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 >> 专题专栏 | >> 2021年专题集 | >> 打造全民安心医保城市 |
去年以来,我市公立医院集群式高质量发展,3家医院晋级三甲,三甲医院总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重点临床专科各具特色,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实现零的突破;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高水平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县级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已提前完成省卫生现代化建设2027年目标;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兜牢健康卫生服务“网底”……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党建统领,以卫生健康现代化和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建设为主线,全力实施“九大行动”,不断加强医疗体系和学科建设,持续建强“一老一小”全程健康管理体系,卫生健康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两个先行”卫生健康基础不断夯实,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强化党建统领 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强党建、优效能、促发展”工作目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新时代党建高地建设,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维护力。市卫生健康委将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调查研究作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坚持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市卫生健康委班子成员带队赴基层调研47次、开展蹲点调研24次、体验式调研4次,覆盖所有县(市、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发现并整改问题65个,制定完善长效机制11项。
锻造战斗堡垒,提升基层组织力。持续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成果,建立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三张清单”。大力开展民营医院党组织覆盖整固提质专项行动,全市拥有3名以上党员的民营医院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建入章全覆盖、党建联建全覆盖。
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党建融合力。在职党员走访群众735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34个,提出意见建议254条,认领微心愿1786个,146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队伍;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项目14个,市直各医院开展义诊和健康科普活动426场,服务基层群众6.2万余人次。
持续正风肃纪,提升清廉守护力。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组织警示教育活动58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严格落实清廉医院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展清廉建设指数数字化评价和清廉科室、清廉支部建设,培育选树市级清廉医院建设成绩突出型单位9家、市级第一批成绩突出型清廉站(所)1家。
争创国内一流 奋力打造医学高峰
如何奋力实现“争创国内一流,打造医学高峰”的目标?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和高水平专科建设积极践行这一目标,交上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建强高水平公立医院集群。市卫生健康委致力于推进“医疗硬件设施优良、优秀医务人员集中、重点学科优势突出”的骨干医院建设,大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去年,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义乌市中心医院完成三甲评审,目前我市三甲医院已经达到10家,总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金华市中心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10%。我市基本建成以市中心医院为依托,以三级医院为骨干,错位发展、优势明显、资源共享的高水平医院集群,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去年市卫生健康委评选了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58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开展了60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获评省部级医药卫生科技重大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2项。入选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11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项目库1个,成功实现西医类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积极引进域外力量合作,如金华市中心医院与阜外医院合作成立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金华市人民医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签约授牌中大医院协作医院;金华市第五医院与上海皮肤病医院合作挂牌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协作医院。通过合作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全国首家数理医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建设,与金华市中医医院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中医领域应用研究;建设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高水平建设浙中实验室;推动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建设,逐步建成医学文理系、诊断医学系、群体医学系和未来医学系等特色学系。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市本级标志性重大项目(实施类)6个,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为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强服务体系 全力夯实基层“网底”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建强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全力夯实基层“网底”,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抓好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围绕“强县域”目标,着力打造全国、全省高水平县级医院,全市县(市、区)中,磐安县人民医院、浦江县人民医院已基本达到三乙服务水平,其余地区已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已提前完成省卫生现代化建设2027年目标。东阳市人民医院在最新公布的2022年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前列。
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创新发展。加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已成立16家县域医共体、3家城市医联体。我市成为全国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之一,建立以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资源下层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新格局。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提能。连续数年将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列入民生实事,共建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9家,在乡镇街道机构设置率100%;建成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854家,村卫生室规范化率87.59%,已实现“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率96.85%。开展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建设评审,着力打造“一院一品”,开展家庭医生星级评定和签约“优质服务”行动。
深化改革部署 倾力提升健康服务质量
看病难,住院更难是不少病人的共同感受。去年以来,我市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三医联动”,卫生健康系统配合医保部门持续优化门诊病例分组和支付规则,全市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为全国样板。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市全力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市209家市、县两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320项检查结果、116项检验结果互认,全年累计互认173万余项次,共为患者节约费用3884万元,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针对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我市基本建立覆盖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健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妇幼体系建设更健全。全市共有三级以上妇幼保健院4家,三级甲等数量和三级占比均为全省第一。全市建成托位2.94万个,托育机构镇(街)覆盖率95.3%,新建五星级母婴室17个。
婴幼儿照护服务更完善。我市出台了《金华市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认定和补助管理办法》,开展了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认定。义乌市被列为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省级试点县。推广“3211”婴幼儿照护指导模式,培育照护指导师、服务师、志愿者三支队伍4900余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28家,在村(社区)建成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274家,组织养育小组活动9386次,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老年健康管理更优化。我市加大老年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100%,10个县(市、区)均成立县级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县级安宁疗护病区建设率达100%。金华市第二医院、永康医院被评为全省首批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全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永康瑞侦医院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积极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全市4个社区成功创建,大力营造爱老敬老助老氛围。
建设健康金华 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高水平推进健康金华建设,制定下发《关于高水平推进健康金华行动的组织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评选健康金华示范案例及优秀案例各20个,其中4个案例入选省级样板案例、5个案例入选优秀案例。创成健康促进学校592所,其中金牌健康促进学校61所,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46家,二级及以上医院100%全部成功创建。全年2571家农村文化礼堂共开展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总场数11281场,总受益人数近42.8万。积极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定亚运金华赛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一馆一策”,助力亚运病媒生物防制获省级点赞推广。建成除四害村284个、省级除四害样板村39个;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扎实做好第四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持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我市法定传染病保持低发态势,连续多年未发生因防控不力导致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视精神卫生和慢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工作,开展精神卫生关爱行动,开展孕产妇抑郁症筛查12410人,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筛查5927人,完成老年痴呆筛查4386人。永康市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通过职业卫生监管优化营商助力企业六大举措,推行“首违不罚”、职业卫生“管家”服务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职业健康保护“1313”和“双百”行动,完成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企业2169家、职业健康培训5840家、职业卫生检测5935家,职业健康检查人数109647人。
落实民生实事 持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市卫生健康委强化需求导向、问题意识、精品观念,强力推进省市民生实事落地增效。去年,我市“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连续多个季度获评五星,排名全省前列。新增200张ICU床位并通过省级验收,新增15个康复病区,目前能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达137家,其中康复医院(中心)16家,共有康复床位6941张。2023年,我市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219699人,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累计已达223752剂次;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15家;新增托育机构41家,新增托位3425个,其中新增普惠性托位2705个,新建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76家。各民生实事项目均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目标。
此外,我市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继东阳市中医院、永康市中医院、兰溪詹氏中医骨伤医院分别晋升三甲、三乙、二甲医院后,全市三甲中医医院增至3家。我市注重中医重点专科及特色专科建设,立项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0个,立项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分别为2项、40项、40项,促进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出版《金华名老中医医案集》,推进《金华常用药用植物志》编纂工作,举办首届“金华市十大药膳”评选活动及金华市第三届中医药文化节系列活动。
一项项惠民举措的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的背后,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守护佑群众的为民情怀,是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宗旨。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更需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力以赴提升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驶入更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努力绘就“健康金华”美好蓝图。