大应用场景。(1)建立完善“智慧办事大厅”信息化服务系统。配套建立大厅导服人员移动工作平台,丰富并推广“人机联办”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大厅窗口人员画像管理制度。(2)构建“市县一体”政务服务咨询体系。融合对接8890政务咨询平台智能知识库,实现移动端(浙里办、微信公众号)、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窗口、智能语音、文字即时咨询交互。(3)升级“无证明城市”应用平台,将“金E证”装入个人电子证件收藏夹,方便群众及时取用。(4)完善“市县一体”“乡村帮帮办”应用配套制度。探索优化帮办服务模式及群众办事体验。(5)完善公共服务水电气网协同办理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业务集成办模块,切实保障水电气网业务可全程协同办理。(6)打造“可看、可析、可督”的政务数据“驾驶舱”。构建政务服务无感监测体系,实时掌控服务情况,及时发现办事群众痛点、堵点问题,逐步建立无感监督机制,构建政务事项自动交办、分析、反馈、审核评价数据闭环,努力建成我市经济社会态势感知窗口,实现政务服务“综合智治”。
六、联动推进“党建+”工作,打造党建引领整体智治的“感知窗口”。着力提升改造“机关党群服务中心”。把机关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平台高地、开展党的活动的重要阵地、党员志愿服务的指挥中心、展示党的形象的最美窗口”。不断强化党建品牌创建,打造机关党建引领新优势,加快形成“强党建、带全局、促改革”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成为全市“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感知窗口。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21日
2022年,市政管办将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项目落地应用,联动推进“市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格局加快形成,着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感知窗口。
一、联动推进市、县(市、区)“放管服”改革体制机制调整到位,形成全市“一盘棋”格局。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市政管办会同市编委办、市委改革办统筹推进县(市、区)“放管服”改革工作体制机制调整,推动全市“放管服”和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将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县(市、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县(市、区)正科级政府派出机构,与县(市、区)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婺城区、金东区、磐安县、浦江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暂不更名。二是成立县(市、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市、区)政管办(行政服务中心),县(市、区)政府分管“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政管办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三是按照“县乡一体、条抓快统”原则,优化完善乡镇公共服务平台职责职能,推动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进一步深化基层政务服务便民化。四是由各级政管办牵头,会同各级编委办、改革办,定期开展“放管服”改革督导调研,持续更新《金华市“放管服”改革任务分工和政务服务排查问题清单》,督促各县(市、区)理顺“放管服”改革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全市“一盘棋”。
二、联动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上级部署任务高质量完成。充分发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后简称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每季度开展一次“放管服”改革督导调研,梳理调研问题清单,提请联席会议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推进全市各领域、各层级“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一是推进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以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高效协同治理格局为契机,切实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主干功能和枢纽作用,让运用“基层治理四平台”处置事件成为工作常态。二是培育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坚定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突出“五个一”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五大行动”,着力打造浙江中西部科创中心。三是着力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坚持“简政放权”,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大力精简审批前置条件。严格执行“四个一律”,着力推进涉企审批“四减”工作,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让市场主体尤其是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准入更便捷。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促进市场新陈代谢,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压减一切不必要的审批、打掉一切不合理的门槛、简化一切来回跑的手续,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2.0版,加快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三、联动推进数字审批和综合窗口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推进申报环节数字化。加大数据归集和共享,全面梳理事项办理需要填报表单字段和办事材料,加强数据归集、匹配和配置共享,提升数字申报能力。二是推进办理环节智能化。形成系统自动判断、适配机制,减少人工干预,减轻人员工作量,降低腐败风险。三是推进办事结果信息化。加快存量办事结果数字化,保障变更、注销等事项在线办理。四是推进政务服务人员职业化。以深化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为支撑,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突破,构建政务服务专员职业体系,完善薪酬待遇激励机制,促进政务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促使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四、联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解决招投标顽疾。一是全面试点“评定分离”改革。认真实施《金华市工程建设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配套制度,鼓励县市区积极推进项目试点,建设定标专家库,建立管理考核办法,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二是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考核指标全省领先。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单位)沟通交流。定期召集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及软件公司驻场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统筹部署软件公司和政采云系统技术人员,建立月度数据分析制度。根据月度数据考核成绩,组织各交易平台、软件公司,分析考核数据,梳理存在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制定交易平台综合考核职责分工方案,做到定岗定责。将数据推送工作分解到人,责任到人。三是建成应用“市县乡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根据全省“一本账S1”、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要求,精准对接公共资源交易子跑道功能需求,在“市县乡一体化”交易系统中增设全市乡镇小额工程建设交易模块,实现小额工程及乡镇产权交易“一网通办”,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一网公开”。
六、联动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打造“数字化、标准化、集成化”办事环境。建设政务服务协同应用管理平台六大应用场景。(1)建立完善“智慧办事大厅”信息化服务系统。配套建立大厅导服人员移动工作平台,丰富并推广“人机联办”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大厅窗口人员画像管理制度。(2)构建“市县一体”政务服务咨询体系。融合对接8890政务咨询平台智能知识库,实现移动端(浙里办、微信公众号)、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窗口、智能语音、文字即时咨询交互。(3)升级“无证明城市”应用平台,将“金E证”装入个人电子证件收藏夹,方便群众及时取用。(4)完善“市县一体”“乡村帮帮办”应用配套制度。探索优化帮办服务模式及群众办事体验。(5)完善公共服务水电气网协同办理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业务集成办模块,切实保障水电气网业务可全程协同办理。(6)打造“可看、可析、可督”的政务数据“驾驶舱”。构建政务服务无感监测体系,实时掌控服务情况,及时发现办事群众痛点、堵点问题,逐步建立无感监督机制,构建政务事项自动交办、分析、反馈、审核评价数据闭环,努力建成我市经济社会态势感知窗口,实现政务服务“综合智治”。
六、联动推进“党建+”工作,打造党建引领整体智治的“感知窗口”。着力提升改造“机关党群服务中心”。把机关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平台高地、开展党的活动的重要阵地、党员志愿服务的指挥中心、展示党的形象的最美窗口”。不断强化党建品牌创建,打造机关党建引领新优势,加快形成“强党建、带全局、促改革”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成为全市“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感知窗口。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