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普洱茶饼工艺制作梅干菜,可延长保存时间。”“吴莱状元面应创新包装形式,拓展多元销售渠道。”在浦江县前吴乡的协商会议上,委员们热烈讨论,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前吴乡位于浦江县西南部,通济湖饮用水源保护区覆盖其90%区域,“一产限制、二产禁止、三产控制”的政策使该乡产业发展受阻,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前吴乡“民生议事堂”积极发挥作用,探寻破局之路。
前吴乡协商实践,在推动乡域发展与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民生议事堂”的《用好协商“金钥匙”,打开强村富民“百宝箱”》被省政协评为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前吴乡“民生议事堂”依托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设立14个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全乡13个村全部建立“协商驿站”,成为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窗口。
政协委员深入一线
访民情提建议促发展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在成为前吴乡村民生活的常态。前吴乡创新采用会议协商、现场协商、庭院协商、直播协商等多种灵活协商形式,组织政协委员们深入一线,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码”上议政等创新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精准剖析问题根源。截至目前,前吴乡已设立14个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6场。
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搭建起全方位“说事”平台,拓宽“协商”渠道,与安吉县联动开展“跨区域共享农业”活动。充分的调研活动让委员们在如何擦亮“前吴九品”品牌、打响特色产业、实现文旅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等方面提出了多个可行性意见。围绕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前吴乡加强对当地农文旅项目的开发,链接到庞大的销售市场,实现“吴溪九品”销售量和品牌知名度的双提升。
“要想农副产品销量好,包装是关键。”委员杨春肖作为浦江县农副产品销售龙头的经营者,为前吴乡农副产品的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提供专业指导,并促成多项销售合作协议的签订。此外,前吴乡与安吉县南希南实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助力销售拉飞南瓜5000斤、状元面2000斤,与浙江耕盛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促年产5000万斤高品质梅干莱基地项目落户前吴乡,首批8000斤梅干菜已完成晒制,为乡域农业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出谋划策挖掘特色
“民生议事”堂发挥大作用
政协委员发挥在各领域的优势,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展现履职风采,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协商格局,推动乡村“土、特、产”先行发展,做深产业兴旺文章。
协商活动后,前吴乡政府深入13个村进行全面动员,利用文化礼堂办公楼等公共闲置空间,建立来料加工点30个,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389人,2024年上半年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430.8万元,其中与义乌市大千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项目,把闲置粮站建成“水墨前吴共富工坊”,该工坊被评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和第二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文化品牌塑造方面,委员们深入挖掘吴莱文化底蕴,举办吴莱书院助学礼、送学礼及国际山水茶席大赛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吴莱状元面、状元红茶叶等本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产品销售量稳步攀升。同时,通过开展助农直播活动,如通济湖畔拉飞南瓜宴直播,吸引超过2万人次观看,达成1000余单交易,销售拉飞南瓜5000余斤,极大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湖畔民宿等公共空间,前吴乡“民生议事堂”进一步推动全乡13个村建立“协商驿站”。各“协商驿站”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民情恳谈会、双听互动会、“红邻圆桌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将政协委员的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群众,与乡党委、乡政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绿道保洁、污水处理、路灯修缮等一系列民生关切问题,切实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未来,前吴乡将持续深化“民生议事堂”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平台模式,拓宽参与渠道,推动协商活动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开展,将各村社的协商“小场景”,转化为基层民生改善、共同富裕实现的“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