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办2022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索 引 号: 11330700745819600N/2022-166340 发布机构: 金华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2-09-07 09:45
登记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22-09-07 09:45 来源:综合处 浏览量: 字号:[ ]

市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市政管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按照“558”战略要求,紧扣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品质提升主题主线,聚焦六个高标准、六个联动推进,市县协同、上下同欲、乘势而上,持续推动全市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改革争先。上半年,全市共完成交易项目3737个,同比增长27.21%,交易额336.09亿元。市行政服务中心现场和网上办件约177万件,满意率99.89%,共获市领导批示肯定工作10次。现将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是召开全市放管服改革争先动员部署会。对标对表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研究部署2022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明确12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为金华招大引强、转型升级创造优质营商环境二是开展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专题调研督导紧盯营商环境等领域突出问题,围绕浙里营商无感监测指标、浙里民生关键小事6方面,组织5个调研组分赴县(市、区)和15家市直部门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和问题清单6个方面40个问题报省委改革办获充分肯定并获市政协主席宋志恒批示肯定。三是开展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问题回头看督促市直部门持续跟进任务落实和问题整改情况,梳理汇总30个部门213项任务及问题最新进展。

(二)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数改标志性成果。一是承接浙里政务服务协同管理应用省级试点建设。按照省三张清单要求,深入谋划建设该应用,包括机构画像、监测预警、考核评价等5个子场景,形成全链路预警感知、决策分析和问题督办治理闭环,为辅助领导决策,提升智治效能提供坚强保障目前,省委改革办已复函同意我市为省内首个试点建设地区。此外,该应用已被列为《金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系统架构图(1.0版)》21项重大改革标志性成果之一。二是开发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在线应用。推进限额以下工程项目交易制度重塑和流程再造。目前,该应用已被纳入《2022年金华市数字化改革重点应用清单》,于2月底上线并在试点县先试运行。制定《金华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6月正式实施。此外,针对基层迫切需求,拟订限额以下工程直选发包和竞争性发包操作指南,推动我市形成规则统一、竞争有序的交易服务新模式。

(三)整体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根据省大数据公布的最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运行情况,我市政务服务2.0占比达标率、一网通办办件率分别为(96.6%98.91%),较去年同期分别平均增长(15.03%12.78%),14项运行指标中,问题占比率较1月下降64.3%,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成效明显,获张新宇常务副市长批示肯定。二是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督查。结合市评价办组织的市直机关部门群众评价监督工作,聚焦国家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和群众企业办事体验,对市直单位和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的9项关键指标进行常态化督查,并建立周研判”“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通过平时抓、抓平时,我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阶段性成效明显。平均跑零次数、即办率、承诺时限压缩比等3项关键指标排名走在全省前列。三是稳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召开全市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根据全市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共420项),制定县乡联审联办事项清单(共362),印发《关于健全县乡联办事项乡镇一窗受理出件、县乡一体联审联办服务模式的通知》,要求县(市、区)协同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四是全域推开政务服务政银合作改革。目前,全市388个农商行网点已全面实现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丰收互联手机银行已上线328项政务服务事项,覆盖用户近40万;银行自助机和客户经理移动PAD上门帮办,可受理事项数分别为176项、68项,全市共有丰收驿站2757个,均配有1名站长为村民提供政务服务业务代办,自3月改革全面实施以来,已累计为村名代办51781件业务,推进力度广度深度走在全省前列。五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持续完善长三角九城市“G60一网通办”30个涉企事项服务功能,报送新增跨省通办事项建议表(包括居住落户等4项内容),加大588全市通办事项推广力度持续强化代办及中介服务。深入开展百团助万企活动,发挥项目审批服务团作用,通过前移审批服务窗口、推进市区联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企业培训会等方式,实现项目审批再提速,助力项目早落地。上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办理357件投资项目审批。目前,入驻金华网上中介超市的中介机构共有 2040家。上半年共发布成交公告1637条,同比增加21.6%,成交率77.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四)持续深化政务大厅现场管理运行。一是稳步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现场管理。以服务区块为单位,分批次实施建设形成更高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做好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示范窗口创建。上半年,共投入志愿服务力量222人次。二是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立足守好小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保障大厅安全有序运行。上半年,共组织防疫督查197次,教育工作人员148人次,劝导办事群众677人次,对1405名未接种疫苗群众进行信息登记,为8026名办事群众提供无健康码绿色通道服务。三是严格办理信访投诉。对有责投诉严肃处理,压实窗口责任。上半年,共收到8890信访投诉37件,100%按期办结,对其中5件有责投诉纳入考核作出违纪处理。

(五)全力打好交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一是统筹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全面实施《金华市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制定定标专家管理实施细则,做好定标专家库专家征聘工作建立专家库随机抽取系统。目前,全市已有入库专家672名。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完善配套制度,成为具有金华辨识度、全省贡献度的改革成果。上半年,全市共有139个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方式招标,占全市项目招标总数的24.3%,成交金额81.04亿元,占全市交易金额的39.98%。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宣传,相关工作获邢志宏市长批示肯定,并在《浙江招标投标》杂志和《金华日报》刊发。二是想方设法助企降本减负。在全省率先全市域免收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市本级免除小额工程、国企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积极推进工程领域投标电子保单保函替代保证金。上半年,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约147.18亿元,全市分别有8448287家次企业采用电子保单、银行保函方式提交投标担保,释放现金分别约23.821.35亿元。此外,全市共计减免各类交易服务费、场地费约972.59万元,大大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三是精准对需研制惠企政策。为高质高效落实战疫情抢发展工作部署要求,确保政策直达基层、直惠市场主体,结合企业诉求,明确工程建设项目评标(评审)专家劳务费按谁委托、谁付费原则,由招标人支付。该条举措已被列入《关于战疫情抢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极大降低了中介服务机构成本。实施1个月,全市已有179个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劳务费由招标人支付,共计86.18万元。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步,市政管办放管服改革和数字化改革统领推进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整体、系统、本质上赶超提升,为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提供最佳服务保障和最优营商环境。

(一)统筹抓好放管服改革工作。一是根据下半年将要召开的全国放管服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做好迎接国务院大督查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成绩优秀。二是印发2022年市直单位和县(市、区)放管服改革工作考评细则,压实市县两级及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努力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三是积极回应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期待,完善问题主动发现机制,召开企业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或直接到企业点对点倾听心声,常态化开展招投标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想方设法为企业发展破除不合理限制、促进公平竞争。配合市政协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题协商,督促部门加大问题整改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二)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改革硬核成果。一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协同管理应用建设。争取部分子应用8月底上线,主应用9月底上线。应用上线后,治理端政务服务监测效率和服务侧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将得到系统提升。二是统筹推进政务服务政银合作改革。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网点协调、业务培训、窗口评价等机制;做好总结宣传,汇总编制典型案例,积极推广村级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多员合一做法,切实增强村(居)民就近办理政务+金融服务体验。三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能力指标提升。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督查工作与市直机关部门群众评价监督工作紧密衔接,聚焦短板,动态调整能力评价指标和分值权重,确保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推动我市政务服务能力关键指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同时,根据国务院、省工作部署,持续推进我市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四是高质量实现市县两级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事项全市通办比例80%以上,全省通办事项乡镇(街道)100%全覆盖,加快推动第三批8个事项实现 跨省通办落地应用。

(三)持续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评定分离改革,积极向项目业主单位推荐使用评定分离方式招标,并对业主单位进行业务流程指导。二是应项目业主需求,加快印发《金华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直选和竞争性发包操作指南》。组织开展全市范围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在线应用操作及管理办法学习培训,督促贯彻执行。三是指导各县(市、区)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涉及交易领域)提升工作,提高各级交易平台数据推送质量。四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促进行业清源,维护交易主体合法权益。

 

金华市政务管理办公室

20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